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之四:四明內家拳與松溪內家拳
內家拳這一名稱最早出自寧波人黃宗羲之口,所見最早也是最權威的內家拳法也是寧波人黃百家所記;尤其是,說到內家拳必提的兩位內家拳大師張松溪和王征南,都是寧波人。寧波古稱四明,黃宗羲說,內家拳從張松溪傳四明葉繼美,“由是流傳於四明”,傳到王征南。由此看來,內家拳最應該稱為“四明內家拳”,然而,實際卻一直沒有這個稱謂,反而在清末民初出現了“松溪內家拳”這個名字,一直影響至今。
2004年,寧波市武協主席、太極拳名家蔡天彪對又重現寧波的古內家拳命名為“四明內家拳”,這是一個還內家拳以本來面目的命名,是符合歷史真相的。可是,已經頗有歷史甚至是已經既成事實的,是“松溪內家拳”這一名稱;而源出四明的內家拳,卻在四明匿跡已久。
沈一貫《博者張松溪傳》中,言明張松溪從師父孫十三老處傳得內家拳秘訣只有三字,曰:勤,緊,徑;而他自己又增添二字:敬,切。於是形成至今著名的內家拳“五字訣”。因此,內家拳是否宋之張三峰所創已不可考,但內家拳傳至四明後,是張松溪將之進一步發展,具備了新的內容。雍正《寧波府志》曰:“內家則松溪之傳為正,其法主於禦敵,非遇困厄則不發,發則所當必靡,無隙可乘,故內家之術為尤善。”所以,說“松溪內家拳”是不會有太大錯誤的;說張松溪是松溪內家拳的祖師也是對的。而寧波則是松溪內家拳的祖庭。但這個由寧波人所創的拳法,卻揚名不在寧波;而在寧波,這個松溪內家拳的發源地,卻直到最近幾年,內家拳才重現江湖。這個內家拳和揚名已久的松溪內家拳究竟有著什麼不解之緣呢?
譚大江說:“實際上,張三豐七大弟子中只有張松溪和張翠山是真正的入室弟子。而張松溪則是最真實的武當弟子,他是浙江寧波人,得張三豐真傳,創南派太極拳,有松溪六步拳、白虹劍、春秋刀等,包括金庸《射雕英雄傳》裏出現的九陰白骨爪,都源自張松溪。他藝成後遊歷四方,博采眾家,一脈相承,世稱‘松溪派’,後世傳人有單思南、王征南、黃宗羲之子黃百家等,如今在上海及四川南充,松溪派門人很多,上海著名拳師王維慎即該派傳人。”
對這段話中的其他內容不說,說張松溪是寧波人,傳人有單思南、王征南、黃百家這是對的。松溪所創內家拳傳至王征南時已衰落,黃百家在《王征南先生傳》中寫道,他在鐵佛寺跟王征南練拳時,將師父所授內家拳法記錄了下來,並作了詮釋。王征南見了後笑著說:我終身練這拳法,還往往要費腦筋追憶,你怎麼把它寫得這麼簡單。看來你的武藝學不精啊!學拳大約不到一年,黃百家就聽從父言,“學為科舉”去了,內家拳自然沒練好,而王征南所授徒弟僅黃百家一人。後來王征南從同嶴到寧波城裏來,還找到黃百家傳授其內家拳真諦,說到內家“存心之五字”即“敬、緊、徑、勁、切”。這五字訣,比之近一百年前張松溪所傳的五字訣不同僅一字,改“勤”為“勁”。也有一說,寧波方言說用力做事為“勤勁”,“勤”與“勁”為一字或同義。雍正《寧波府志?張松溪傳》言:“其尤秘者,則有敬緊徑勁切五字訣,非入室弟子不以相授”,可見這百年間,內家拳一直比較完整地保留在在寧波;而黃百家所記內家拳法也是松溪正宗。黃百家還指出,其師王征南有獨創之秘,即“盤斫”。他說:“拳家惟斫最重,斫有四種:滾斫、柳葉斫、十字斫、雷斫。而先生另有盤斫,則能以斫破斫。”再看王征南五字訣的一字之變,他是將內家拳向前發展的一代宗師。可是,黃百家說道:“先生之術,所授者惟余,余既負先生之知,則此術已為廣陵散矣!”早在七年前,其父黃宗羲也歎道:“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終不鬻技,其志可悲!”自黃百家後,內家拳在四明似乎已經失傳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四明內家拳之名沒有出現之根本原因。
但是,張松溪所授非只傳到王征南一人,而征南所傳已失並不代表內家拳全失。沈一貫說,松溪所教徒僅僅一二,黃宗羲說,松溪之徒三四人,不管怎麼樣,張松溪所授非一人,而得其高徒四明葉繼美所傳的就有五人。這些人再傳,尤其當內家拳流傳到民間後,所授就更加廣泛。雖說內家拳歷來稟承師訓,擇徒極嚴,但還是會流傳出去的。
據四川南充松溪內家拳傳人說,清朝末年,內家拳宗張松溪第九世孫張午亭護鏢到順慶(今南充),結識了集四川峨眉八門武功於一身的武術家陳曉東先生。曉東先生與張午亭交流之後驚服張之技,接到家中虛心求教。張午亭感其誠,將松溪內家拳不傳之秘盡數傳于陳曉東。至此,松溪武術紮根南充。
此說當是謬傳。沈一貫《博者張松溪傳》中明白說了,張松溪終身不娶,無子,老死牖下。他怎麼會有什麼九世孫?大約是當時有浙東一帶的內家拳師到了四川授拳,為了表示其得松溪真傳,假託是張松溪的後人。
內家拳入川又有一說,清朝末年,天津興順鏢局鏢師張午亭護送府官戚年入川上任,抵達順慶後,張午亭便拜訪當地武術名流陳曉東,切磋武藝,交手未幾,陳連跌數跤,遂求其術,張感其誠,遂盡傳其松溪內家拳械9路。此說就未說張午亭為張松溪九世孫。
在《武術拳種和拳家》一書中,稱“晚年的張松溪足跡遍及川、鄂、湖、黔、滇一帶,一則行執門規,格除為非作歹的門徒,二則傳武授徒”,此書說張松溪為溫州人,死於貴州玉屏,皆為依託附會,絕不可信。沈一貫所載,張松溪性格“常自匿,人求見,輒謝去”,雍正《寧波府志》也說張松溪“人求其術,輒遜謝避去”;他擇徒極嚴,沈一貫說他“所教徒僅僅一二”,黃守羲稱其徒三四人,他怎麼會在晚年跑那麼多地方去授徒?沈一貫謂張松溪終身不娶,膝下無子,以孝敬母親聞名鄉里,故其生平行蹤,多不出寧波一府。他七十歲時被一幫小青年困在月城中,一定要他亮一下武功,他不得已,只好將三塊數百斤的石頭累起,“舉左手側而劈之,三石皆分為兩” 。也足證其晚年仍蟄居寧波。而上海的松溪內家拳傳人王維慎先生考證,松溪晚年曾雲遊川黔、川湘一帶,四川秀山人何氏得其真傳。怕也是聽從了附會之說,此考證並不牢靠。但是,這裏的事實是,內家拳沒有失傳,的確傳到了四川。
著名武術家顧留馨說1932年時,他跟寓居上海精武會的四川南充人林濟群學過松溪內家拳。林老師教授拳械都著重身法、步法、手法,輕巧圓轉,變化多端,用法連環,滔滔不斷。打法著重穴位。這些特點的確與松溪和征南武學非常相似。他引用了許多戚繼光《拳經捷要篇》理論,但奇怪的是他從來沒有看過戚繼光的著作。他教的“囮拳”,見於戚氏拳經所舉當時名家拳法之一,但他不知道這是明代流傳下來的拳套。這也可見內家拳傳人多不太通文墨,張松溪是裁縫,而王征南則沒讀過書;也可看到內家拳與戚氏《拳經捷要篇》的密切關係。因戚氏拳經與太極拳的密切關係,內家拳因之也與太極拳有了不解之緣。林先生談到他幼年在成都從陳姓老師學內家拳,這位老師功夫了不起,但不大肯傳人。這也是內家拳擇徒之嚴的師承。
陳曉東也說,數年後,他又遇四川酉陽人何鐵庚,知其精於松溪內家拳法,遂與之印證,其功法套路與張午亭所授甚為吻合,始信其實。
1926年,陳曉東先生在順慶府(今四川南充市)創辦了“四川精武體育第一分會”,並開設了精武體育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為弘揚內家拳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自曉東先生後,精於此技者不乏其人。1988年,松溪內家拳法研究會在四川南充市成立,顧留馨先生專電致賀。現已整理出版的功法套路有《擒摔秘技》、《秘傳內家拳》、《武當秘傳短打絕技》、《武當秘傳短兵絕技》、《武當松溪內家拳》等。
1937年,唐豪先生為考證松溪派內家功,專程與友人從上海到寧波,來到王征南隱居教授黃百家內家拳的寶幢同嶴,訪求王征南之內家拳法及文獻,但是沒有什麼結果。因此他斷言內家拳早在寧波失傳。其實,內家拳一直流傳在寧波民間,只可惜沒有出現過像陳曉東那樣的人物,將之發揚光大。
證據在2003年時公開浮出寧波。奉化剡源人夏寶峰,拿出了他祖父夏明土所寫的《示後昆篇》,此文為民國三十七年所寫,寫在一張清嘉慶四年的舊地契上。夏明土說:“家傳有絕技,曰行字,俗名‘鵝頭頸拳’。斯術原名劍術,因書劍同理而成,故以行字名之,曰行字拳勢。余姚黃不失(即黃百家)謂張三峰即精于少林,複從翻之,故又名內家。……都不外敬、緊、勁、徑、切五字訣”。這裏明確說了內家拳在寧波民間後又名為劍術、鵝頭頸拳,仍奉王征南傳黃百家之五字訣。夏明土還說,祖上藏有秘本《拳勇論語》,為吳祖昆山所遺。吳昆山是張松溪的再傳弟子,文中精奇妙法六十三篇,有“十二成一”等等。黃百家《王征南先生傳》中說道,先生對他說,拳由博而約,由七十二跌、三十五拿以至十八,由十八而十二,由十二而總歸之存心之五字。故精於拳者,所記止有數字。可見吳昆山雖非王征南嫡師,但所傳與其嫡師單思南相同。而單思南、吳昆山師兄弟同出松溪一派繼美一門是事實。此也證明了夏明土為內家拳後人。
在清嘉慶五年的一張地契上,夏明土又寫了《源流》一文,言“從孫十三佬後,有鄞縣人張松溪字敬伯名某美,克承絕傳,為十三老之徒,十三結義兄弟之最。技集大成,開五字訣先河”。這裏所說有沈一貫所未說的內容,如張松溪的字與名,以及張松溪有十三結義兄弟等。這也許是史實但未被沈一貫采入,或只是民間傳說。夏明土說,張松溪傳葉繼美,葉繼美傳吳昆山、周雲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等等,皆與黃宗羲所言一致。他還說:“我剡源始祖清流太公,王清畸山夏人,修文備武,得藝于宗人枝溪之流,故亦精於技擊”,這就是說,張松溪的三傳弟子夏枝溪為夏明土同宗,夏明土先祖清流太公得夏枝溪內家拳法,又一直傳到夏明土。據此推算,夏明土為內家拳宗師張松溪第十一代傳人。
夏寶峰從小就跟父親練拳,長大後還遍訪民間的老拳師,查閱收集各種與內家拳相關的史籍和資料。他奶奶一點不會拳,卻教他“十二成一”,這是內家拳最為精髓的內容。他媽媽不要他學拳,說這拳是“強盜拳”,意思是它太凶。“犯者應手即僕”、“發則所當必靡”的內家拳,是有點太凶的意思。夏寶峰十三歲時,在祖屋的牆裏發現了二十多張發黃的老地契,地契上便有爺爺記述內家拳內容的文字。張松溪、王征南內家拳五字秘訣被傳了下來,黃百家所傳內家拳法也經夏明土保留了最核心的內容,如小九天(陰陽十八法)、十二成一、玄功絕技(呂祖式)等等。
2004年3月,張松溪第十三代傳人夏寶峰來到寧波市武術協會,申請成立內家拳分會。武協主席蔡天彪將之命名為“四明內家拳”。我與同事拍攝了專題片《四明內家拳》,於2004年5月在寧波電視臺播出,這是“四明內家拳”一名首次公開出現。2004年6月3日 ,在黃宗羲曾經講學的白雲莊黃過草堂,舉行了首屆內家拳文化學術研討會,到會的有中國武協副主席吳彬、國際文化交流教授喬然、浙江省武協專業委員會主任吳忠農、寧波市武協主席蔡天彪等嘉賓。自此,四明內家拳由隱蹤而重現中國武林。
然而,四川南充松溪內家拳傳人卻說:松溪內家拳是我地獨有的武術拳種,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拳術,松溪內家拳作為一門古老的拳術,因其封閉的地理環境和保守的傳衍方式,目前僅在川北一帶少有傳人。因此,松溪內家拳在武林中又有“武林活化石”之稱。他們得知寧波又出現四明內家拳後,專門來人考察,認為寧波四明內家拳不同於四川松溪內家拳。祖師都出自張松溪一人,卻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拳術,這是為什麼呢?
《武魂》1983年1期上,四川南充松溪內家拳傳人王維慎著文《松溪派內家拳的本源和發展》,所述張松溪生於浙江溫州,卒於貴州玉屏,此為謬誤;又言松溪晚年到過川黔、川湘一帶傳內家拳,也不可信;又言張松溪在長江和黃河流域一帶接受了“僧、岳、杜、趙、洪、智、慧、化”八家的拳術,把八家拳術加以走化,形成了武當松溪派拳術,這無從考證。事實可能是,內家拳在流傳過程中,吸納了各門拳術精要,傳到四川南充後,便形成了所謂的松溪內家拳;而據陳曉東傳人說,在師從張午亭學內家拳前,陳先生自家就是練峨嵋杜門的,取八門功夫於一身了,這也可能就是陳曉東將自身的八門功夫與張松溪所傳內家拳融合了,出現了松溪內家拳一名。而四明內家拳流傳雖也有變化,但因為是在發源地,變化不如傳至四川後變化大,仍保留了黃百家內家拳法中的核心和精華,因此便形成四川南充松溪內家拳與四明內家拳的不同
拳法在傳承過程中,必然是要變化和發展的,就是傳承四川南充松溪內家拳的王維慎,與同樣傳承南充松溪內家拳的遊明生,其拳法也大不一樣。那麼流傳於寧波的四明內家拳與流傳於千里之外的四川南充的松溪內家拳不同,也不難理解了。
內家拳五字秘訣,師傳三字,張松溪加二字,內家以五字訣為標準,而五字訣為張松溪所創,張松溪為內家拳松溪派祖師,寧波為內家拳祖庭。松溪派真正內容是黃百家所述內家拳法。照理說,在寧波的內家拳應該稱為松溪內家拳,四川松溪內家拳只是別類。但是由於歷史的緣故,松溪內家拳一名已為四川南充所用,寧波的內家拳只能稱為四明內家拳了。
內家拳是中國武術史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拳種,正是寧波給了它最輝煌的歷史。寧波誕生了內家拳一代宗師張松溪和內家拳大學王征南;研究內家拳最權威最重要的典籍——沈一貫的《博者張松溪傳》、黃宗羲的《王征南墓誌銘》、黃百家的《王征南先生傳》都出自寧波;內家拳一名源出寧波。內家拳雖然一度在寧波衰落直至隱蹤,但是它的流傳和影響十分廣大而深遠,影響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梅花拳、詠春拳等等拳種,內家拳成為與外家相對的武學範疇,其內涵如同海洋一樣深廣。內家拳成為寧波歷史中價值非凡而又帶有許多神秘色彩的文化,其中許多歷史之謎值得深入探討。
來源:百度文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