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我跟陳照奎老師學拳的經歷 楊文笏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我跟陳照奎老師學拳的經歷 

楊文笏先生口述整理/萬周迎

楊文笏先生早年的拳照

編者:在這篇楊老師口述學拳經歷的整理稿中,有一些史實和陳照奎先生教拳的特點和細節是以前沒有見過的,值得關注。

上世紀60年代初,陳老師(指陳照奎先生)被顧留馨請到上海教拳,但是戶口沒落到上海,到66年,文革開始了,那個班就散了,老師回到北京。回來以後,老師的工作沒有了,直到到67年春天,李澤民,白師兄等幾個師兄弟就請陳老師出來教拳,陳老師當時沒有收入,這幫老的師兄弟,還有部分田秀臣先生的學生,一共有二、三十人,每月給陳老師湊六七十塊錢做生活費,陳老師的老母親還在,加上孩子陳瑜一家三口人生活基本就夠了。陳老師看北京這幫學生人都實在,練拳也用功,就把這趟家傳的架子拿出來了。陳老師說這趟拳外頭沒有,是以前他們自己家里人練的,從陳長興那會就一直沒向外傳過,所以外面練的公開的架子,不論是大架還是馬厩架,裡面都缺了一些東西。通過這趟架子,陳老師把裡面好多練功的東西,很多小的動作和勁路都加上了。那時候那幫師兄弟,人都很好,把老師請出來大傢伙都很高興,碰上陳老師願意教太不容易了,所以,練得比較刻苦。陳老師剛教拳的時候教的是中盤的架子,大約3年以後開始教中低盤和低盤架子。有人問過陳老師,為什麼以前在上海沒有教這趟架子?陳老師說上海那些學生體質相對弱一些,真正練功受不了,北方人體質好,又捨得下功夫練,所以就傳的練功的架子。

楊文笏先生早年的拳照

當時練拳的場子,頭一年在建國門外使館區,兩年以後到西城兒童醫院後邊小公園,後來在東城又設了一個點,就是東便門那條河,河邊有鐵道,裡面有個三角區,一排小樹林,就在那裡練,直到71年左右,在雙秀公園教了一年多。72年左右回老家陳家溝教了一段時間,此後73年、74年在焦作、鄭州教了一陣。那時候陳老師住在北京,一般出去外地教拳都是3個月左右,然後回北京。

(順便說說馬虹學拳的經過:盧茂雲來北京,想跟我學拳,我說陳老師正好在河南焦作,你去焦作找陳老師學吧,馬虹和盧茂雲正好一起下放到勞動,住牛棚,馬虹有胃病,聽說了就一起去了,當時馬虹不認識陳老師。)

陳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

陳老師說,練拳從開始練頭三年內主要練筋、皮,這三年練的中盤架子主要就是練筋皮的,中盤架子定型,筋和皮基本練開了一般要到7年頭上,開始練低盤架子,低盤練骨,每個動作幾乎貼著地皮走,很辛苦,有些動作腰腿不練開,身體素質不好就走不了。所以頭三年一定要打好基礎,否則往後就沒法練了。

陳老師在北京教拳教的特別認真,也特別辛苦,比如說拿法和摔法,老師教的很多,有的師兄弟做得不好,他就反复做示範。還有拆手,我是在三年的時候老師給拆的手,陳老師很惜才,看這個學生是個材料,他真用心教,如果看你練拳吊兒郎當,他也認真教,但教下一步的時間就會長一點。那時候老師的老母親還在,給他做飯,他在教拳上就有時間。有次有位師弟,一個動作老師給說了20多遍,還是沒有學會,最後老師樂了,說他學習時思想太不集中。陳老師剛開始教拳的時候就說了,練拳必須要心靜,心靜而且心地純厚,沒有這兩樣練拳光走架子,都是外形,裡邊不出功夫,明白這個以後,練拳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走腰,不會走腰,光會晃蕩胯,是練不出功夫來的。

萬周迎演示走腰

太極拳理論性的東西很強,它不單純是坐標,太極圖裡那對陰陽魚,包括的東西很多,陰中陽,陽中陰,兩儀,四像等。老師做過這樣的說明:地球在形成之前,是一種混沌狀態,所有的元素都如灰塵一般處在在這種狀態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凝結,中心是高溫如火,外圍冷卻如水,各種物質在水火中歸類沉積,形成地球這樣一個固體形狀。原來混沌混元的狀態分離了,這樣兩儀已分,太極已明,日月星辰各行其是,山川海洋各安其位,生命得以生存和發展。太極拳講天人合一,拳要練得體內陰陽互根,方才能用,一片混沌的無極或者混元是不能用的,這也是太極拳得名的根據。陳老師原來講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我根據老師講的一直在琢磨這些東西。生命和事物發展變化都有一些關鍵的點,往往就是陰陽轉化的樞紐,如果能找到這些關鍵點,用很小的勁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效果。比如推手,我的勁從某個角度對著你的點,如果你懂這個,就可以用更小的勁把我化掉,如果你不懂,你就被放出去了。

這種作用說大就大,說小就小,太極拳的功夫練的就是這種東西,人練拳的時候,整體轉換的樞紐就是腰。所以走腰對練太極拳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教拳的很少能把腰講明白的。太極拳講勁不講力,講力就滯了,所以從開始就需要把力松掉,松掉不是說力沒有了,而是不用它了,把它變成勁才用。力是人身固有的東西,它不是活的,發僵、發皺,練拳時通過各種動作,放鬆下來以後,把力變成勁,這就是掤勁,掤勁有剛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不僅能抵禦外面來的勁,還能靈活走化,形成外剛裡柔,剛柔相濟,這時陰陽才能平衡,所謂五陰五陽就是這種狀態。陳老師強調:一開始練拳,大多用拙力,直到從低盤架子再往上走,到中乘功夫,再通過推手,技擊練習直到五陰五陽。否則功夫上不去,到不了上乘。

老師開始教拳時,做幾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老師要求學生一個禮拜,必須把這幾個動作練得像模像樣,這樣在下一步改拳時就基本能練好了,要求很嚴。這幾個動作,有時甚至是一個動作,這一個禮拜必須下苦功夫去練,每天晚上幾十下,幾百下,不這樣練不成。練拳就像寫大字,開始必須描紅模子,這個過程是一個動作穩定的過程,手上的勁,眼神,姿勢,角度必須掌握,然後是各部位的尺度,勁路,氣力相合,基本就算成型了,這是一個合規矩的過程,就是練書法的描紅階段,必須嚴格要求。經過3年左右,達到定型,模仿老師的動作做到形似。老師的動作就是原則,按這個原則走,時間長了,自然出功夫,離開這個原則,一般就出不來,這個原則是歷代千錘百煉的東西,很多人都這樣練出功夫來,你做得稍微差一點,功夫就會達不到需要的純度。所以學拳必須要心靜,必須把思想,眼神,耳朵的聽力合到一起,如果不合上,學動作就會有偏差,動作就不能定型,動作不能定型就出不了太極拳的功夫。

太極拳的動作都是圓的運動,人身上的關節相連處都是半圓,打拳時從腳底下到腳趾頭,腳後跟,腳脖子一直到膝、到胯、到腰、到肩,到手,都要走圓,都說太極拳的腰是主宰,但現在練太極拳的大多不會走腰,腰怎麼走?思想守住命門,靜下心,命門兩側要放鬆,上提下墜,反復開合,按這個去練,功夫自己就長,慢慢的就會體會到內裡的功夫是怎麼長的,如果思想被外界事物弄散了就體會不到內部真正的變化。

到了這一步,80%以上的人就不知道該怎麼練了,只會晃蕩腰胯。這樣陳老師就在晚上去天壇給拆手,散手。69、70、71這三年老師給我拆手說勁,把拳勢裡所有的勁怎麼用,怎麼破,從推手到斷手都給我說了,那是真打真摔。剛一注意老師的手,噌地就到了,我一下出去很遠,拆金剛搗碓和六封四閉兩式,我胳膊上摔的傷半年沒好,每次一挨摔,準是這個地兒,趴那兒剛一站起來又趴下了,老是這個地方著地,老師當時一摔我,他也樂,直到現在,這個疤還在。最後摔明白了,現在想起來挺有意思。那時老師教拳很累,老師講拳很認真,邊講邊做,還舉例子,還要盡量照顧大伙的接受程度,直說的嘴角淨是白沫,傷氣。陳老師當時確實太不容易了,他的身體原來很棒,個子不算高,胸部很厚,一般一沾手,老師一抖摟胳膊,噌,人就出去,絕對挨摔。

老師去外地教拳就告訴我,讓我把這場子給看著,兒童醫院後邊那個,還有東便門那個都是我幫著照看,後來東便門那個我有時候就不去了,我在西城住,離得遠,我當時也上班,照顧不了太多,北京學生練拳情緒一直都很高,老師回來以後場子都在,當時學拳的人也很多,外地的學生也來,如內蒙的妥木斯,文革受到衝擊,在北京好像呆了一年多,以後有時從內蒙過來又住些日子,還有馬虹,也到北京來過幾次。老師教拳的進度基本是按照67年最初給北京學生講拳的進度,從小成,中成到大成一路講過來,就是去外地教,基本也是這個進度,就像上學一樣,已經講過的東西,老師就不再往回返了,不補課。74年開始講的就是高中課程了,也就是在北京學生中成基礎上的課程,所以外地很多學生沒有從頭開始學,好多基礎的東西沒有練到,我們那會兒練的積極,不敢落課,盡量早去

老師去外地教拳,也是從北京這裡的基礎上往下發展的。低盤架子老師是在中盤架子講完以後講的,算是中學課程,所以初學拳時不應從低架子入手,否則腰腿走的路線就生硬,是直趟,腰也不會轉,太極拳的內功就出不來,外面老有人強調所謂丹田內轉,其實,丹田轉的關鍵全在腰轉上,不明白腰轉,單純講丹田內轉是沒有用的。如果沒有前面的基礎,關節走不圓,低架要么就做不到位,要么就會傷關節,嚴重的還會截氣,截氣是內臟氣路不通造成的。最常見的就是截在胸口,也就是膻中。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從基礎上下功夫。

老師把這趟拳拿出來教,他的很多師兄弟說:“照奎把拳給改了!”老師說:“我沒改,這趟拳原來你們誰也沒見過。我小時候6,7歲時,父親(陳發科)早上練完拳回來以後,把門關上,才走這趟架子,走低盤,貼著地皮走,身上的氣和勁兒,肌肉看著'嗒、嗒'的哆嗦,連頭髮都顫”。老師特別聰明,他父親做的動作,拳勢子也好,單式也好,推手動作也好,他一點沒忘,全給記下來了。

另外,這趟拳還有一些輔助功法:十八羅漢樁,金剛八式等,老師教我十八羅漢樁是在龍潭湖,我記得說了大概不到一個月,龍潭湖那時沒人管理,護城河那邊原來有個畫報廊,老師練完拳,上午九點以後,那時候練拳人大部分都散了,老師就在那兒講解並做示範,我用心記。那時候很多師兄弟想著磕頭拜師,老師沒讓,老師說現在破四舊,立四新,街道上如果知道這些事,肯定不行,就沒讓大夥磕頭。

陳老師教我18羅漢樁的時候說:“楊子,你還不明白這點事?”當時我沒明白什麼意思,過兩天我明白了,老師再教時,我就給老師磕了頭。老師笑著受了。他說:“我要大擺酒席收徒弟,街道不干,完了非得挨鬥不行。”老師不是不想收徒弟,而是那時的環境不允許。接著老師又給我說了陳鑫太極拳圖說裡面的九宮。完了又大概說了陳氏太極的八段錦、外壯八法、內壯八法,我都給記了下來,後來老師給我留了一本這些內容的手稿。除了這些,還有掌太極,老師也跟我講了練法,掌太極十二勢,一般人都不知道的。

到了81年3月,陳老師身體開始不好了,那天去糧店買糧食,拎著20斤糧食,走到門口就癱在地上了,血壓上來,動不了了,買糧食的街坊看到後,趕快給送回家去了。我知道以後就領著老師去金老(金亞賢)那裡看病,金老擅長中醫,當時還是圍棋隊的教練,在張自忠路那兒住,圍棋隊的吳樹森介紹老師去金老那裡看病,以後我一直領老師去,每次抓三付藥,大概九付藥以後,陳老師身體見好,就跟我說要去鄭州,我說:“您身體還沒好利索,去鄭州幹嘛去啊?”當時就沒去。過了幾天老師說:“楊子,我病已經好了,沒事了,還得去趟鄭州。”我說:“您一個人去行嗎?”他說:“沒事了!”非要去,還拿了我幾本書,說:“現在我手頭沒錢,你先借我點。”我就給老師拿了四十塊錢問他夠不夠,他說夠了,來回都夠了,就這樣老師就走了,後來去沒去鄭州我不太清楚,過了幾天,捎信來說老師逝世了。當時我不相信,心說不可能啊,病都好了啊。後來說確實逝世了,在焦作。而且據說老師去世幾天都沒人知道,沒人去處理。師姑跟我說的這個消息,當時我都傻了,下意識的說:那我得去吧?師姑說你別去了,在那裡都火化了。我心裡這難受啊,前後也就幾天時間,怎麼就去世了呢?

以上就是我跟陳老師學拳的大致經歷。2009年元月
來源: https://www.sohu.com/a/192936902_715297

一個家族和一門絕藝:陳氏太極拳400年的傳承與斷裂 戴志勇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一個家族和一門絕藝:陳氏太極拳400年的傳承與斷裂

轉載自《南方周末》 作者:戴志勇

2013年9月6日,《南方周末》用3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題為《一個家族和一門絕藝》的文章,講述了太極故里陳家溝陳氏家族400年來艱苦傳承家學絕藝陳氏太極拳的故事。

[導讀]從那時起,陳照丕把太極拳編成了語錄拳,一邊練一邊唱。崔春冬記載了這段故事:「紅軍不怕遠征難」,太極拳起勢;「萬水千山只等閒」,「嗵」,一個金剛搗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