FB粉絲按鈕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轉貼]新絳縣王莊村的王宗嶽與太極拳傳人王宗岳無關(內附回覆文)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新絳縣王莊村的王宗嶽與太極拳傳人王宗岳無關
顏紫元2012-04-15
前些日一位網友給筆者傳來一份“宗岳太極”的傳承表,並說有新發現“王宗岳家譜”的為證。

筆者因此搜索了一下相關的文章,發現有張森生先生寫的“宗岳故里行,綿綿太極情”及“趙堡古鎮行”二文(此二文又合在一起被改為“王宗岳太極拳考證之一、之二”發表在武術萬維網上,並附上了記載有王氏祖先名字殘存家譜、家廟的照片)。

照片上的一頁家譜上依次由上到下橫寫著:
“先祖王祖通、王宗嶽、王臣直、王五興、王谷維、王豐慶、 ​​王登科、王學恭、王進財“共九代 ​​名人。按張森生先生的文章中載,王氏九代先祖中的”王進財“生卒是1809-1892 (後一頁是否記載了王進財以後的幾代祖先,文章中未交待)。文章中還記載了王進財後的王氏子孫:即“王子平(天福1858 ~ 1946 ) → 王乃儉、王乃讓( 1896 ~ 1975 ) → 王正順( 1920 ~ 1943 ) → 王武辰( 1940 ~ -“ 槐樹店 ” 王氏現存後人)”的四代人。

由於家譜不是傳統的豎寫,也不是自右到左的橫寫,而是新式自左到右橫寫的繁體字,故可知此家譜約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照片上的“家廟“顯得簡陋破爛不堪,看上去像一個蘆圍棚子(如果真是太極祖師王宗岳的家廟的話,那麼在當地的王氏子孫、王氏弟子罪莫大焉!可見它根本不是太極祖師王宗岳的家廟!)

[轉貼]論山西絳州關於王宗岳考證的真實性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山西絳州關於王宗岳考證的真實性
---- 兼與楊志英先生商榷
海南  李師融
一、王宗岳考證是太極拳源流的關鍵,必須認真討論
《太極》雜誌2010年第五期發表了李萬斌先生的《太極拳史研究的最新突破》(簡稱“突破”)初步報導了山西新絳縣源流研究者劉曄挺先生在王宗岳家鄉,作了五年以上的深入調查。這是一項值得社會關注的重要報導,希望引起太極拳界一切關心源流的同仁,共同把此項研究做好,學術研究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就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歡迎各種不同意見的朋友們,提出“言之有據”的學術批評。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問答]何謂「力由脊發」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十三勢行功心解曰:「力由脊發」、「牽動往來氣貼背」。雖說背,但主宰仍在腰胯(丹田),背鬆開而勃發,稱為「拔背」。發勁時,勁循著背脊走,稱為「力由脊發」。各種方向有不同名稱,「翻背勁」由下而上,「落勁」由上而下,「背摺靠」斜角出勁‧‧‧等。
要體現「背」的作用,背要兼具上拔及鬆沈而有弓的彈力,配合全身旋入旋出,而背部皮膚有自然的貼緊背肋之感,俱合俱開之間,發勁形象如落水狗抖水,勁隨背上下,及由裡而外鬆彈而出,是為「力由脊發」。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轉貼]什麼是太極拳的折疊?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什麼是太極拳的折疊?

練太極拳需要連綿不斷,如何做到連綿不斷呢?尤其動作在往復時如何做到連綿不斷呢?這就是折疊中的內轉問題,這裡簡稱為「折疊」。

從字面上講,折疊是稜角,是往復,而我們所講的折疊是在折疊時解決稜角問題。我們都知道,太極拳是柔和的運動,是圓的運動,是弧形的運動。但在動作轉換時,往往出現稜角,出現斷勁。

怎樣解決呢?當我們在完成一個動作後,要開始下一個動作時,往往出現方向的改變,如果我們在前一個動作到達盡頭時,利用餘勢向前引深一點,然後再用弧形轉接下一動作,就產生了不同的效果,拳勢產生了連綿不斷的感覺,像山峰,像丘陵。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答問]練太極拳為何「舌抵上顎」?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舌抵上顎」 為的是提起內部的頂勁,拳架的頂勁有三:一頭頂略拔,二指尖提起,三舌抵上顎,如線向上提縛之意,而內外頂勁能貫。再者,舌為四梢中「肉梢」,發勁勁達四梢,勁到肉梢,舌如簧片,隨勢鼓蕩,而能「呼吸往來於口」 (十六關要論),故必須「舌抵上顎」。 最後,行拳走架,舌為鬆不鬆的指標,身一微緊,舌便不抵上顎,可為知警。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國術應走的方向 --劉雲樵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國術應走的方向
                                劉雲樵

  近數十年來,「中國功夫」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一種風氣,一股潮流,由中華
國術會七十五年所舉辦的「中正百年紀念杯及第五屆世界國術錦標賽」中,各色
人種雲集的盛況,即可略見一斑,然而,據傳大陸上也在舉辦世界性武術比賽,
以遂其統戰之目的,諸君試想,在這種對峙的狀況中,我們實不能不居安思危,
檢討自己,策勵將來。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初階班招生(台北市石牌站)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初階班新招生(台北市石牌站)

更新時間:2022/10/31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在台北傳授!開課中!


☆☆☆開班資訊

本頁已不再更新,請瀏覽新頁連結bit.ly/HuLeiShiPai
授課時間:隔週上課,週六、日上午 8:30 - 11:30
完整授課期程:九個月
費用:每人 3,000 元/月,報名費為前三個月學費共 9,000 元
團練:每週晚 19:00 團練兩次,團練自由參加。參加者每人每次 100 元,每次 1.5 小時
授課地點:石牌國中
報名方式:謝先生 0922-834-000 、電子郵件 smallshieh@gmail.com
拳架教授:郭冬寶老師
團教練:謝老師


☆☆☆ 「大陸尋奇」的介紹:


「這種拳法在發勁階段,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剛,像是閃電,像是迅雷,‧‧所以人們就形象的稱之為 "忽雷架" 或 "忽靈架"」、學完招式後,「變曲加圈,由大圈到小圈,再到無形的意念圈,一圈統百招。陰陽翻轉,層層變化,逐漸提高,如此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練習方法 十分科學的。」
大陸尋奇對趙堡忽雷架的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A0BcSsmo14



☆☆☆教師簡介: 郭冬寶老師

師承:台灣趙堡太極拳王公晉讓嫡傳弟子
現任:台灣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會長
著作:「學習趙堡太極拳的基本認識」、「對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的特性認知和練習的方法」等。


郭冬寶先生表演忽雷架基本拳架(不含內勁)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EK1qCXql1M




郭冬寶先生表演忽雷架基本拳架(不含內勁)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hQgpewa4A




郭冬寶先生演示忽雷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g2t0glKNY
keyword: 教學, 招生, 學拳,收費,王晉讓,郭冬寶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太極拳的彈抖 孔令強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的彈抖
孔令強

      太極拳講究的是鬆活彈抖,鬆是太極功夫的前提,在鬆的基礎上才能談到活、彈、抖。今天和大家探討太極拳的彈抖勁。

      所謂彈抖功夫,是指太極拳發勁過程中的高級爆發力而言,它是太極拳內功的結晶及化發功夫的昇華。



      拳譜中云:「氣未動兮,心先動;心既動兮,氣即沖。心動一如炮加火,氣動好似弩離弓。學者若會混元氣,哪怕他人有全功!」在蓄勁的訓練過程中,猶如炮卷硝石,捲得愈實愈緊,爆發的力量就會愈強,威力愈大。所以,培養混元一氣,用於心意一動,全身之勁力集中在肢體的某一點迸發而出,即是太極拳彈抖功夫的要義所現。

       既明道理,再論法則。細心推求,所謂「彈抖勁」,又可分彈是彈勁,抖是抖勁。「彈勁」是指身體內部所團聚的混元之氣,隨著心意一動,驅使形體在一鬆一緊的陰陽開合中,生出一種韌性極佳、彈性極強的掤勁來,猶如彈簧的彈勁和回彈之力,又像充足了氣的輪胎,利用自身的彈力,在有形不見形的條件反射下,產生自身的反作用力,在受力越重反作用力越強的基礎上,蓄勁不動聲色,驚乍難察徵兆,具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河南方言稱此為「繃勁」,即彈勁也。

      「彈勁」,河南方言又稱為「圪顫勁」,猶如人在受到寒冷侵襲和驚嚇時表現出渾身顫抖之勁,都屬於圪顫勁之形態。正如拳論所講:「莫道點氣(即彈抖勁)零零星,需要全神運在中,如夢裡著驚,如悟道忽醒,如皮膚無意燃火星,如寒侵腠理訂顫慄,如漫天雲裡閃電蹤,想情景疾、快、猛。」其勁即人生先天之本能,沒有練習過太極拳者,在充分的條件反射下也能激發產生,但只能像形而不能用於實戰。太極拳功夫深厚者,由於氣息能在身體之內上下凝合,團聚於中宮之內,由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神會則自然由內達外,混元貫通,周身無處不堅。初級混元氣階段可具有排打功之能效,勤學苦練,功積日久,在推手較技中即可達到「身挨何處何處擊」的妙境。

      「抖勁」,河南方言稱之為「抖擻勁」,所渭「抖擻勁」,其勁又包含兩個內容,即抖勁與擻勁。抖勁是在周身外形放鬆的基礎上,形與勁一起聚合蓄住勁,利用腰擰與腿蹬及手臂的屈伸,把身體內部的勁力,猶如拋物一樣使勁抖出體外,如箭中的,即是抖勁。

      擻勁也是抖勁的範疇,它動作起來具有來回往返之意,所以太極拳又稱它為「來回勁」,尤其是推手較技中更為多見,在技擊中為了要實現聲東擊西或者避實擊虛的連鎖反應,採用其「來回勁」驚散對手來勁及驚晃對手的樁根和引空敵手。其勁,動作宜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重先輕,欲實先虛,欲擒故縱,反之亦然。其勁因為異方位或者摺疊運行,基本上可以說是兩個勁合在一起使用,從方位、角度上來看,具有來回象形之意,所以稱它為「來回勁」。兩勁雖然方向各自不同,但在運用中要求二勁歸一,一氣呵成。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彈與抖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彈勁與抖勁都具備著把身體內部氣化之勁,彈抖出體外「中的」的特色,所以從理論上有「彈即是抖,抖即是彈」的說法;但是在外形表現形式上,又有抖勁的特殊性,因此也有「彈是彈、抖是抖」的說法。另外,從推手較技角度來看,「驚、顫、彈、抖」互為作用,互為轉換,相輔相成,彈抖參半,陰陽扶助,慮實兼備,也可以稱「彈中有抖,抖中有彈,彈抖互變,彈抖並用」。有些人稱此勁為「靈空勁」,也是很有見地的。所以,拳論中有「貴在驚彈走螺旋」之句,一語道出了彈抖勁的奧秘。

來源:http://www.ijiaolian.com/article/detail/1788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太極拳功之形理法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功之形理法

今人觀太極拳,莫不只外形鬆柔為品,儒雅君子為風 ,養身修身為尚。然「拳」者技擊也,鬆柔其形也,養身其果非可概其全也。太極拳為我中華傳統優良拳術,起於道門,兼有技擊養身之功。夫拳術啟人身運動之質量, 使之技擊、養身得全面之效果,不可偏廢。

 修習太極拳功,由淺入深,可分為「形」、「理」、「法」,末學分述之:
1‧太極之形:重柔勁去僵勁。或外家未得剛柔並濟之太極勁者,或初學太極拳者,或病弱身虛者,由此入門。以鬆柔為本,求去僵勁,求全身合度。因務求鬆柔,氣以得養,故病弱者亦可習之。此階段亦謂「養氣」,「摸勁」。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答問]何為「引進落空」?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就是圓圈的運動,產生技擊的運用必與圓有關。「引進」是接人來勁入我圈中,使之與我發生圓圈運動之預備;人勁有直、硬,故引進後,尚須運用轉關折疊,沾連黏隨,使之落空,方不致頂丟,並繼之圓圈運動。引人勁加之我勁,使一起發生圓圈的蓄勁之作用,最後在圓圈中全身合住蓄滿勁,而自然發勁而出,產生發勁發人之結果,故又曰「合即出」。
「引進落空合即出」,太極拳技擊原理大抵如此,運用之巧,就在於能否得 「輕靈順沈」。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轉載]王宗岳蔣發考辨--兼與康戈武先生商確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載]王宗岳蔣發考辨--兼與康戈武先生商確



作者:路迪民  09-12-15 來源:武當雜誌
     2007年,是太極拳史研究相對活躍的一年,其表現,一是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康戈武先生在杭州第五屆楊式太極拳名家傳人學術研討會上做了發言,駁斥楊家的傳統說法,並把發言整理在《中華武術》發表(下稱《發言》),《中華武術》還為此開闢了「太極拳源流考據」專欄;二是河南溫縣被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康戈武先生還在《中華武術》發表了《解讀「溫縣被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下稱《解讀》)。這是多年來少見的官方權威人士對太極拳源流的論述和爭辯。筆者認真拜讀了康先生的文章,並且十分關注「太極拳源流考據」的開展,可惜一年多來,未見《中華武術》發表更多成果。筆者已經就此在《武當》發表了一些看法,茲就王宗岳、蔣發的時代和地位問題繼續研討,誠望方家指正。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應北部學生要求教授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 郭冬寶老師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應北部學生要求教授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郭冬寶老師

一直以來常有人問,為什麼台北沒有人教學趙堡太極拳忽雷架,而其他拳架都有人傳授。一方面是王晉讓老師向來都在南部家中授拳,從不在外教拳,北部學生因路途遙遠,無法學習。另一方面這套拳沒有相當基礎也沒法教人,所以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在北部極少人在傳授。 多年以前曾在高雄師範大學教過學生社團,當時練的還不錯,現在都在台北任職,有時抽空南下,再加強一下,路遠總是不方便。而我也因工作在南部,無法抽空北上;今年正到了退休的時候,應學生建議,可以挪出一些時間,到台北推展此一優異的太極拳,讓北部的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學習忽雷架,或許可以培養一些傑出的太極拳人才。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最珍貴的是保持了太極拳的原貌,也是最符合拳經拳論的要求,所以有些難度;但是經過不斷的練習,都能達到一定的標準,也是最能增進體力和健康的運動。尤其是有濃厚興趣的年青朋友,在正確動作學習後,如果再進一步將套路熟練,在這個基礎上就能練出丹田勁來,歡迎大台北的朋友報名參加。滿二十人即可開班。請聯絡謝先生,手機:0922834000。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轉貼]《正本清源話忽雷》張滿宏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正本清源話忽雷

文/張滿宏
       筆者于10年前,在《少林與太極》1990年第三期上,偶然看到美籍華人 徐紀 先生所寫的《千里不留行》的一段文章。 徐 先生在文中了記敍了自己滿懷希望來到故土,艱難尋訪忽雷架太極拳及傳人,而又未能如願,反而聽到了令其失望的忽雷架在大陸“已絕其傳”的消息。筆者閱 後被徐 先生不辭勞若千里尋訪探求民族文化的精神所感動。出於同門之交流和宣傳弘揚忽雷架之目的,撰寫了《太極奇葩----忽雷架》一文,發表于《少林與太極》 1991年第一期上。首次對忽雷架作了簡要介紹。由此也取得了與 徐 先生的聯繫,並引來了 徐 先生于當年再次攜眾弟子組成“神州武術求真團”回故鄉尋根訪祖,海內外同門傳人歡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的一段佳話。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轉貼]武術對立面的統合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武術對立面的統合

「剛與柔」

這對矛盾在峨嵋派拳術技藝中尤為重要,早在明代唐順之所作的《峨嵋道人拳歌》中描述練拳剛時「忽然豎發一頓足,岩石迸裂驚砂走。」柔時「百折連腰盡無首。」練拳必須剛健有力,柔中寓剛,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峨嵋派拳術技藝所求之剛,是指肌肉收放的速度力量的外露,是拳風之外象,需具有陽剛之健美。所求之柔是指四肢、體軀的肌腹、關節健膜的最大牽張、各主要關節活動面最在幅度的伸轉或多軸性運動。剛與柔的關係在峨嵋派拳術譜中已有論述,拳譜曰:「陰中有陽,柔中育剛,以意示形,形似神同,以柔為本,以剛為用,剛柔得中。」因此,「剛與柔」的相互變化與合理的使用,是演練好峨嵋派拳術技藝的一大勁力法則。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答問]「抽絲勁?丹田?」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拳譜云:運勁如抽絲。「抽絲勁」,或稱「纏絲勁」(精)、「背絲扣」,運行路徑是由後腿到前手,再由手到後背到腳,走大周天的路徑。這是太極拳走圈的方式,立體而纏繞的圈。由腳到手為「順」,反之為「逆」,順逆抽絲在背後呈交叉路徑(右手左腳,左手右腳,對角線),有曰「通達於背」。
王宗岳宗師於太極拳論(王宗師解釋張三丰祖師拳經六首的注)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丹田),行於手指」。丹田的作用在於內合於精神,外合於拳架,內動如轉珠,張楚臣宗師云:「定於腹中,狀若旋璣。丹田與全身的配合,是內在的自轉圈,而與全身的關節一同自轉圈,並與全身外部公轉圈,合而同圈。如同日地月球的運行,外圈公轉一圈,動關節亦自轉一圈,武術上稱為「整勁」,這是肢體運動能達到最大的效率極限,亦即 「一動無有不動」之真意。 內在精神,外在肢體,相合「歸於一」。
簡單來說,意之所向,丹田纏轉,抽絲連綿
太極拳的運動是合於科學,不在虛無飄渺間求,古人都已經說明完畢,敝人學淺卻貼文賣弄,有違老師的教誨,只是本意在於不希望有人誤學曲解這項技藝,白廢光陰。故為文。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書摘]【鬆活彈抖論--關於陳式太極拳的發勁】摘要(二)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鬆活彈抖論--關於陳式太極拳的發勁】摘要(二)
陳照奎 馬虹

(二)鬆活彈抖的表象和本質
一些名家對這種太極勁有許多描述
陳照奎:「這種勁,好像遛牲口時,牲口在土地打完滾之後,站起來猛然一抖,抖掉渾身塵土,那種抖擻勁,陳家溝叫一格靈。」,「好像打開消火栓,激流沖激帆布水籠帶,所產生的那種又滾動又膨脹的沖擊力。」,又比作:「好像突然失控的鐘錶發條,急速彈開的樣子。」,將速度之快喻作「打閃認針」。

[書摘]【鬆活彈抖論--關於陳式太極拳的發勁】摘要(一)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鬆活彈抖論--關於陳式太極拳的發勁】摘要(一)
 陳照奎 馬虹


鬆活彈抖,是陳式太極拳的一個主要特徵,這種勁力是在全身放鬆的基礎上,以丹田內轉為核心,借助腳蹬地的反彈力,在一瞬間發放出來的一種螺旋振盪式的爆發力

(一)太極拳勁力的特徵
什麼是太極勁?我想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太極拳的勁力特徵,即:陰陽相濟,螺旋形式,整體作業,鬆活彈抖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轉貼]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練習內勁的條件和方法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練習內勁的條件和方法】 郭冬寶
不論內外家拳術都是以達到用內勁發人為追求目標,因為它的作用是把全身的 力量能集中為一點,發揮力的最大能量,一擊得勝。內勁也是千百年來武術家 對人身體結構在運動能量上研究改良的總結經驗,更是維護人體減緩老化維持 內外健康的運動方法。
 趙堡太極忽雷架每一招式完全得合乎拳經、論之原則、要領、方法,因此在練習內勁前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書摘]【太極拳架子三步審查法 】(三)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架子三步審查法 】(三)
第三步審查順、沉、輕、靈四字


(一)順字——拳譜云:以氣運身務令順遂、方能便利從心,在運勁功夫中最為明顯者,乃抽絲旋轉是否順利以出入也,此順字乃指左足跟至右手指,及右手指至左足跟之二條線交叉路線而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