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書摘]太極拳術語辭典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術語辭典

一種專門學術,常有一種術語,以資簡單代表應用之方法,此術語多係習慣上所染成者,亦因俗語而漸成者,有時字面與意義完全不同者亦有。按照字面內中毫無意義可言者,惟經多年之後,一再傳授,則為確定之名詞,轉視為當然矣。學習太極拳者,如不知太極拳術語之裏面,徒為字面意義所拘束,則不易得到正確運動之精神。倘聯想易經及神秘之名詞作為根據,是有實數而不再,反求代數以成抽象,說明可謂開倒車矣未免愈借愈遠,離間開拳術之本題矣。料想現時懷疑太極拳名詞者大有人在,蓋解釋不一,意見紛紛,令人心中俱有苦悶難言之慨,而無所適從,至欲求上進者,因此項詞意之不明,如入五里霧中各自摸索,於修煉上多有妨礙矣。茲為便利學習計,似應有一種確定之解說,以範圍其用 ,而後本此解說以努力前進,則不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矣,茲分項說明如下:
※以下(手履)(多讀為履)字皆用履字代替,不再註明 1:掤勁:求有彈性之勁也,乃練習氣功貫串於下內,使身手中有如打氣之橡皮帶也 2:履勁:求有摩擦性之勁也,乃換移地點之內下掤勁也,使雙方互相接觸之點互相緊貼,以行摩擦之功也。 3:擠勁:兩力合之勁也,以兩種不同方面之勁,交叉聚於焦點,以放出之勁 4:按勁:按捺不離開之勁也,乃範定對方之一點,使之發生反應彈性不合滑脫或亂舞也。 5:採勁:兩力分之勁也,乃拿住對方之一點而分之,使對方不得不表示力之出發點,兼可制止一切油滑手法也。 6、挒勁:擊鼓之撾勁也,乃旋轉以蓄加大彈性,突然發出之勁,意義中有入內之可能性也。 7、肘勁:轉換於肘擊之勁也,乃轉換於肘之上下臂部,以突擊之謂,為用挒之二道防線也。 8、靠勁:旋轉由體倒出之勁也,乃轉換於身體一部分以倒出人身之勁,為用挒之三道防線也。 9、粘勁:乃定位一點而不移也,乃定位一物上如生根於其地,無論如何變化也不離開此點也。 ※粘(音沾)字意為附著在別的東西上 10、黏勁:含膠質以移動之,乃粘定一物而緊貼之,以移轉而不離開其面也。 11、連勁:退中含有牽動之勁也,乃將對方延長入己之圈內以拿之也。 12、隨勁:進中含推動之勁也,乃將己勁延長入他人圈內而擊發也。 13、空勁:瀉去人之勁也,乃不以頂勢相對,轉側以瀉人之勁,使之落空也。 14、結勁:補助人之勁也,乃用於對方勁匾者由己勁補之,以資雙方緊貼可以牽動也。 15、挫勁:逆轉於內下之勁也,乃轉換內纏姿勢以瀉空其勁,使其不得勢也。 16、揉勁:順勢於外上之勁也,乃轉換外纏姿勢以散化其勁,使其不得勢也。 17、纏勁:螺絲以繞轉其點也,乃旋轉以環繞其點,使之不能離也。 18、接勁:延長己之勁也、乃接續己勁以加長,並能接續他人之勁而如一也。 19、逗勁:鬥榫以入之勁也,乃接續對方之勁,鬥榫以成相對之線也。 ※榫、筍同音同意,原指木具中,木料利用凹凸方式相接
20、抖勁:突然以震動也,乃全身捲蓄後突然勃發之勁也。 21、閃勁:側身以去其勁也,乃轉身以化其勁不以強度硬抵抗也。 22、還勁:裏纏外反也,乃採奪其勁,在不停頓中復回以放之也。 23、撩勁:引誘其勁而出也。乃旋轉壓迫其一點,使之發生反動以待之也。 24、拿勁:節而抓之也,乃用其指勁虛攏住人之身手一部分。 25、換勁:移動用勁之部位也,乃轉換此節之勁,展至他節以化人之。 26、了勁:突放以采手之勁也,乃出其不意,遇有空隙,既投入擊之而不分別挒放發之謂也。 27、受勁:人給我受也,乃對方勁來坦然以捲而收之也。 28、給勁:人要我給也,乃人要勁決不吝嗇,毅然送出,下塌以給之也。 29、捲勁:大圈化為小圈也,乃用逆纏由大外圈入轉於小內圈也。 30、放勁:小圈化為大圈也,乃用順纏由小內圈以成大外圈也。 31、蓄勁:成為勁弓也,乃加大掤勁而捲放之,張弓以待也。 32、發勁:突直其性也,乃由彈性之脫扣,以發出其勁而不計是挒是放也。 33、兩儀:平行之偶力也,乃順逆抽絲互為應用,為偶力之功也。 34、虛實:重心偏差也,乃使所有重心,均須在三分之二以內活動,而留有偏差數也。 35、平準:立身中正也,乃不使身體有俯仰傾斜之形也。 36、站點:豎來橫站,橫來豎站也,乃本槓桿方向之法以求站也。 37、缺陷:氣不飽滿也,乃身體一部分缺乏掤勁之謂也。 38、陰陽:兩者相異而對也,乃放、出、發、開、剛、肉、用、氣、身、武與收、入、蓄、合、柔、骨、體、理、心、文——兩者相對而相異之名詞也。 ※放收、出入、發蓄、開合、剛柔、肉骨、用體、氣理、身心、文武 39、聽勁:靜待對方表示出勁也,乃對方站定之時,靜待對方微動而順之以先動也。 40、得機:有隙可乘也,乃因對方有隙可入,得以乘之也。 41、得勢:重心安定也,乃重心偏差,不過二足三分之二,可以順遂以活動也。 42、開展:加大活動之圈也,乃伸長手足內部之榫,帶以加大動作也。 43、緊湊:縮小動作之圈也,乃收斂手足之動度,而以氣運身之謂也。 44、八卦:八種勁別也,乃動作時因用勁之方位不同,故別之為八也。 45、五行:五種步之方向也,乃動作時因步之方位不同,故別之為五也。 46、折(摺)疊:意上寓下之反行也,乃正行必先反,反行必先正之意也。 47、借力:給人以加速力,乃站定一點,順其所走方向,而以加速力引隨之也。 48、氣功:氧化運動也,乃練習就血液內氧氣之加增,並能由精神意志以指揮而運行之。 49、牽動:倒換偏沈以牽引也,乃利用偏沈倒換之勁也,作發動機,以吸引一切外方之勁也。 50、順抽絲:往外上以旋轉也,乃屬於攻勢之抽絲,用以逼人之勁也。 51、逆抽絲:往內下以旋轉也,乃屬於挽救回守抽絲,用以瀉人之勁也。 52、接骨逗榫:尋向心力也,尋求向心力之點,而後發之,恰在對方重心之上也 53、運化主宰:本離心力也,乃一切運使均以腰脊作中心,以化人之勁也。 54、神氣鼓蕩:神氣活潑而振作也,乃運動時,氣隨神,神隨意,以週行而發揚也 55、上下相隨:手與足分虛實也,乃右手右足,及左手左足,動作時務令手沈則足虛,手虛則足實也。 56、週身一家:全身節節貫串也,乃通告身各項關節能貫串如一,一動無有不動也 57、收斂入骨:神氣隱於內,乃將全身之筋使有拉長之意,以運行也。 58、懂勁:知己知彼也,乃係身手中感覺靈敏,明瞭對方勁之動靜變化也。 59、兩膊相繫:兩胳臂間如繫也,在兩胳臂之間如有一線相繫以動作也。 60、兩腿相隨:兩腿間如繫也,乃兩腿間加強彈性,為一足邁大時,餘一足必隨之 61、虛領頂勁:乃有頂有上掤勁也,乃頂頭懸起,有如頭上部有一線以繫住也。 62、含胸拔背:不使胸部凸出,須含住也,如脊背有拔長之意,既前胸自含矣。 63、沉肩墜肘:不使肘肩揚起也,乃使肘往下沉以運轉,則肩亦連貫自沉矣。 64、鬆腰鬆胯:腰如帶束,因帶能旋轉,方謂束也,乃尾閭中正以應身,則腰自鬆,腰鬆則胯亦自開矣。 65、頂病:出頭太過,乃掤勁太過,突出其尖,有類鼓滯之勁以上撞也。 66、匾病:掤勁過弱也,乃用掤勁不夠其度,致雙方不能生活,虛有其表也。 ※致雙方不能生活:指如同輪胎洩氣,無圓輪滾動、活動之功 67、丟病:離開對方之一點也,乃手中未含有彈性,兼離開太速,不能與對方以連之功也。 68、抗病:應之太速而相沖也,乃彼走此應而應之過早,致有衝突也。 69、俯病:身前伏以鼓後腰勁也,乃因身之前伏致重心越過足尖也。 70、仰病:身後仰以腆胸也,乃後仰之勢致重心越過足跟也。 71、斷病:勁斷意也斷,乃勁斷時之意亦連帶而斷也。 72、接病:似接而求接也,接非其點,外形雖接而勁實未接也。 以上72項名詞乃太極拳常用之名詞,凡傳習太極拳者莫不知之,而樂引其詞於所授方法之中。惟解說意義常有不同,有是有非,致求學於彼有誤於所授之謬解。往往以先入為主,不復計及實在如何,反盡力擁護其說,於不知不覺間,自身已隨其誤解趨入歧途矣。功夫進步既遲,所以效果亦微,徒勞往返,有負熱心學習此拳之旨矣。足見名詞解說適合與否,關係練之成績甚重且大。如上列所有名詞乃練習太極拳所常用者,茲根據力學原理以釋之,以資易於明瞭。至譯出之意,均本此拳精義而來,並不拘以字面理解作為標準。願世之同好此拳者,審查自身所練者有無含藏此等名詞之類目在內,如是之是否作此解說,如果是則請將此等名詞一一實現于練習法用法之中,自不致有名無實,似是而非之太極拳矣。 摘自《郭連蔭太極拳譜》
紅字及有※者為個人加註, 挒勁一義原文定作打擊的勁, 並將採挒關節合為一採勁, 在這說明, 但尊重原文, 不修改.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