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如何理解太極--看「圈」與看拳
「要想拳練好,必把圈練小」,在各家太極拳練習中裡,也一直強調練拳要從大圈到中圈,再到小圈,進而無圈的各個晉級階段。既然是個「圈」,總要有個中心或者叫做圓心。一般來說,太極拳以丹田為中心。習練太極拳之初,往往對丹田沒有直接的體會和感知,那不妨先以腰胯為運動的中心,很多太極拳教練都是這樣教導初學者。
太極拳也有講「主宰於腰」。但以腰胯為中心僅僅是一個過程,最終還是要體悟到丹田。因為腰胯屬於有形有相的身體部位,過於執著於以腰胯為中心難免為形所累,難以進一步體會太極拳的奧秘。而丹田是無形無相的一種體悟,則能夠較少受身體的局限。
前面講了圈的中心,再講圈的大小。初學者看拳,往往看拳的發勁,看震腳,是否剛猛,是否整合,發勁是否給人以摧枯拉朽的震懾。但隨著所學、所練的深入,應該進一步看圈。發勁屬於練拳之後的具體應用,屬於結果,圈的大小才更能看出拳的內涵和所處階段。這也要自身有所體會才容易理解和感悟,才能夠看得出來高手的精妙之處。
否則,雖然是覺得對方的拳架好、功力深,但具體好在哪裡、深在何處,無從得知。看過了之後就忘了,一無所得。更有甚者,看過之後真正的內涵沒學到,僅僅學到了皮毛和花哨,自己打起拳來也總是在細枝末節上玩花樣,看似好看,實則用處不大。
所以,太極拳也分為表演架和功夫架。練習表演架為了給別人看,尤其是給外行人看,為了讓人看了覺得熱鬧、漂亮;自己平時則練習功夫架,更容易體會太極拳的內涵,以及自身健康、功力、修為的真實受用。
通過丹田為核心的太極拳練習,大圈也好,中圈小圈也好,並不是週身練出簡單整體的一個圈——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僅剩下一個大圈了。如何把圈練小?太極拳的中圈、小圈是通過練拳過程中,身體各個部位和丹田的充分協調,進而毫無滯礙的達到一個整體,也就是丹田與身體乃至手腳等各個部位的貫通,貫通直至身體末端的甚至一個指節、一處皮膚。
從丹田可以催動身體各個部位,也可以從身體各個部位反過來圍繞丹田旋轉。所以太極拳裡有「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即是練拳圈小到極致的「無」圈狀態。
圈的大小說起來容易,看起來不容易,練起來就更加不容易。人往往欣賞眼光要高於實際動手能力,所謂「眼高手低」,所以看得出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拳。練拳走大圈的人,看別人是中圈,能夠感覺到對方水平明顯高於自己,進一步看到有人走的是小圈甚至無圈,怎樣把圈練小,這關鍵還在於腰胯的虛實轉換上,腰胯的虛實轉換要快、要靈才能做到自身整體的小圈,而後俞練俞精終成大器!雖然知道對方水平更高,名氣更大,反而茫然了。因為對方拳好在哪裡、水平高在何處,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學不來,也得不到自身受用。
所以,學拳過程中要多看、多思考、多練。我們往往看別人拳練的好,看過一遍自己也渾身舒泰,也是自己在看的過程中和習練者進行了互動,不知不覺之間獲益。
但光看還不夠,還要多練!
From: 2017-04-29.張隨勝忽雷太極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