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轉貼]拳術名家小傳之楊健侯:陳志進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楊健侯抖擻似忽雷架,悟出五字告弟子: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緊要練拳後必散步遛腿,練一時遛腿二時。

拳術名家小傳之楊健侯:陳志進《金剛鑽》月刊/1933

楊健侯,直隸廣平府永平縣人,又字鏡湖,露禪先生之第三子也。幼受嚴父之教,自七齡練拳,至八十餘歲,未嘗間斷,而十數歲時,因教法過嚴,日夜苦逼,不能忍受,遂投繯自盡,為人覺而救之,蘇,乃加意防閒,督責稍懈。苦盡甘來,學乃成矣。傳其子少侯、澄甫。餘在杭州,從田紹先先生學太極拳,田師乃少侯之弟子,然實親炙鏡湖老先生者也。田師從之最久,自十三歲時,隨侍左右,克盡弟子之禮,故老先生之對於田師,愛之特甚,手法講演最多。老先生之妙,更超絕群倫,生平未嘗逢敵手,與人比較,從未傷人,凡與交手者,無不跌出數丈,心悅誠服者有之,羞慚嫉妒者有之,小人之流,明較不勝,乃使詭謀。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太極拳練拳三階段 張義敬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練拳三階段

《太極拳理傳真》 張義敬

此節言功夫之進程。

『由着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着熟爲初步功夫,不過求熟於法而已。所謂法者,在本身爲各部骨節筋腱之動作能相調協。在對角爲於彼來力之線路能確實辨認。所以此一步中,可謂重在應用力學之速

懂勁爲第二步功夫,由法之運用漸熟,至於習慣自如,使思念變成本能。在本身爲各部內外肌之調適,進於形氣之調適。在對角爲於來勁之線路,無須着意辨認,肌膚自有感覺,身體各部反射之機能,極爲靈敏。所以在此一步中,可謂重在神經反射之練習

神明爲第三步功夫,功夫至此,惟在調伏其心,養成定力,則精神可以控制外物,而他力無異我力。所以此步功夫全重精神修養。

三步功夫、每一步中,尚有若干節序,然未易細分,且各人之過程不同,故亦無從詳分。至於練成之時間,初步功夫,若不謬蹊徑,速者年餘,遲亦不過兩載。然自初步進入第二步,時之久暫,卽已難定。自第二步進入第三步,亦復難言。要能持之有恒,精進不懈,親近良師益友,常相講肄,則功至自悟。故曰,『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張彥原傳拳論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張彥原傳拳論

張彥(1723-1807),河南溫縣趙堡鎮人。是趙堡太極拳第五代掌門張宗禹的侄孫,繼承張宗禹為第六代掌門。威震山東,人稱“神手張彥”,是陳清平之師。

  • 五字妙訣
  • 撒放密訣
  •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九要論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九要論

清‧原作傑(清初形意拳家)

器上而通乎道,技精而入乎神,惟得天下之至正,秉天下之真精者,乃能窮神而入妙,察微而闡幽,形意之用器也,技也,形意之體道也,神也。器技常人可習,而至道神,大聖獨得而明。岳武穆精忠報國,至正至剛,其浩然之氣,誠霈然充塞於天地之間,故形意之精,非武穆不能道其詳,然全譜散失不可得而見,而豪芒流落只此九要論而已,吾儕服膺形意得以稍涉藩圉,獨賴此耳。此論九篇,理要而意精,詞詳而論辨,學者有志,朝夕漸摹,而一芥之細,可以參天,濫觴之流,泛為江海,九論雖約,未始不可通微,何莫造室升堂也。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太極拳說十要 楊澄甫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說十要 


楊澄甫口述 陳微明錄


一、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于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論勁(四) 陳炎林 發勁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四) 發勁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內容

  • 發勁的重要性
  • 各種發勁的類型
  • 發勁的整體注意事項
  • 傳承中的奇妙發勁故事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十三勢古拳譜原貌考證 李師融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十三勢”古拳譜原貌考證

 《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


(拾遺補正稿)

說明:本考證是以路迪民、趙幼斌之《太極拳經、論匯集》為基礎,略加補充而成。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補充的意見未必盡善。僅供參考,尚望方家指正。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論勁(三) 陳炎林:引勁 拿勁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三)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 引勁
  • 拿勁

 引勁

引勁即人不動而引其動,或人既動而引其入於己之路線是也。人僅知化勁、拿勁、發勁,而不知有此引勁,實則引勁處於化拿之間,而較化為難。蓋對方來勢不能隨己心欲,故必須用引勁以引之。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論勁(二) 陳炎林:沾黏勁 聽勁 懂勁 化勁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二)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 沾黏勁
  • 聽勁
  • 懂勁
  • 化勁

沾黏勁

即不丟之勁,主前進為太極拳中最需要之基本內勁,由推手而來。初練時,兩手不知所覺,猶如木棍,漸復由手而臂,而胸而背,以至周身皮膚逐漸生有感覺。有感覺始可沾黏,有沾黏始可將敵吸住為我所制。此種沾黏須由高明教師引領之,宛如蓄電池之過電。教師為一有電之發電機,學者為一無電之蓄電池,引領猶如過電。功成,則如發電機已將電過入於蓄電池中,嗣後蓄電池亦能單獨發電,俗稱餵勁。以其如慈母餵食于小孩,日久以後,小孩亦知自食方法。故練習此勁至相當程度後,皮膚上有似雲似霧之氣,如漆似膠,一遇敵手即不丟不離,非但兩手如此,周身皆然。其藝愈高者,氣愈厚而面積愈大,但此氣不能目睹,僅能自覺或使具有同樣功夫者互相感覺耳。故藝高之人于推手時,一搭手即知對方程度,其理即在彼此沾黏圓圈面積之大小也。此勁為練習太極拳推手中最重要者,初步必須練習,否則不能研究其他諸勁,此為初學者不可不注意也。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論勁(一) 陳炎林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論勁(一)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陳炎林


勁與力,在未學拳擊之時固無從分別,但已學拳擊不可不分析了然。嘗見學習武藝數年之久者仍莫明,所以殊屬憾事。須知,力由於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由於筋能發,且可達於四肢。力爲有形,勁則無形。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太極拳之腰腿 陳炎林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太極拳中腰腿的重要性和練習方法,並強調了腰腿在太極拳中的核心地位。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

  1. 腰腿的重要性

    • 所有拳術,不論何門何派,都強調腰腿的靈活性和穩實性。
    • 太極拳也不例外,腰腿是太極拳動作的基礎,對於拳術的發展至關重要。
  2. 練習方法

    • 初學者應先學習基礎的腰腿動作,如馬步站樁、川步站樁、蹬腿、採腿等。
    • 透過挪、握、擠、按等基礎單式的練習,逐步提高腰腿的協調性和力量。
  3. 踢腿的應用

    • 太極拳中有多種踢腿動作,但都不超過人肩部,以防止過度使用而被人制服。
    • 踢腿動作應與腰部動作協調,避免腰動腿不動或腿動腰不動的情況。
  4. 健康效益

    • 練習太極拳能夠調動腰部,激活命門,對健康有極大益處。
    • 命門位於兩腎之間,是人體強弱的關鍵,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可以強身健體。
  5. 命門的重要性

    • 文章引用了太極拳老譜,強調了命門在太極拳和人體健康中的重要性。
    • 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可以使命門火充足,對提高身體健康有顯著效果。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十要論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十要論(九要論)

原作清初形意拳原作傑

 一要論

從來散之必有其統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而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事有必然者。

且拳事之論亦甚繁矣,而要之千變萬化,無往非勢,即無往非氣,勢雖不類,而氣歸於一。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

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泰山;當時而動,如雷如崩,出乎爾而疾如閃電。且靜無不靜,表裏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並無抽扯遊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之也。若火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豈無所至而云乎?蓋氣以日積而有益,功以久練而方成。觀聖門一貫之傳,必俟多聞強識之後,豁然之境,不廢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盡,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部就班,循次而進,夫而後官骸肢節自有通貫上下表裏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於一氣而已

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

正本清源話忽雷---張滿宏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正本清源話忽雷

 文/張滿宏
(版主:本文約作於西元2000年)

       筆者于10年前,在《少林與太極》1990年第三期上,偶然看到美籍華人 徐紀 先生所寫的《千里不留行》的一段文章。 徐 先生在文中了記敍了自己滿懷希望來到故土,艱難尋訪忽雷架太極拳及傳人,而又未能如願,反而聽到了令其失望的忽雷架在大陸“已絕其傳”的消息。筆者閱 後被徐 先生不辭勞若千里尋訪探求民族文化的精神所感動。出於同門之交流和宣傳弘揚忽雷架之目的,撰寫了《太極奇葩----忽雷架》一文,發表于《少林與太極》1991年第一期上。首次對忽雷架作了簡要介紹。由此也取得了與 徐 先生的聯繫,並引來了 徐 先生于當年再次攜眾弟子組成“神州武術求真團”回故鄉尋根訪祖,海內外同門傳人歡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的一段佳話。

       拙文除了扼要介紹忽雷架特點與流傳情況外,還對忽雷架的淵源形成等作了概括說明。如實地寫道“忽雷架是清末的李景延先生在陳清平先生所傳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的一種獨特太極拳。文章發表後曾在同門傳人中廣泛傳閱,受到了大家的好評。記得《太極拳中之奇葩----忽雷架》的作者陳慶雷先生時在楊興靖先生家裏看到此文後,也未提出任何異議。不料隨後陳慶雷先生卻忽然在《少林與太極》1992年第五期上發表《太極忽雷架源說》一文,將忽雷架說成是“ 陳清萍先生根據太極拳的[纏勁]、[抖勁]、[閃勁]、[炸勁]等創作的一種綜合性架路”。文章實質上是對筆者李景延創編忽雷架之說的否定。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太極拳的迷航區:太極拳應該要斂臀還是泛臀?尾閭前捲還是後翻?Pelvis: The Key to Stability and Tai Chi Mastery.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的迷航區:太極拳應該要斂臀還是泛臀?尾閭前捲還是後翻?

Pelvis: The Key to Stability and Tai Chi Mastery.

太極拳被譽為「國粹」,在現代被視為一種健身運動,具有調節身心和養生的功效。然而,對於許多初學者來說,太極拳的內容十分繁雜,特別是在身體的動作和力量的運用方面,讓人感到迷惘。這裡,我們將聚焦於太極拳中骨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地調節骨盆。

劉雲樵宗師武學心傳 六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劉雲樵宗師武學心傅  六

三催

催之前必有領,手領身催,上節領·中節隨·根節催;收時反之,身收手隨,能催才有寸勁。

領加催則如「印」,如蓋印章,此為寸勁、暗勁也。

意氣力亦為三催,然層次自有差別。頭手足為三尖,三點亦須齊到,如

此才有整勁也。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初學太極拳練法述要 李遜之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初學太極拳練法述要》李遜之

始涉走架行功之術,首當以諸款身法律之。身法訣度,勢勢旨要,均有矩。可預擇母勢往復體認,緩慢以悟精准,進而逐勢度規依法,精心揣摩之。勿顧此失彼,忌遣用拙力。務必兩足成不丁不八之式,步幅以自然伸落為度,出手以高不過眼遠不出足為限。目的神領,目達手至,目隨手運。意驅足移,勁起於腳,上運至手,虛實聽命於腰。腰為樞紐,腰脊連聯,上繫肩臂,下接胯腿。腰活如車軸,脊竪如枰準。腰不活,身僵勁滯,脊不竪,技無成日。

次謀勢架順遂輕靈,腳手相隨,周身一家焉。夫何以周身一家?始基乃外、內三合耳。外三合者,手足、肘膝、肩胯是也。內三合者,神意、意氣、氣力三合之謂也。外、內三合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累積至此,能入神氣鼓盪、陰陽相濟、內外渾一之境,則周身一家得矣。

倘至臻於斯,復求不丟不頂,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打手之法,則易如反掌焉。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我的「趙堡」之旅----陳逸民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我的「趙堡」之旅--陳逸民 一九九一年秋天,我從中油提早退休,束裝前往號稱少林、太極的發源地—中國大陸河南省。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到河南省溫縣趙堡鎮(ps陳家溝是趙堡鎮下的一個村—陳溝村)訪問尋根,因為趙堡太極拳的祖師陳清萍,當年就是在此定居、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