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對《宋書銘傳拳譜解謎》的看法與商榷 武當雜誌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對《宋書銘傳拳譜解謎》的看法與商榷

《武當》雜誌 2020年第01期
李師融



《武當》雜誌2019年第4期發表了龍勿用先生的長篇源流論文《宋書銘傳拳譜解謎》(簡稱「龍文」)。「龍文」所指的「宋書銘傳拳譜」是什麼意思?據太極拳界的源流資料,宋書銘在民國初期傳下的源流史料,具有參考價值並已公開的有二:1、明代正德年間宋遠橋撰寫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本文簡稱「源流支派論」,但「龍文」則簡稱為「太極功」);這兩種「簡稱」的不同,就是「概念」的差異,也可因此造成「源流觀念」的分歧。我為什麼要改變這個「簡稱」?因為「源流支派論」代表一篇「源流紀實文」,「太極功」則代表一種拳法或功法,「源流紀實文」不等於一個功法。「龍文」在多處往往把這篇「源流支派論」視作一篇拳譜,稱之為「宋氏家傳太極功拳譜」,使人莫名其妙。2、有關歌訣十首(如《八字歌》、《功用歌》《心會歌》、《四性歸元歌》、《週身大用論》、《四性歸元歌》等);這些歌訣來自各方,有的是來自「三十七」的拳訣,也有的是武當山玉虛子授予的《功用歌》。這些史料真實地反映了宋遠橋的「太極功」,自從在武當山向玉虛子學了「十三勢」後,拳理拳法有了飛躍,雖然,拳名仍是「三十七」,但實質上已升級為「十三勢」了。與許宣平的「三十七」有質的區別。稱之為「宋氏太極功」更好。所以,「宋氏太極功」也是「太極拳」的一個支派。「源流支派論」肯定了太極拳的明代歷史及源流,對批判唐豪的「陳王廷創太極拳說」有好處,大方向是對的。筆者對此予以肯定,但具體問題仍存在不同看法,特提出如下商榷。


【商榷一】:確認「源流支派論」是明代宋遠橋的真作


「龍文」認為:「源流支派論」是宋遠橋的第14代裔孫所寫,不是宋遠橋真作。因為「源流支派論」的開頭云:所謂後代學者不失其本也。自余而上朔始得太極之功者,授自唐代於歡子許宣平。至余十四代,有斷亦有續。


如何理解上文的意思?我認為:上文的「余」字是指宋遠橋,自述他是許宣平的第14代傳人;因為許宣平的傳人有斷亦有續,「十四代」之說是前人的如實記述,沒有作偽動機,應該尊重。「龍文」則認為:此語是「源流支派論」作者的自述,「至余14代」就是自述他是宋遠橋的第14代裔孫。即認為「源流支派論」不是明代宋遠橋的真作,而是清代14代裔孫的托名著作。其理由就是,從唐代許宣平至明代,相距約700年,不會是只有14代傳人。因此,這個「14代傳人」就是宋遠橋的14代傳人。


怎樣判別明代和清代著作的文字區別?辦法有二;


一、從「十三勢」改名為「太極拳」的文字特徵來鑒定:在明代洪武至崇禎初期,太極拳的原名為「十三勢」。 「十三勢」即「八門」、五步」的合稱。「八門」就是「掤、捋、擠、按,采、捺、肘、靠」的技法。「五步」就是「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的步法。這些就是「十三勢」(太極拳)的基本技法。「十三勢」改名為「太極拳」,是蔣發於明崇禎初期命名的。在明末以前,還沒有「太極拳」的名稱。筆者曾普查過張三豐拳訣、王宗岳拳論、蔣發的37篇拳解(楊氏稱為「古譜32目」,吳鑒泉稱為「太極法說」),全部文句都沒有「太極拳」三字。這就是「明代拳譜」的特點。據此再普查,宋遠橋的「源流支派論」,有沒有「太極拳」三字?在董英傑著《太極拳釋義》中所載的「源流支派論」,其標題是《宋氏太極拳源流支派論》。顯然「宋氏太極拳」三字是現代人添加的,「龍文」的作者也注意這一點,在北京專門找到「寇孟傑抄本」,發現原文的標題是《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根本沒有「太極拳」三字。證實這個標題是有現代人的添加。此外,還有沒有現代人添加「太極拳」的語句呢? 據查:「所傳太極功之拳名為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者,所云滔滔無間也,總名太極拳三十七式。」 一語中,也有「太極拳」三字,但全篇文句完全沒有「太極拳」三字。


筆者考證,上句的原文可能是:「所傳太極功之拳名為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者,所云滔滔無間也,總名長拳三十七式。」 現代人把「長拳」二字改為「太極拳」了。為什麼要改呢?在明代,「十三勢」也稱為「長拳」。王宗岳拳譜中的《十三勢釋名》云:「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與上文的意思完全相同,即是:沒有套路,週而復始,沒有終止式,故稱為「長拳」,屬於「太極拳」的類型。現代人對「長拳」的理解則是:「長拳就是少林拳」。因為在歷年的武術比賽中,都把各項武術劃分為「長拳類」和「太極拳類」。「長拳類就是少林拳」。現代人為了避免這種誤會,就把上文的「長拳」改為「太極拳」。以消除了這個誤解。「源流支派論」的全文都沒有「太極拳」三字,可以斷定:宋遠橋的「源流支派論」是明代著作。既不是現代人所偽造,也不是宋氏「十四代裔孫」的托名。因為後人添加的著作必有「太極拳」三字。


二、宋氏「源流支派論」是源流紀實文,其時代、環境、人物、拳藝、歌訣都反映出當事人記述的真實性:「源流支派論」是宋遠橋記述其與張松溪等7人,同上武當山尋訪張三豐真傳的「十三勢」。既然是刻意追求,決不會虛此一行,必然在「源流支派論」中,具體記述出他們學藝的經過及「拳藝收穫」。據宋氏傳下的有關拳訣,就有反映真實的《八字歌》和《功用歌》。《八字歌》的文字是:「掤捋擠按世間稀, 十個藝人十不知,若能輕靈並捷便,粘連黏隨俱無疑。采捺肘靠更出奇, 行之不用費心思,果能粘連黏隨字,得其環中不支離」。


《攻用歌》的內容是:「輕靈活潑求懂勁, 陰陽既濟無滯病,若得四兩撥千斤,開合鼓蕩主宰定」。


以上二歌的內容:《八字歌》是宋遠橋學習了「十三勢」之後,感覺拳藝創新的驚奇,是其「三十七」的傳人所不知,情景逼真。顯然,這是宋遠橋自撰的歌訣。宋遠橋的文化很高,既能著詩,也可以寫「源流支派論」,不必讓其後人代筆追記此文。


  《功用歌》是闡述「十三勢」技法在推手中的應用及功效。具有指導拳藝的意義。可能是「十三勢」祖師張三豐的授拳歌訣(可參考拙作《被埋沒500年的兩首張三豐拳訣考》)。另外,歌訣中的「四兩撥千斤」一語,筆者考證,是張三豐開創「十三勢」技法的形象化用語。在張三豐以前的文獻是沒有這句話的。因為此語的涵義是:「小力勝大力,以巧取勝」的意思。是「十三勢」(太極拳、內家拳)的專利術語。此歌訣的來源必是武當山玉虛子授予宋遠橋的,是後人(宋氏14代裔孫)無法獲得或臆造的。宋遠橋既親自到訪武當山,見聞皆實,拳訣亦真,「源流支派論」亦必然是宋遠橋親自執筆的。


【商榷二】:

「源流支派論」是暢遊武當山的紀實文,不是拳譜,不能傳譜,標題《宋書銘傳拳譜解謎》的「傳拳譜」三字,結合「龍文」所說;「陳長興、楊祿禪之傳不是太極拳的唯一源流;宋書銘不但有家傳的十三勢《太極拳譜》,更有家傳的「三十七」等多種改拳而來的實在的太極拳拳術和技術」,很值得「敲推」。文中的「傳拳」很容易理解,文中也把「傳拳」的事實說得很清楚:「宋銘拳術水平相當高。當時許禹生主持的北京體育社諸拳術教師曾拜訪之,雙方友好試手的結果,宋書銘的功夫甚至遠高過當時40歲的楊氏嫡派吳鑒泉、許禹生、紀子修等,以致他們均以師禮事之」。但是,「傳譜」二字值得商榷。它的意思就是「傳授拳譜」,宋書銘向太極拳界傳授了哪些拳譜?為此,筆者專門查了《宋書銘傳拳譜解謎》的有關文字。「龍文」有關的文句是:「宋書銘給北京太極拳界留下了被稱為《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簡稱太極功)的宋氏家傳老拳譜,宋傳拳譜之原譜為手抄本,現不知所蹤。」這幾句話很清楚地說明,宋氏向北京太極拳界的傳譜,就是贈送《源流支派論》(簡稱「太極功」),它就是宋氏家傳老拳譜。為了深究此語的依據,也查對了「龍文」的解釋及《源流支派論》的原文,究竟是怎麼樣「授譜」呢?。


「龍文」對「授譜」的敘述是:「宋傳《太極功》總計約4000字,文本結構相當清晰,記錄了五種太極功的拳術,共包括四項內容,1、每種拳術的拳法拳論;2、傳承人與人物小傳;3、五派傳人交往故事;4、編撰者自己書寫在書首的序和書尾的跋等註釋說明。《太極功》起首記敘了著作者的寫作緣起;之後是五種太極功拳法,其格式相似,都先敘源流、創拳人、傳拳者及明代中葉的傳人。之後,記錄拳法架目與拳法的練習心得、口訣、歌訣等。


各派架目和練發詳略不同,中間還插敘一段故事,即明代中葉,五拳傳人宋、俞七人彼此交往,同往武當山拜訪「麩子李」、「玉虛子張三豐」二人,攜游天下的故事。由此可知,宋氏五拳即來歷於此。除「張三豐十三勢譜」外,「宋譜」中所涉及的其他四家太極功拳法,在此之前均沒有任何記錄,在此之後也沒有發現其他可信和可驗證的流傳痕跡」。


從這段「傳授拳譜」的記述看,內容相當全面,不得不使人相信。但是這些豐富的內容,合起來的字數,何止4000字,已經成為一本書了,值得深思。為此,只好將「源流支派論」全文中的有關文字轉抄於後,讓讀者及專家鑒定,是是非非由讀者判斷。


本文引用的「源流支派論」,源自董英傑著《太極拳釋義》,其源也是由北京許禹生傳出,應是與「龍文」抄本同出一源,引文如下:


「所謂後代學者不失其本也。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極之功者。授自唐代於歡子許宣平。至余14代,有斷亦有續。許先師系江南歙縣人,隱城陽山。即本府城南紫陽山,結茅南陽辟榖。身長七尺六寸,髯長至臍,發長至足,行及奔馬。每負薪入市販賣。獨吟曰:負薪朝出賣,沽酒日夕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李白訪之不遇,題詩仙橋而回。所傳太極功之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者,所云滔滔無間也。總名長拳三十七式。名目書之於後:(名目42式從略)。此通共42手。四正四隅、九宮步、七星八步、單鞭、雙擺蓮在外。因自己多坐用功夫。其餘37數是先師所傳也。此勢,應一勢練成再練一勢,萬不可心急齊用。37勢亦無論何勢先何勢後,只要一上將勢用成,自然,三十七勢皆化為相繼不斷也。故謂之長拳。腳踏五行,懷藏八卦。腳之所在為中央之土,八門五步以中央為準。俞氏太極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長拳。得唐李道子所傳。李道子系江南安慶人,至明時,曾居武當山南巖觀;不食煙火,第食麥麩,故人稱之曰「麩子李」,又稱夫子李。見人不語他,唯曰大造化。然既雲夫子李系唐時人,何以知明時之「麩子李」,即是唐代之夫子李。緣予游江南涇縣訪俞家;方知俞家先天拳,亦即予之「三十七式」,太極功之別名也。俞家太極功系唐時李道子所傳。俞氏代代相承,每歲必拜李道子之廬,至宋時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嗣後,余偕俞蓮舟遊湖廣襄陽均州武當山,見一道人,蓬頭垢面。呼俞蓮舟曰:「徒再孫焉往?」俞蓮舟怒曰:「汝系何人?無禮如此!我觀汝,一掌必死。」道人曰:「徒再孫,且看汝出手」。蓮舟怒極,進步連掤帶捶,但不近身,道人飛起十餘丈,平空落下,屹立無損。蓮舟謂道人曰:「汝總用過功夫,不然,能敵我者鮮矣!」道人曰:「汝與俞清慧、俞一誠相識否?」蓮舟悚然曰:「此皆余上祖之名也。」急跪曰:「原來是我之祖師。」李道子曰:「我在此數十寒暑,未曾開口,汝今遇我,大造化哉!汝來,吾再以功夫授汝。」自此,蓮舟不但無敵,並得全體大用矣。


李道子所傳蓮舟口訣曰:

「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應物自然, 西山懸磬,

虎吼猿鳴, 水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以上是「源流支派論」之全文。並沒有「五種太極功的拳法和拳論」,也沒有「傳承人與人物的小傳,及五派傳人交往的故事」。不像一篇「拳譜」,卻像一篇「暢遊武當山的遊記」。以著名的《太極拳譜》及《太極法說》為榜樣示範,它們的內容完全是拳法和拳理。沒有「傳承人小傳」等「人際交往的故事」。因為「人際交往的故事」屬於「拳史」的范籌,一般在「家譜」或「傳人宗譜」分別敘述,不宜干擾拳譜的宗旨。拳譜的宗旨是:將本拳的拳理拳法精髓,向本派的後代傳承人秘傳,或向社會公開傳授。內容宜精不宜粗。拳譜的編著者一般是本派的創始人或爐火純青、造詣最高的「掌門人」。不是普通的傳人所能勝任的,以太極拳界流通的《太極拳譜》及《太極法說》為例觀之。王宗岳譜寫《太極拳譜》,是從明嘉靖26年(1548年)師從「雲遊道人」開始,寫成「太極拳譜」的時間,是在明萬曆30年(1603年)授予蔣發返鄉而寫的,歷時55年。蔣發撰寫《太極法說》,是從拜師王宗岳開始,即萬曆23年(1596年)開始,完成時間約在崇禎初期(約1630年),歷時34年。如果沒有這些經歷是不能勝任的。以此類推,宋遠橋開始學習「十三勢」,是在武當山向玉虛子學習開始,返家後,撰寫《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相距時間不會太久,對「十三勢」的領會還屬於初級階段,與撰寫拳譜的能力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此可以認為:「源流支派論」只是一篇「暢遊武當山的紀實文」不是拳譜。


 其次,按照道家的規矩,傳授秘密的拳法或功法時,只能是:「言傳身教,不立文字」,但可以「輔以歌訣,幫助記憶」。因此,「十三勢」在道家中傳播,是沒有文字譜寫的「拳譜」,只有用「歌訣」傳播。據現代的仙學家、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陳櫻寧(1880—1969)著《口訣鉤玄錄》有云:「道書丹精,所習用的口訣二字,其初蓋出於《參同契》書中,其言曰:「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在《抱朴子》的《黃白篇》第十六有言:「此法乃真人口口相傳,本不書也」。故陳櫻寧總結曰:「所以歷代以來,凡傳授丹經法術,莫不以口訣為重;蓋千載如一日也」。這就是張三豐只傳歌訣,不立文字、不著拳論的原因。拳論的出現,則是在傳入俗家之後才有。可以認為,王宗岳譜寫的拳論是太極拳最早的拳論。


    由此看來,在正德年間的宋遠橋,也遵照道家規矩,言傳身教,不立文字。只傳歌訣,。沒有拳譜留下。


【商榷三】:太極拳「老五派」之說有悖傳統源流觀


「龍文」中有一段《太極拳老五派之謎》的論述,其中也說及「太極拳老五派」之說,在楊氏及其他太極拳派均無此說。其來源與宋書銘有關。文中特將「太極拳老五派」的源流簡介如下:1、宋氏「三十七」,祖於唐代的於歡子許宣平,明代的傳人是宋遠橋;2、俞氏「先天拳」祖於唐宋之間的安慶李道子,在明代則為「麩子李」。傳人有涇縣的俞清慧、俞一誠、俞蓮舟、俞岱巖。3、張氏「十三勢」,祖於明代武當山的玉虛子張三豐,傳人有張松溪、張翠山;4、程氏「小九天」。祖於南北朝休寧程靈洗,其小宗為韓拱月、程必。5、殷氏「後天法」。祖於北宋揚州胡鏡子,傳宋僧仲殊。明代傳人殷利亨。


以上所列的「老五派」。把張三豐創「十三勢」的地位,與其餘四派平起平坐.合稱「老五派」,違反了太極拳各派共識的「傳統源流觀」。並且把明代正德年間的武當山玉虛子,誤認為創造「十三勢」的張三豐祖師。造成「太極拳界存在兩個張三豐」的誤解。


現在,首先談談各派共識的「傳統源流觀」是怎樣的。


《人民日報》2000年12月15日體育版發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作者蒙一丁。是中共吉林省黨校的教授,陳式太極拳專家,主要著作有《張三豐太極內丹功研究》),這篇文是批判「陳王廷創太極拳說」而作的,認為太極拳的創造不是陳王廷一人的創造,而是集歷代先賢智慧的結晶。他對傳統源流觀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原文如下。


「太極拳有其悠久的發展歷史。據歷史記載,唐代的許宣平、李道子都練「太極功」,共37式,其功法練起來猶如長江流水,滔滔不絕。又名「先天拳」。後梁時代,有個安徽人程靈洗,曾師從韓拱月學得「太極功」14式,其各式名稱大多流傳至今,這可謂太極拳的雛形。


 現代太極拳既是中國古代太極拳文化的間接傳承,又是現代人們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新成就。沒有古代太極拳文化的深厚基礎,就沒有現代太極拳的博大精深。而沒有現代人們的繼承、發掘和再創造,也就沒有太極拳文化光輝燦爛的今天。」


    從上文看,可知許宣平、李道子、程靈洗等前輩,對太極拳的開拓功不可沒,但大都淪於失傳,留下的拳理與拳法極為稀少。在整個太極拳發展歷史中,只是一個雛形;現代太極拳的發展,已從星星之火發展到席捲全國,風靡世界。形成了趙堡、陳、楊、吳、武、孫、李等大派,各派都有自己的傳承宗譜,追溯其遠代歷史,都是從明代初期傳承至今,都尊張三豐為祖師,武當山為發源地。並以王宗岳譜寫的《太極拳譜》為經典(據近年考證,王宗岳是張三豐的第5代傳人),可見,張三豐創「十三勢」是集前輩先賢成果之大成。對太極拳的貢獻,是由初級到高級「階段性」的飛躍。上述先師雖然功不可沒,但與張三豐的貢獻相比,不可等同看待平起平坐。如果將「太極拳源流」與地理上的源流相比擬,「六大派」是「流」,猶如長江、黃河、瀾滄江;「張三豐創十三勢」是「源」,猶如青海省的「三江源」;古代先賢的貢獻是流入「三江源」的「高原小溪」。「小溪」與「源」不可比擬。因此,筆者認為,把張三豐列為「老五派」之一是不適當的。


【商榷四】:玉虛子是張三豐的正宗傳人,不是張三豐。  


道家傳授秘密功法或秘傳拳法時 ,要遵守一個「言祖不言師」的規矩。即是授拳的師父要隱去自己的姓名,只能說「是祖師(或師祖)所傳」。這個不合理的規矩對源流研究造成許多混亂。例如,近來考證「張三豐傳王宗岳」的具體傳承關係,就是一例。首先從「王宗岳的師父是誰」開始。從趙堡太極拳的史料看,只知道「雲遊道人傳王宗岳」,不知道「雲遊道人」是誰?他是張三豐的第幾代傳人?這就是解決難點的突破口。山西新絳縣的劉曄挺先生(王宗岳拳法的現代傳人),從2005—2011年專門研究了6年,終於得到可靠的答案。劉曄挺曾詢問過王氏家族兩個分支的後人王國祜、王武臣。都說「雲遊道人是劉古泉」。李師融於2003年到武當山開會,認識了張興洲。他在年輕時曾向王宗岳後人王劍鵬學拳,據王劍鵬說:「雲遊道人就是劉古泉」。三個調查都說「是劉古泉」。應該確認「雲遊道人自稱是劉古泉」。現在就要考證「劉古泉是什麼時代人?」 據明宣德三年(1431年)道士任自垣所編的《大岳太和山志》有關張三豐之敘述:「洪武初,來入武當,拜玄帝於天柱峰……我且將五龍、南巖、紫霄,去荊 榛拾瓦礫,且初創焉。命邱玄靖住五龍,盧秋雲住南巖,劉古泉、楊善澄住紫霄」。此語表明,劉古泉確有其人,是張三豐的貼身弟子,在洪武初已隨張三豐入武當山創業。洪武初是公元1364年,「雲遊道人」傳拳王宗岳的年代是嘉靖26年(1546年)。兩者相距約180年。劉古泉能夠再活180年嗎?由此可見,「雲遊道人」不是劉古泉。但他確是張三豐的傳承人。據《武當》雜誌的前任副主編譚大江(道門傳人)的著作中,透露了道門的規矩:「言祖不言師」。由此可見,「雲遊道人」是托名「劉古泉」。它的真實姓名已隱去,無可考證。他的身份就是劉古泉的再傳弟子。由此推斷,王宗岳是張三豐的第五代傳人。這就解決了「張三豐---王宗岳」的傳承關係。


宋遠橋書寫的「源流支派論」,也受「言祖不言師」的影響,留下一些混亂的文字,傳下一些錯誤的源流。下面引用其原文作具體分析。


原文的文句如下:「宋遠橋及俞蓮舟、張松溪等七人再往武當山,於太和山玉虛宮見玉虛子張三豐,三豐蓋張松溪、張翠山師也。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煉。余七人在山拜求請益者,月餘而歸。松溪、翠山拳名為十三式,亦太極功之別名也。」


【解讀】:首先,從他們再上武當山的時代看,據史料,「麩子李」是明代正德年間人,真名是李述之,由此,可以認為,宋遠橋等七人,再上武當山的時代,應在明代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張三豐逝世的「卒年」是明代天順2年(公元1458年){具體考證可參閱拙著《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研究》第187—188頁}。二者相距約170年,張三豐已不在人間。所以,玉虛子不是張三豐,而是「言祖不言師」的托名。宋遠橋不懂此規矩,原原本本照玉虛子的原話傳給後人,也造成了「龍文」的誤傳。


按照考證後的觀點,對宋遠橋的上述語句,應改正如下:「宋遠橋及俞蓮舟、張松溪等七人再往武當山,於太和山玉虛宮見玉虛子,向玉虛子請益三豐傳下的新功法(八門、五步),武當山是張三豐從洪武初,即在此修煉多年的發源地,張松溪、張翠山曾是張三豐的傳人,其練的功法稱「十三勢」。七人請益後,月餘而歸。」


這樣修改的依據是「傳人宗譜」:「張三豐—某弟子—王宗—陳州同—孫十三老—張松溪--......王征南—黃百家」。其原有拳名是「十三勢」,與宋遠橋同上武當山的張松溪,也就是上述的張松溪,不是「二人」。宋遠橋誤將「十三勢」為「十三式」,造成「源流支派論」的訛誤。


    【商榷五】:「麩子李」是張三豐的關門弟子李性之,不是李道子的傳人。


在「龍文」的「太極拳五大派」中,把「麩子李」列為李道子的傳人。其依據就是宋遠橋的「源流支派論」。但是「源流支派論」也有訛誤,它把明代的「麩子李」視為唐宋之間的「夫子李」(李道子)。前人的訛誤,就引起後人的錯誤。「源流支派論」的原文,已在本文的【商榷二】全文引出,讀者可再次參閱。現將其中的「主要語句」略述於後。


「俞氏太極功,名曰先天拳,亦名長拳。得唐代李道子所傳;李道子系江南安慶人。至明時,曾居武當山南巖觀,不食煙火,第食麥麩,故人稱為「麩子李」。又稱夫子李」。  


「既云「夫子李」系唐時人,何以知明時之「夫子李」,即唐代之夫子李?」。


「余游江南涇縣俞家,俞家太極功系唐時李道子所傳,俞家代代相承,每歲必拜李道子之廬。至宋時尚在世。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


「嗣後,余偕俞蓮舟遊湖廣武當山,見一道人,蓬頭垢面。………對俞蓮舟曰:「汝與俞清慧、俞一誠相識否?」蓮舟悚然曰:「此皆余上祖之名也」。急跪曰:「原來是我之祖師。」


【點評】:李道子是唐末宋初的俗家武術師。他不可能活到明代正德年間。中間相距七百餘年。原文也承認:「俞家代代相承,每歲必拜李道子之廬。至宋時尚在世。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此語表明,李道子於宋代前期已經去世。明正德年間,在武當山遇見的「夫子李」不是唐代之「夫子李」,應是另一個「夫子李」。因為「夫子李」的稱呼,意思就是現代的「李老師」或者「李大師」。這樣的稱呼,每個朝代都不乏其人,很容易產生誤會。原文已經說明,武當山遇見的「夫子李不食煙火,第食麥麩,故人稱為麩子李,又稱夫子李。見人不語他,惟說大造化三字」。已經明確表示,武當山的「夫子李」就是專吃麥麩的「麩子李」。李道子是俗家人不以麥麩為食。這是顯著的不同。據《張三豐先生全集》(即《三豐全書》)的「後仙列傳」云:「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9年),有楚人李夫子,名性之,入武當修道;遇三豐授以丹法,後得正果。其言李夫子居武當山修道,以麥麩為食而辟榖,人稱「麩子李」。由此可知 ,俞蓮舟遇見的「夫子李」是李性之不是李道子。產生誤會的原因,除了「夫子李」的敬稱相通外,也許因為二地的方言差別而產生誤會。李性之不會叫蓮舟為「徒再孫」,可能方言不同,產生諧音的誤會。宋俞二人上武當山的目的是拜師訪友增進武藝。進入南巖觀時,必向道友遞交名片或介紹信,李性之據此早已推測到:「安慶俞蓮舟」可能是安慶武術名家俞清慧之後人,並非是李道子才會提問根底。至於俞蓮舟誤認為是「李道子」,是因為對長輩要敬重,不敢問其姓名。故宋、俞二人只知道人是「夫子李」不知其真實姓名,以為遇見了「李道子」。


據此,可以確認,《授秘歌》的作者不是唐代李道子。最可能是李性之的先師張三豐。理由如下:


《授秘歌》的內容是以內丹修煉術為基礎的太極拳內功修煉法。而內丹修煉術是張三豐所創造。由此而派生的內功修煉法,必然是張三豐所創作。李性之所處的明代正德年間,張三豐已經去世,他應該是張三豐的關門弟子。太極拳創建於明初洪武年代,太極拳內功修煉術早已成熟,此功法、此歌訣能傳到關門弟子李性之手中,早就在三豐的前期弟子(如邱玄靖、劉古泉、孫碧雲等)中普及。因此可以看出,《授秘歌》是在張三豐授內丹功給前期弟子,已經在道家內部流傳,傳到李性之已是末期,再由李性之傳俞蓮舟而傳諸後世。按道家的規矩,傳拳必是「言祖不言師」,授譜也應該是「言祖不言師」。李性之必以張三豐的歌訣傳授。因為李性之一生沒有流傳任何著作,不可能是李性之或李道子的歌訣。


結語

宋遠橋撰寫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是一篇敘述「十三勢」在明代傳播的史料。對當前丞需解決「太極拳源流之爭的結論」,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掌握全國太極拳領導權的某些官人,喪失了「為民」和「公正」的立場,故意否定我國太極拳的明代歷史和文化遺產,讓虛假的「陳王廷創太極拳說」有一定發展空間,至今仍死灰復燃。因此,肯定「明代太極拳」的史料很有必要。但是,流傳年代久遠的史料,即使是真正史料,也難免有某些失真之處。研究者必須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本文在肯定「宋氏太極功」史料價值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商榷意見,也是希望與太極拳朋友們共同研究,追求真理,維護明代創立的「太極拳文化遺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