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王宗岳蔣發考辨--兼與康戈武先生商確
作者:路迪民 09-12-15 來源:武當雜誌
2007年,是太極拳史研究相對活躍的一年,其表現,一是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康戈武先生在杭州第五屆楊式太極拳名家傳人學術研討會上做了發言,駁斥楊家的傳統說法,並把發言整理在《中華武術》發表(下稱《發言》),《中華武術》還為此開闢了「太極拳源流考據」專欄;二是河南溫縣被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康戈武先生還在《中華武術》發表了《解讀「溫縣被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下稱《解讀》)。這是多年來少見的官方權威人士對太極拳源流的論述和爭辯。筆者認真拜讀了康先生的文章,並且十分關注「太極拳源流考據」的開展,可惜一年多來,未見《中華武術》發表更多成果。筆者已經就此在《武當》發表了一些看法,茲就王宗岳、蔣發的時代和地位問題繼續研討,誠望方家指正。
兩個王宗岳和兩個蔣發
在現存的各種史料中,有兩個王宗岳和兩個蔣發。一個是楊式太極拳流傳的乾隆時代的王宗岳和蔣發;一個是趙堡太極拳流傳的明末清初的王宗岳和蔣發。實際上,還有第三個王宗岳,就是一些傳人或學者把《王征南墓誌銘》中提到的陝西那個內家拳傳人「王宗」誤認成的「王宗岳」。楊氏所傳,說張三丰所創的太極拳,數傳至王宗岳,王傳蔣發,蔣傳陳長興,陳傳楊祿禪。按照陳長興(1771~1853)楊祿禪(1799~1874)的時代,王宗岳蔣發當屬清朝乾隆(1736~1795)嘉慶(1796~1820)時期的人。比較重要的記載如下:
楊健侯的弟子許禹生1921年所著《太極拳勢圖解》,其中說「其北派所傳者,由王宗岳傳河南蔣發,蔣發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長興……時有楊露禪先生福魁者,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人,聞其名,因與同裡李伯魁共往師焉……(陳長興)見楊之勤學,遂盡傳其秘。」
楊澄甫先師1934年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也說:「陳長師,乃蔣先生發唯一之弟子。」
1934年,《北平實報》載有王矯宇訪問記一篇。王矯宇是楊班侯的弟子,時年80,楊祿禪去世時有20歲。他說:「本人曾聞之楊祿禪先生……王宗岳先生因呼蔣發為禿小子,致激起蔣發之大怒,於盛怒之下,與王宗岳較,結果被王宗岳擊出十丈以外者凡三次。至此,始知王宗岳為非常人,急奔至王宗岳先生之前跪地呼師父,求收為弟子。懺悔叩首,至於出血。王宗岳先生察其意誠,始允收為同門。」此話的武功情節雖有誇張,但不失為楊式太極拳源流之說的直接見證。徐震先生在《太極拳考信錄》中論及此事時也說:「王矯宇必述露蟬之說。露蟬此說,當為傳述陳溝舊聞,而過甚其辭耳……奇蹟雖誕,其武技為人所尊崇,則事實也。此足為太極拳由王傳陳之明證。」
楊少侯的弟子吳圖南,在其《太極拳之研究》中也敘述了陳長興向蔣發學拳的過程,並且說他早在1917年就訪問過陳家溝,親自見到《陳氏太極拳圖說》的作者陳鑫。吳圖南轉述陳鑫話說,「他們陳家是世傳練炮捶的,屬於少林拳。據說他們家習傳炮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村裡人管他們叫炮捶陳家」,太極拳是陳長興向蔣發學來的。「陳鑫說陳家溝陳氏族人聽說陳長興拜蔣發為老師學太極拳,認為是炮捶陳家的恥辱,因此從此不准陳長興再教炮捶」。
楊家關於王宗岳、蔣發的時代說,還有兩種資料可以佐證:
其一,是陳家《文修堂本》中插入的陳鑫一篇短文。因為陳家溝有人說蔣發是陳王廷的老師,陳鑫糾正說:「陳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在明初已有大名,非蔣氏所教……陳奏廷(按即陳王廷)明時人,蔣把拾乾隆間人,何得妄為指說……嗣後決不可言陳氏拳法傳於蔣氏。」(原文見徐震著《太極拳考信錄》,《文修堂本》是陳子明給徐震提供的資料)這裡的「蔣把拾」就是指蔣發,「把拾」或「把式」,是對行家裡手的俗稱。陳鑫說蔣發為乾隆時人,也和他當年給吳圖南的敘述相吻合。
其二,是唐豪顧留馨的考證。在唐豪所得「廠本拳經」中,有《陰符槍譜序》和《陰符槍總訣》,記載了「山右王先生」所創的「陰符槍」,因其原理與太極拳理論吻合,且與《太極拳經》合抄在一起,他們認為「山右王先生」就是《太極拳經》的作者「山右王宗岳」。從《陰符槍譜序》可知,王宗岳晚年於河南洛陽、開封設館教書,乾隆六十年(1795)尚健在。(見唐豪《太極拳宗師王宗岳考》及顧留馨《太極拳術》)唐豪說,這種看法「在另外沒有找到別的新證據修正此說之前,大概不算十分武斷吧」。這和楊家的說法也是一致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王征南墓誌銘》中提到了內家拳傳人「王宗」,一些人就把王宗誤認成王宗岳,也就是筆者說的第三個王宗岳。顯然,這個王宗岳是不存在的。那麼,能否因為這個誤解就否定乾隆王宗岳的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正因為有了乾隆王宗岳,才使人們把「王宗」誤認為「王宗岳」。乾隆王宗岳主要是口傳,缺乏記載,一些學者在尋找文字資料時,就很容易造成上述誤解。沒有乾隆王宗岳,人們怎能無端給「王宗」的名字後面加個「岳」字呢?
第二,乾隆王宗岳和誤解的王宗岳往往並存,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就有這種情況。書中談及張三丰和內家拳時,說「元世祖時,有西安人王宗岳,得其真傳,名聞海內,著有《太極拳論》、《太極拳解》、《行工心解》、《打手歌》、《總勢歌》等。溫州陳同曾多從學藝。」這裡就把王宗誤解為王宗岳,但它顯然和同一頁的「其北派所傳者,由王宗岳傳河南蔣發,蔣發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長興」有矛盾,因為「元世祖時」的王宗岳不可能是乾隆時代的蔣發的師傅,說明許禹生在誤解的同時,並沒有放棄楊家的說法。沒有任何資料證明內家拳的「王宗」著有《太極拳論》,那就只能用著有《太極拳論》的王宗岳來否定誤解的王宗岳,而不是相反。
鄭曼青先生協助楊澄甫先師整理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對王宗岳的時代也有誤解,採用了《明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標題。這個「明」字,在許禹生、陳微明的著作以及楊澄甫的《太極拳使用法》中都不存在,當為鄭曼青所誤加。
楊式太極拳流傳已有170多年,傳聞的差異和研究中的個別失誤在所難免。但我們可以通過全面分析加以辨別,個別的失誤是可以澄清的。
關於第二個王宗岳蔣發的記載,見於趙堡太極拳有關著述。
趙堡太極拳傳人杜元化在其《太極拳正宗》中說:「余先師蔣老夫子,原籍懷慶溫縣人也。生於大明萬曆二年……至二十二歲學拳於山西太原府太谷縣王老夫子林楨。」並記述了趙堡太極拳的傳承關係:蔣發—邢喜懷—張楚臣—陳敬伯—張宗禹—張彥—陳清平等。其中的「蔣老夫子」,後文亦稱蔣發,但是沒有把王林楨稱王宗岳。當代其他趙堡太極拳主要傳人的著作均持此說,且把王林楨亦稱王宗岳。
1998年,陝西王震川向《武當》副主編譚大江先生獻出一個《太極秘術》殘本,是趙堡太極拳第四代傳人王柏青所輯。其中有收藏者劉鳳梧於民國六年寫的《序》和王柏青於雍正六年(1728)寫的《原序》。《原序》稱:「余從師於溫州張楚臣……秘而習之已歷四十餘載。」還有邢喜懷、張楚臣、王柏青的幾篇練功體會。由此不但證明了趙堡太極拳的傳承關係,也可推斷蔣發是明末清初人。
此外,在陳家溝也流傳著一個與陳王廷同時代的「蔣姓僕」,或稱「蔣發」,且有「畫像」為證。其時代與趙堡之說基本吻合,也可作為趙堡之說的佐證。
從上述情況看出,楊家和趙堡傳人對王宗岳蔣發的時代說法不同,但其各自的說法基本是一致的、清楚的。楊家雖然有人將王宗誤解為王宗岳,但無蔣發生於明萬曆二年之說;趙堡傳人亦無王宗岳蔣發為乾隆時代之說。對於這兩種不同說法,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呢?
1+1≠1
是否在不同的太極拳流派出現了兩個姓名相同而時代不同的傳人,就一定非此即彼,必須否定一個呢?筆者不以為然。兩種說法,各有其據,從嚴格的考證角度講,對任何一種說法的否定,都得有具體的否定理由。在沒有充分證據否定某種說法之前,我覺得還是尊重各自的說法為好,否則容易造成冤假錯案。筆者作為楊式太極拳傳人,在《楊氏太極拳正宗》和《楊式太極拳三譜匯真》中,都尊重老師的意見和楊家祖傳說法,持王宗岳—蔣發—陳長興—楊祿禪的傳遞關係。但我為趙增福先生整理的《武當趙堡大架太極拳》一書,則尊重作者和趙堡傳人的意見(整理前言中有聲明),把王宗岳蔣發作為明代人。徐震先生在《太極拳考信錄》(1937年)中,專門寫了「蔣僕蔣發考」一節,認為蔣僕和蔣發是兩個人,前者為明時人,後者為乾隆時人。他說,陳子明認為與陳王廷畫像旁持刀侍立者「即善走之蔣姓僕,或雲即是蔣發,是子明以蔣僕與蔣發為一人也。陳鑫謂『陳王廷明時人,蔣把拾乾隆間人,何得妄為指說,陳氏之拳,傳於蔣氏。』是陳鑫謂蔣發即蔣把拾,非蔣姓僕也。據楊氏所傳說,王宗岳傳蔣發,蔣發傳陳長興,與陳鑫所言乾隆年間有一蔣把拾,其時正合。然則乾隆年間必有一蔣姓拳師,曾至陳家溝有所指授,與陳家溝之蔣僕,為兩人。」這種分析,是謹慎而合理的。
在不同流派太極拳傳人中有兩個同名而不同時代的人,說來有點奇怪,但也不能排除其偶然性。天下重名重姓的人太多了,三國的諸葛亮就有兩個,當前我國叫「張偉」的有29萬,叫「王偉」的28萬。王宗岳、蔣發這兩個名字都很平常,如果在公安局查,肯定很多。所以「非此即彼」的看法沒有道理,1+1≠1,因為這兩個「1」確實不一樣。
中國太極拳的兩大總系
這是筆者多年來萌生的一個總體看法,即中國的太極拳可以分為兩大總系。對太極拳有一定瞭解的人都會發現,從拳架名稱和整體結構上看,當代太極拳主要流派中,楊式、吳式、武式、孫式是基本一致的;陳式和趙堡是基本一致的。究其原因,正是由於兩個蔣發的傳承所致。楊式太極拳源於乾隆的蔣發;吳式太極拳直接源於楊式;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首先從學於楊祿禪,後又從學於陳清平,然其拳架除了將攬雀尾改為懶扎衣之外,基本保持了楊式名稱順序;孫式太極拳直接源於武式。故此四派屬於一個總系。趙堡太極源於明末的蔣發,按照趙堡傳人的一種說法,是蔣發把太極拳同時傳給了趙堡的邢喜懷和陳家溝的陳王廷,故其二者為一總系。由於陳家受到世傳炮捶的影響(陳式第二路仍叫炮捶),只是在太極拳風格上與趙堡太極有顯著差別。唐豪顧留馨硬把趙堡太極說成「陳式新架」,正是因為二者拳架結構一致。所以在「拳架結構上」的兩大總系之說,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解釋不同而已。
兩個蔣發傳承兩大總系之說,非常明確地解釋了楊式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的顯著差別,因為楊式太極拳源自乾隆的蔣發和陳長興,與陳式太極拳不是一個總系,沒有淵源關係。這種顯著差別,也是陳王廷創拳說的一大障礙。為了把楊式太極拳納入陳式源流,唐豪顧留馨就給楊祿禪戴上了「改革簡化陳式老架」的桂冠,康戈武先生在《發言》中乾脆說:「楊式太極拳的形成,起自楊露禪創編出與陳氏原傳動作和拳架不同的套路,因此,完全可以說楊式太極拳發源於永年,創始於楊露禪。」筆者以為,這種解釋無論從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講不通的。
第一,楊式太極拳沒有陳氏「原傳」套路的痕跡。無論改革或是創編,總要有個演變過程,而楊式太極拳的拳架名稱和結構從面世開始就沒有陳式「原傳」套路的痕跡。僅此一條,就可斷定「改革簡化」之說純係空穴來風。
第二,楊祿禪沒有重新創編套路的必要。眾所周知,楊祿禪在陳家溝學拳的後期,已經無敵於陳氏族人,後在永年、北京,終獲「楊無敵」之美稱。什麼樣的拳架和套路最好,打得贏,無人能敵,就是好拳,何須重新創編?既無重新創編之必要,所謂「原傳動作」就自然成為空中樓閣。
第三,「適應健身需要」純粹是一種藉口。康戈武先生《發言》中說,楊祿禪「為了適應清朝『玉體不動』的顯貴達官和體弱年邁者的體質,擴大傳習範圍,適應保健需要,刪改陳式老架中的發勁、跳躍和難度較高的動作,創編成一套架勢寬舒、動作圓潤的『綿拳』套路。」此說難於成立。首先,楊祿禪剛剛進京到小府張家演練時,就自稱「沾綿拳」,並且因此受到慢待(有多種楊式著作記述),何須為「顯貴達官」再創一個綿拳?其次,楊祿禪其所以被邀請到旗營或王府教拳,不是因他善於保健,正因為他是「楊無敵」。從學者不但有王爺,還有王府的管家護衛,他們可不是「玉體不動」的人。就說保健吧,連「僅能練三分鐘就需坐下休息」的江青,也堅決不學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一定要學楊式老套路(見《顧留馨自述》,《武魂》2005年第10期),難道清朝王爺允許楊祿禪把真功夫藏下,只傳授健身套路嗎?事實上,目前知道的楊祿禪和楊班侯在京傳人,如王蘭亭、富周、凌山、全佑、萬春等,都是武功超群的大師,難道是改革簡化和適應健身的結果嗎?
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靜自然,輕靈沉穩,是楊式太極拳架的固有特點,舍此不能獲得健身祛病之效,也不能獲得剛柔相濟之功。「極柔即剛極虛靈」的道理,唐豪顧留馨和康戈武先生不會不清楚,為何要用「改革簡化」和「適應健身需要」的詞語,給楊式太極拳塗抹上一層淺薄的色彩呢?除了給陳王廷創拳說製造藉口,不可能再有別的解釋。
1+1≠0
更為新鮮的是,康戈武先生在其《發言》和《解讀》中,把王宗岳和蔣發的存在也否定了。記得康先生在杭州發言的原話是「他們連王宗岳、蔣發的時代都沒有搞清楚……」。在《中華武術》發表的《發言》整理稿中,對於蔣發,他說:「在持張三丰創太極拳說的文章中,蔣發是趙堡太極拳的早期傳人。問題是蔣發的生存年代,他們有兩說。一說生存於明朝末年;一個是清朝乾隆時人。同為一人,卻被說成是相差上百年的人,已讓人感到難以相信。而持此說者,還說『楊祿禪(露禪)所傳,是陳長興向蔣發學的太極拳』(見本次會議《文稿彙編》首文《太極拳源流爭論因果新探》)」若將當今陳氏、趙堡、楊氏太極拳的架勢「一一進行對照,能直觀地看出:同樣被持此說者認定的傳自蔣發的趙堡太極拳的練法不同於楊氏太極拳練法,而是近於陳氏太極拳練法?這一點,足以證實所謂蔣發傳張三丰太極拳給溫縣趙堡鎮人和陳家溝陳長興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這一段話,實在叫人啼笑皆非。第一句話就與事實不符。在楊式太極拳傳人關於張三丰創拳說的文章中,哪一篇文章說「蔣發是趙堡太極拳的早期傳人」?沒有!楊家認定的是乾隆的蔣發。接著的敘述更奇特:「蔣發的生存年代,他們有兩說」。「他們」都是誰?哪個人在哪本書把同一個蔣發說成相差上百年的人?也沒有!楊家和趙堡認定的是不同時代的蔣發。康先生連這樣一個基本事實都沒有搞清楚,就把所有持張三丰創拳說的「他們」都一鍋煮了,恐怕只能說明自己的草率和武斷吧!
再往後,是對「持此說者,還說『楊祿禪所傳,是陳長興向蔣發學的太極拳』」的駁斥。筆者就是這一段引文的作者,但我並沒有認為同一個蔣發相差上百年,何為「持此說者」?我也沒有在文章中說「蔣發是趙堡太極拳的早期傳人」(但我尊重趙堡之說,這是令一碼事),所以也用不上「還說」二字。那麼,康先生自己硬把兩個蔣發合而為一,去「證實所謂蔣發傳張三丰太極拳給溫縣趙堡鎮人和陳家溝陳長興的說法是不可信的」,也就毫無意義了。
對於王宗岳,康先生依然認為「也像蔣發生存年代一樣有兩說。一說生存於明朝末年,一個是清朝乾隆時人」。並且虛擬了一個「認為張三丰太極拳是經王宗岳中轉才傳到趙堡鎮和陳家溝」的「持此說著」,然後對空射擊。其謬誤昭然,不必再作分析了。這樣一來,無論王宗岳或蔣發,都與趙堡鎮和陳家溝無關了。康先生在文章中沒有承認任何一個蔣發的存在,他在《解讀》中進一步把王宗岳的存在也否定了,1+1=0,乾淨利落。可惜這種簡單草率的做法,和實際情況對不上號,還是把別人的文章稍微仔細看看再發議論為好。
康先生這種考證方法,同樣體現在對張三丰的論述上。他在《發言》中說:「宋徽宗時已能『單丁殺賊百餘』的張三峰,成了明朝的張三丰,中間跨越了一個元朝,很難讓人相信。」殊不知,北宋的張三峰,是內家拳認定的祖師,元明的張三丰,是多數太極拳傳人認定的祖師。在武術界和學術界,有的持北宋說(如金一明、凌善清、曹元華、孟乃昌),有的持元明說(如許禹生、陳微明、楊澄甫、孫祿堂、黃兆漢,以及《張三丰全集》中的敘述),有的認為有北宋和元明兩個張三丰(如《辭源》、《中國人名大辭典》、李養正、陳攖寧等)。其中持元明說者,又有「宋末時人」「元季儒者」「明代」等不同提法。按《張三丰全集》點校者方春陽的說法:「張三丰生於宋,仕於元,行道於明,故稱宋,稱元,稱明都可以」。但是,又有哪一個人在哪本書說「宋徽宗時」的張三峰「成了明朝的張三丰」?也沒有。只能說明康先生自己沒有搞清各種史料的差別而已。
「走出傳說」,值得商榷
康戈武先生在《發言》的第三部分,用了「腳踏實地,走出傳說,尊重武術遺產的創始人和傳承人」的標題。這裡把「走出傳說」作為一個口號,值得商榷。什麼叫「傳說」?《辭海》的解釋是「指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蹟的記述和評價。」而《辭海》的「史料」定義是:「研究和編纂歷史所用的資料。主要來源有:實物的(如考古遺蹟、遺物)、文字的(如銘刻、文書與著述)和口傳的(如民間詩歌、傳說)。」這就是說,「傳說」是研究歷史的一種重要史料。實際上,多數「文字的」史料也是由口傳而來。中華武術,自古就有秘傳習俗,且因習武者多不善文,記述很少,故應更加重視傳說的作用。對於傳說,當然要作分析,要實事求是地分辨真偽,而康先生「走出傳說」的口號,實則是對「傳說」的排斥態度。例如:
康先生在《發言》中說:「有文章認為,《王征南墓誌銘》出自明清之際大儒黃宗羲,所記應是『事實』。然而,黃宗羲在文中明白地寫著『高辰四狀其行,求予志之』。《寧波府志‧張松溪》中寫道:『張松溪,……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峰。』顯然,尊張三峰為內家拳始祖,是張松溪、高辰四等內家傳人的『自言』……因此,很難相信,所記關於張三丰的傳說是『事實』。」這就是說,即便同一件事有兩個不同記載的「自言」,都不能算是「事實」,這就是康先生的「走出傳說」。
「自言」是什麼?就是親自說的,考證學稱其為「第一手資料」。若把一切自言都排除在外,那就不會有中國武術史了。「挖掘整理」,豈不是一句空話!如果自言不算數,關於陳王廷創拳的一切「事實」,哪有一點一滴的歷史記載?請看唐豪在陳家溝「考證」的來源:「1930~1931年冬末春初,予居陳溝陳承五家月餘,調查太極拳歷史,始備悉其詳……以上除德瑚官階由族譜考得,余則承五親述。」(見唐豪顧留馨《太極拳研究》)唐豪跟陳承五睡了幾天,就以「親述」而「備悉其詳」,難道「親述」不是「自言」,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顯然,康先生「走出傳說」的口號,只是一個掩埋事實的工具而已。然而,歷史考證確有「走出傳說」的事,它是指通過新的發現,對某種傳說的證實或修正,而不是排斥。例如,中國歷史把夏代以前稱為「傳說時代」,近年在湖南寧遠九嶷山發現的一處古遺址,經考古發掘證實為年代最早的舜帝陵廟,進一步證實了《史記》中關於舜帝與九嶷山關係記載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瀟湘晨報》的報導標題就是《「五帝」歷史走出傳說》。如果把楊家和趙堡關於張三丰創拳的說法稱為「傳說」,那麼,黃宗羲《王征南墓誌銘》和《寧波府志》的發現,難道不可以認為是「走出傳說」,作為張三丰創拳說的新證據嗎?
王宗岳是近代太極拳的開拓者
康戈武先生在《解讀》中提出一個論斷:「王宗岳是位查無其人的託名符號」, 這是前人未曾有過的看法,可謂批判張三丰創拳說的「最新成果」。然而他依然忽略或有意迴避了一些重要史料,並不能解釋與王宗岳有關的諸多問題。
王宗岳名字的出現,據筆者所知,最少有以下幾個渠道:
第一,當屬楊家的傳說和記載。楊家的祖傳說法,不是靠別人「考證」賦予的,王矯宇就親自聽到過楊祿禪講述王宗岳收蔣發為徒的故事,《北平實報》的訪問記就是「記載」。許禹生、陳微明、楊澄甫的書都有記載。這比陳王廷創拳說屬於外人「考證」得來要可靠得多。如果硬要說楊家的傳說和記載是錯誤的,你得講出個道理來。是楊祿禪數典忘祖,出賣陳王廷,編造了一個師爺蔣發和師爺之師王宗岳嗎?有何證據?楊祿禪為什麼這樣做?這對楊家有何好處?否則,楊氏傳人能夠欺師滅祖地認為楊祿禪是數典忘祖嗎?
第二,是趙堡太極拳的傳說。趙堡太極拳有蔣發以下的明確傳承順序,蔣發之師,在杜元化《太極拳正宗》中稱王林楨,其他著作將王林楨亦稱王宗岳。西安侯春秀先生(1904~1985),是趙堡太極拳第七代傳人張應昌的後傳弟子。張應昌是張彥之子、陳清平的師弟,其傳授與和家無關(和兆元是陳清平弟子),也與杜元化無關(杜元化從學於陳清平再傳弟子任長春)。筆者早年得到侯春秀弟子傳抄的「武當趙堡太極拳源流」,稱「祖師:張三丰,宗師:王宗岳(林真)」,後面是蔣法(發)—邢西懷—張初臣—陳敬柏—張宗雨—張彥—張應昌、陳清平等。其中一些字的寫法與杜元化不同,如把「蔣發」寫成「蔣法(發)」,「邢喜懷」寫成「邢西懷」,「張楚臣」寫成「張初臣」,「張宗禹」寫成「張宗雨」。這顯然和杜元化所傳是兩個相似而互補的記載。其中的宗師是「王宗岳」,只把「林真」作為王宗岳的別名,說明「王宗岳」和「王林楨」是趙堡傳人早就知道的同一個人。康戈武先生在《解讀》中認為杜元化的書中有「王林楨」而沒有「王宗岳」之名,就斷定「『山右王宗岳』再次失去了實際存在的可能」,只能說明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罷了。
第三,是李亦畬《太極拳小序》中「王宗岳論詳且盡矣」的記載。李亦畬的記述,必來自武禹襄,而武禹襄所聞,從楊家、趙堡,或舞陽鹽店都可能得到。康戈武先生對王宗岳的出現,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有兩說。他先認為姚繼祖在《武氏太極拳全書》所載的李亦畬《探太極拳之源》,「是讀聊齋李超武技傳後……把王漁洋原文中的『關中人王宗』,寫成了『關中人王宗岳』」。後面又根據姚繼祖「文存」中武秋瀛為《太極拳論》寫的《跋》:「右論不知創自何人」,認為「山右王宗岳僅僅是出自武禹襄一人之口的人名符號」。到底是武禹襄作假,還是李亦畬附會?康先生也是一筆糊塗賬。那麼,楊家、趙堡、吳式、孫式太極拳傳人,包括唐豪顧留馨,是否都昏了頭,去盲從武禹襄和李亦畬的造假呢?
再說,李亦畬《探太極拳之源》和武秋瀛為《太極拳論》寫的《跋》,都是姚繼祖前些年才說的。筆者問過李亦畬的曾孫李光藩先生,他否認李亦畬《探太極拳之源》和武秋瀛《跋》在李家的流傳。若有,李亦畬必然寫在「老三本」中,李福蔭、李懷蔭及武禹襄之孫武延緒也必然收入1935年的《李氏太極拳譜》中,但是都沒有。李光藩先生說,李亦畬的小序是寫給李氏後人看的,不涉及爭論。若要造假,為何不把《太極拳論》的作者加到自己頭上?徐震在《太極拳考信錄》中,也充分肯定李亦畬《太極拳小序》中「王宗岳論詳且盡矣」的記載。他說:「武氏之學,出於陳氏,李氏既不諱言,寧需無端引王宗岳以自重。既不需引王宗岳以自重,自無偽造授受以欺人之理。然則謂王宗岳後傳陳家溝者,可為實錄矣。」
第四,是唐豪發現的《廠本拳經》。此本雖然發現較晚,但屬於乾隆抄本,其中太極拳經的標題就是「先師張三丰王宗岳傳留太極十三勢論」(見唐豪《太極拳宗師王宗岳考》中的照片)。有人懷疑《廠本拳經》的真實性,筆者以為,這本書在考證王宗岳的同時,也是張三丰創拳說的證明,這是唐豪不希望的。而唐豪保留了全部原文,說明唐豪造假的可能性不存在。唐豪只是根據《廠本拳經》中的《陰符槍譜序》斷定「山右王先生」就是「山右王宗岳」,康先生卻用王宗岳「是明代人」的說法否定了唐豪的考證,而《廠本拳經》中「先師張三丰王宗岳傳留太極十三勢論」的標題,又該如何否定呢?
綜上所述,王宗岳是無法否定、確實存在的太極拳大師。楊家和趙堡所說的兩個王宗岳的傳承關係都很清楚。無論按楊家或趙堡之說,王宗岳都是近代太極拳的開拓者。如果把張三丰及其以前的韓拱月、許宣平、李道子所傳稱為太極拳的「傳說階段」,則有清以來的太極拳,就是有連續記載的發展階段。當然,《太極拳經》的作者只能是一個王宗岳,但是由於人名相同,傳說亦有混同,只要大家都承認著有太極拳經的王宗岳,具體細節就是次要問題了。
順便說說,近幾年來,河南博愛縣唐村又出現了一個王宗岳,說是唐村李氏第十二世李鶴林(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五日出生)的弟子。李鶴林七十八歲生日時有人贈「武元傑弟」匾一塊,「據村民回憶」,匾上的署名是「弟子王宗岳」,但是匾牌毀於「文革」。溫縣有人將其作為唐豪考證的佐證,博愛有人又有爭奪太極拳發明地之意。筆者不想對此作出任何評論。
一個費解的「解讀」
提到河南溫縣被命名為「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並由中國武術協會為其掛牌,使人不禁想起「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埋了三百兩銀子,反要插上「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牌子。隔壁張三偷了,又換上「隔壁張三沒有拿」的牌子。河南溫縣的「太極拳發源地」,不正因為愈來愈多的遭到駁斥,才要命名、掛牌,還得「解讀」嗎?而康先生的權威性《解讀》,倒使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這塊牌子到底有多大價值!首先,作為對「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解讀,卻沒有拿出一條「太極拳發源」的證據。為什麼《陳氏家譜》中根本沒有「太極拳」的字樣?為什麼直到《陳氏太極拳圖說》的出版,陳氏族人也未提出陳家創太極拳,反而把《杜育萬述蔣發授山西師傳歌訣》作為附錄?《陳氏家譜》中陳王廷「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的「旁註」,是否可靠?如果可靠,為何是「旁註」?而且一直注到二十世紀的陳鑫兄弟,後面還有「森批」二字?陳王廷的長短句「悶來時造拳」,出現在陳鑫所寫的《陳氏家乘》中,有何理由證明這是陳王廷幾百年前的原作?陳氏《文修堂本》只記載了五套「捶」,沒有太極拳;《兩儀堂本》才把「頭套捶」亦稱太極拳或十三勢,而唐豪顧留馨說陳氏拳有「五套十三勢」,算不算欺騙?所有這些關乎陳氏創拳的重要問題,康先生哪有一點一滴的「解讀」?
其次,康先生「謹取各式太極拳傳人的文據為憑」,證明「現傳各式太極拳皆溯源至河南省溫縣」,但他只敘述了各式太極拳自溫縣之後的「流」,而迴避了各派所述的太極拳之「源」。比如在敘述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文據」時,都引用了李亦畬的《太極拳小序》,但都從原文中摘取拼湊了這樣一句話:「我郡楊某從『河南陳家溝陳姓』學太極拳」。而李亦畬的原文是:「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後傳至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我郡南關楊某,愛而往學焉……」康先生顛倒順序,改變原文的做法,實難掩人耳目。對於趙堡太極拳,康先生乾脆排除在外,改用了新近樹立起來的「和式」太極拳。試問,除了陳式和「和式」之外,楊式、吳式、武式、郝式、孫式、李式太極拳,哪一個主要傳人的「文據」認為太極拳創自陳家溝?沒有!黃河經河南省流到山東出海,能否說黃河發源於河南?
康先生自然明白,迴避「源」的論述,只敘述溫縣之後的「流」,實屬空談。於是他還要「截流」,截流的著眼點就是否認王宗岳蔣發的存在。截流的工具,就是「1+1=0」和「走出傳說」「查無史據」等。如果說發展,康先生在這一點比唐豪顧留馨多了一點技巧。可惜這些技巧,談不上真正的學術考證。《解讀》難解,也好解,「弄巧成拙,原來如此」而已。
最後,筆者想說一句話:太極拳源流的爭論,也許還要長期進行下去,但是,即便再來一次「焚書坑儒」或「焚書坑道」,張三丰、王宗岳、蔣發的名字,也不會從中國太極拳的歷史中被抹掉。
版主按:路迪民先生一文,綜合了各家之言,並尊重各家說法,為各家的說法找出一個折衷點。然而個人認為,資料交差比對,兼參考當地文獻資料,把太極拳各家所傳資料去蕪存菁,才能得到一個完整、正確的太極拳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