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論勁(二) 陳炎林:沾黏勁 聽勁 懂勁 化勁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二)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 沾黏勁
  • 聽勁
  • 懂勁
  • 化勁

沾黏勁

即不丟之勁,主前進為太極拳中最需要之基本內勁,由推手而來。初練時,兩手不知所覺,猶如木棍,漸復由手而臂,而胸而背,以至周身皮膚逐漸生有感覺。有感覺始可沾黏,有沾黏始可將敵吸住為我所制。此種沾黏須由高明教師引領之,宛如蓄電池之過電。教師為一有電之發電機,學者為一無電之蓄電池,引領猶如過電。功成,則如發電機已將電過入於蓄電池中,嗣後蓄電池亦能單獨發電,俗稱餵勁。以其如慈母餵食于小孩,日久以後,小孩亦知自食方法。故練習此勁至相當程度後,皮膚上有似雲似霧之氣,如漆似膠,一遇敵手即不丟不離,非但兩手如此,周身皆然。其藝愈高者,氣愈厚而面積愈大,但此氣不能目睹,僅能自覺或使具有同樣功夫者互相感覺耳。故藝高之人于推手時,一搭手即知對方程度,其理即在彼此沾黏圓圈面積之大小也。此勁為練習太極拳推手中最重要者,初步必須練習,否則不能研究其他諸勁,此為初學者不可不注意也。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論勁(一) 陳炎林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一)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勁與力,在未學拳擊之時固無從分別,但已學拳擊不可不分析了然。嘗見學習武藝數年之久者仍莫明,所以殊屬憾事。須知,力由於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由於筋能發,且可達於四肢。力爲有形,勁則無形。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太極拳之腰腿 陳炎林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太極拳中腰腿的重要性和練習方法,並強調了腰腿在太極拳中的核心地位。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

  1. 腰腿的重要性

    • 所有拳術,不論何門何派,都強調腰腿的靈活性和穩實性。
    • 太極拳也不例外,腰腿是太極拳動作的基礎,對於拳術的發展至關重要。
  2. 練習方法

    • 初學者應先學習基礎的腰腿動作,如馬步站樁、川步站樁、蹬腿、採腿等。
    • 透過挪、握、擠、按等基礎單式的練習,逐步提高腰腿的協調性和力量。
  3. 踢腿的應用

    • 太極拳中有多種踢腿動作,但都不超過人肩部,以防止過度使用而被人制服。
    • 踢腿動作應與腰部動作協調,避免腰動腿不動或腿動腰不動的情況。
  4. 健康效益

    • 練習太極拳能夠調動腰部,激活命門,對健康有極大益處。
    • 命門位於兩腎之間,是人體強弱的關鍵,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可以強身健體。
  5. 命門的重要性

    • 文章引用了太極拳老譜,強調了命門在太極拳和人體健康中的重要性。
    • 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可以使命門火充足,對提高身體健康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