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論勁(三) 陳炎林:引勁 拿勁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三)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 引勁
  • 拿勁

 引勁

引勁即人不動而引其動,或人既動而引其入於己之路線是也。人僅知化勁、拿勁、發勁,而不知有此引勁,實則引勁處於化拿之間,而較化為難。蓋對方來勢不能隨己心欲,故必須用引勁以引之。

譬如兩物行走方向不一,則無由相合,必須引之,然後乃能相合。至引之方法,須化到對方之勁將盡未盡時,如此方可引之入彀。易言之,引勁乃欲引出對方背勢中之焦點。過對方藝淺者固易為之,若稍有能為者,又須用假引之法,如引高打低、引直打橫,或故出一虛拳以引之,使彼丹田氣上升,失卻重心,在驚惶之際出其不備,即可拿而發矣。故在發之先須有拿,在拿之先須有引,在引之先須有化,斯為一定之理。此種引致之法非專習有年者不能成,因引致非僅手引,同時亦須應用身法、步法、腰法等。蓋引之愈長,則發之愈有勢。故太極拳論中所謂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即此意也。但終不離沾黏二字,是又不可不注意。


拿勁

此勁較引化兩勁尤為難學,且在太極拳中頗為重要。蓋不能拿即不能發,能拿方可發。發之不中,皆由拿之不準。拿實為發之先鋒,拿至敵發呆頓而己之意到時,即發,其焦點未有不中的。惟拿時須動作輕靈,重則易為人知覺,變化脫去其難亦即在斯。將拿未拿到之頃,若拿到後,敵即不能脫去。故拿之妙,在人不知不覺之間。但拿人必須拿其活節,如腕、肘、肩等處,否則易被人化脫。雙手拿人,猶如以秤衡物,重者秤錘移於外,輕者則移於內,務使高低輕重相等,勿失其衡。拿時除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斂氣凝神外,己之重心尤須注意,務須尾閭中正、頂懸步穩,勿失重心。所謂拿人不過膝,過膝即不拿,乃此意也。如離人遠,非己進步不可,不然有失去重心之虞。拿人非手拿,手拿鈍而易化,拿之樞紐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脫,拿之主使全在意氣,而拿之步法、身法、方向亦均重要,非口授不可。功深者拿人,一搭手無論何處,一索即得,且能使被拿者身不自主,隨其所欲,俗曰入笋(榫)。但藝高者往往拿而不發,其理乃因拿到後,人既知勢敗,必負已認,屈服可毋庸再施發勁,令人更覺難堪,此亦君子之道也。拿又分有形無形二種,有形者,拿之圓圈愈小,其功夫愈深,反之,圓圈愈大,其功夫愈淺。無形者,在二人皮膚相黏各施引拿時,藝淺者之圓圈常被藝深者遮蔽。此種奧妙功夫,雖由名師教授,然非本身練之以恆,不克有成。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