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趙堡太極拳的背絲扣與七層功夫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的背絲扣與七層功夫

作者:張修睦 趙超 趙增福

趙堡太極拳源於道家,由一雲遊道人傳予王宗岳,王宗岳傳蔣發(1574-1655),蔣發傳至趙堡鎮,從而經王宗岳這一支,將太極拳傳入民間。蔣發受師命「不得其人不傳」,因此,趙堡太極拳的傳授主要是秘傳,是師付選徒弟,其秘傳部分主要是道家修鍊之秘,即「苟非其人,道不虛傳」 。縱觀趙堡太極拳歷代宗師,無不是道家。有文字記載的,如《太極秘術》中各文作者蔣發、邢喜懷、張楚臣、王柏青,及《太極拳正宗》作者杜元化,其師任長春等。所以,許多趙堡太極大師,也都是髙道之人。不理解趙堡太極拳的道家淵源,就很難理解背絲扣和七層功夫。

邢喜懷論「一」

邢喜懷(~1595-1667)為趙堡太極拳第二代宗師, 他師從蔣發,蔣發傳師曰:「太極行功法,……凝神欲,神入氣穴,使陰陽相感,渾然一炁」。邢喜懷在太極拳演練和道家修鍊中,對「渾然一炁」有著更深刻的體悟,他在其《太極拳說》中寫道:「夫太極者,法演先天,道肇生化焉。生機於一,是名太極。先天者,太極之一氣;後天者,分而為陰陽。……妙者『一』也,其竅者『中』也。……根出於一,而化則無窮,太極拳之所寓焉」 。 邢喜懷以極其簡練的『一』字和『中』字,道出了道家修行之秘和太極拳高層功夫的修鍊之秘。 「一」 者, 混元一氣, 也即太極之一氣;「中」 者,臍內與命門之間正丹田之竅,其中存有先天之氣。由此「中」 竅天人合發,而達天地人「混元一氣」,此為道家靜修的主要方法,由靜修得養先天一氣。有此『根出於一』,才能化則無窮。因此,太極拳的修鍊應當「法演先天,道肇生化」 ,「根出於一,而化則無窮」 才是太極拳的真正含意。 邢喜懷還簡明的定義了先天和後天,「先天者,太極之一氣;後天者,分而為陰陽。」練習太極拳也應由「分而為陰陽」的後天功夫,逐漸練成「太極一氣」的高層功夫。演練趙堡太極拳的「背絲扣和七層功夫」 ,也是逐漸由後天返先天的過程。

來知徳太極圖

趙堡太極拳「背絲扣」 的演練,源於來知徳太極圖。明代著名理學家來知徳, 號瞿唐(1525-1604),曾遠客萬縣,於翠竹溪水深山叢中,潛研《易經》和悟道修鍊達29年,終於萬曆26年,完成世稱絕學的《周易集注》。 在《易周集注》中,他發表了「來瞿唐先生圓圖」(見圖一), 後人稱為「來氏太極圖」 。此圖依照「流行者氣、對待者數、主宰者理」而繪之,蘊涵了天地萬物演化之理。 近幾十年,人類對宇宙的許多觀測,如我們的銀河系和第51號銀河系M51等(見圖二-1和2), 都清晰的證實了來氏太極圖的正確。來氏太極圖的中心圓圈,為太極之本體,為銀河系的『核心』,是先於天地之前而生,由「道生一」而得。本體中太極一氣旋轉,而產生後天陰陽,在銀河系稱其為『螺旋線臂』。我們的太陽系(SUN)在其一臂的外端三分之二處。科學家對銀河系的形成作了類似於圖三-1的描述,從中可見太極本體先旋轉成橢球體,而後從無極而有極, 再從有極分成陰陽,形成『螺旋線臂』,從而構成來氏太極圖。道家認為人身為一小宇宙,黃帝《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乎身」。宇宙中銀河系的螺旋線臂,即是我們的兩肢手臂,人體的『核心』為正丹田,內存先天一氣,萬化生於我們身中的太極本體——丹田。來氏圖的中間一線,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和天地人一線貫通。來氏太極圖和其「流行者氣、對待者數、主宰者理」是趙堡太極拳的理論依據,「背絲扣」即源於來氏太極圖。


趙堡太極的背絲扣

杜元化在其《太極拳正宗》中指出,背絲扣是趙堡太極拳『徹始徹終功夫』,並對每勢中背絲扣的演練方法,作了圖解和說明。趙堡太極拳內部也以來氏太極圖作為此拳的理論依據。將二者接合起來,才能理解背絲扣的內涵。 太極拳從無極起勢,無極是沒有邊際的,在圖三-2中以虛線圓表示。在人體內,正丹田位於臍內與命門之間,丹田中的先天一氣也是無極的,以無邊界的淡紫色圓形圖表示於圖三-3中。怎樣從無極到有極?方法是:將心意從『絳宮』降入丹田,此時陽氣下降,腎之陰氣必從下而上,無極而有極。於是,丹田之中,恍恍惚惚,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太極緣起,如圖三-4,5所示。丹田氣的運轉將產生陰陽兩條『螺旋線臂』,如圖三-6中紅、蘭線所示,此即來氏太極圖,中心紫色圓代表太極本體, 即丹田先天一氣。於此同時,運轉中的太極本體帶動左右兩手,分別沿陰陽螺旋線動作,此為『先天引後天』。由此,趙堡太極『背絲扣』可定義如下:


背絲扣即來知德太極圖,

『背絲』為其中兩條相反的螺旋線,『扣』即兩條螺旋線扣結於太極本體。


背絲扣分後天背絲扣和先天背絲扣,前者以兩臂運轉帶動太極本體運轉,此為太極拳初層功夫,後者以太極本體運轉帶動肢體運轉,此為太極拳高層功夫。


背絲扣的演練方法

將來氏太極圖從中間分開,可得到三種背絲扣的基本形式,即S形、C形和CS形,如圖三-7,8,9所示,反之亦然。其中紅、蘭線分別代表左右手運動路線,紅為陽為實;蘭為陰為虛。 S形(圖三-7)是趙堡太極拳主要的演練方法。初練太極拳是以後天引先天,即兩手之間要環抱著一個丹田大小的意想的氣球,可稱為『外丹田』(直徑20-30厘米左右),以兩手的背絲運轉帶動外丹田運轉,必引動內丹田運轉,此即以『後天引先天』,如趙堡太極拳的起勢(實為攬雀尾中的掤、捋、擠、按)、翻掌懶扎衣、單鞭、摟膝斜行,及手揮琵琶等等,均以S形背絲扣演練,並帶動內丹田運轉。 C形背絲扣(圖三-8)的源頭仍是太極本體。在練拳時,是左右手以內丹田為源頭,右手作反C、左手作正C弧線運轉,並帶動內丹田運轉,如開合手、左旋右轉等動作。 CS形背絲扣(圖三-9),是右手作C形、左手作S形運轉(或反之)。趙堡太極拳的摟膝拗步、倒攆猴和三步捶等,都是以CS形兩手的運轉帶動內丹田運轉。趙堡太極拳的腿法也依照背絲扣原理,如倒攆猴中腳的C形路線和閃通背的S形路線等。以上只是背絲扣的運行路線,依據來知徳太極圖,背絲扣中還蘊涵著陰陽八卦或六十四卦等無窮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趙堡太極拳的七層功夫中。


趙堡太極拳的七層功夫

杜元化在《太極拳正宗》中首次提出了太極拳的十三式手法和七層功夫(見圖四)。十三式手法以「圓、上、下、進、退、開、合、出、入、領、落、迎、抵」 十三字表示,每勢要練夠這十三字。此十三字又分七層功夫,其中包含了道家修鍊的不同層次和『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七層功夫和十三字可分述如下:


一圓空圈纏與捆(一層)兩儀上下分陰陽(二層)四象進退顧盼定(三層)乾坤開合採挒按(四層)坎離出入捋變掤(五層)震巽領落擠肘靠(六層)艮兌迎抵稱時機(七層)


第一層功夫:一圓空圈纏與捆

初練趙堡太極拳每勢將動作練圓,兩手以背絲纏絲劃空圓圈,其練是纏法,其用是捆法。雖然左右手可分陰陽虛實,但是纏絲圈中並不分陰陽,如圖五所示。雖然可用纏法、捆法將對方擒拿住,但屬於趙堡太極拳的第一層功夫。在道家靜功修鍊上,要做到老子所說的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 即整個身體似處於空圈之中。


第二層功夫:兩儀上下分陰陽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分別以一陽爻 和一陰爻表示。此層,體內陽升陰降,上輕下固,可化解對方來力,練是波瀾法,用是就法。 在道家靜功修鍊上,以覺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體內上下氣通,而達陰陽平衡,可祛病強身。


第三層功夫:四象進退顧盼定

兩儀分四象,以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卦分別對應進、退、顧、盼,即太陽為進極、太陰為退極,顧為少陽-半進,盼為少陰-半退,中間為定。在練法上是手法與步法相結合,達到沾粘連隨,用法是伏貼法,使對方進退兩難,無機可施。在推手中,無論立圓平圓,以能分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的四種變化。 在靜功修鍊上,為五形中的金木水火土(即肺肝腎心脾),要守『中』土,即脾位,方法是將心意從降宮降入丹田,內視、內聽、內守於『中』竅,使五臟之氣合和,以培養先天一氣。


第四層功夫:乾坤開合採挒按

至此層功夫,以由四象生八卦。此層卦象為乾、坤。在靜功修鍊上,為內外相感, 天人合發,打開『玄關』一竅(即先天一氣所在之竅),此為『開』,與天地之氣相合,此為『合』。此時「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在練拳上,雙手所抱之氣球,已可由小變大,與丹田氣相合,合而為混元一氣,分而為陰陽。 背絲扣的演練,如圖六-1,2所示,此時手運八卦,不再走空圈,手法隨卦象而變。如開合手,可作CS形背絲扣,手由坤卦起,先走S形向下虛采,至乾卦變肘挒為化,而後走C形由化轉按(見圖六-1);也可兩手各作兩個C形,前半圈采挒,後半圈變按,如圖六-2的卦象變化。 此層功夫「其練為抽扯法,其用為撐法」。在交手中,陰陽相推,變化順隨。用時,抽可采,扯可挒,撐可按發。


第五層功夫:坎離出入捋變掤

在道家修鍊上,坎離出入為「取坎填離」,即取『出』坎中之一陽爻,填『入』離中之陰爻中, 「此層火降水生,水火沸騰」,要「勿忘勿助為火侯」,能達此功,而得純陽純陰之體,自有「陰陽相感,渾然一炁」,此均為道家之用語。 此層功夫「其練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背絲扣的演練,如(見圖六-3,4)所示,此時一手由離變坎為捋,同時以回合法,另一手已由坎變離而掤出。所以練時,捋直接轉掤,故為催法。


第六層功夫:震巽領落擠肘靠

在靜功修鍊上,震巽領落為「上藥三品,神與炁精」凝聚結丹苗,其中精氣「貫尾閭,通泥丸」為『領』,「精合其神,神合其炁」而入丹田為『落』;「普化一生雷」為震,「白雲朝頂上」為風為巽,均是道家修鍊之景象。 此層功夫「其練是抑揚法,其用是激法」。此時練拳領落之中,有伏有起,為抑為揚,如風雷鼓動。背絲扣的演練, 如圖六-5,6所示,手法隨卦象的變化,由雷至風,或由風至雷,雷風相薄。其用法於領落中擠為震,同時可擊肘、發靠為巽,均為激烈之法。


第七層功夫:艮兌迎抵稱時機

在靜功修鍊上,「三元混合」結丹苗之後,經「百日功靈」而養丹,此為迎為養;「默朝上帝,一紀飛升」,而出神明,也即「聖功生焉,神明出焉」,此為抵為達。如以卦喻人生,艮卦為下焦、中焦皆虛,人已衰老;而兌卦正是發育成長時期,為童年少年。因此,能達此功者,由艮卦返兌卦,為「返老還童」,鶴髪童顏,身輕體健,七旬老人,在演練完趙堡太極拳全部動作之後,還可完成 「九響不落地」,此為達此功後,「自然身輕」之應驗。 此層功夫「其練是稱法,其用是虛靈法」。背絲扣的演練, 如圖六-7,8所示,手法隨卦象的變化,由艮至兌,或由兌至艮。此兩卦,艮兌為山為海,為虎為龍,相合相濟;外剛內柔,外柔內剛,互為表裡;為口為耳,能聽能問,故為稱法。山澤通氣,變化莫測,『時至神明』,『機動神隨』,故為虛靈法。 練拳時,非陰非陽,渾然一炁,身無形,手無象,全體透空,只有神明在。交手中,對方來力『時至神明』,對方欲撤『機動神隨』,化發神速、自如。至此,已達「出神入化」,「根出於一,而化則無窮」的太極拳高層境界。 拳術至此,雖已為妙手,對於修鍊者,還有第八、第九層功夫,即「煉神還虛」和「煉虛合道」。


六十四卦背絲扣

八卦之中,任選兩卦相合,可得六十四卦。修鍊結丹之後,來氏太極圖中的太極本體可縮小成丹,此時來氏太極圖變成伏羲太極圖,可繪出對應的六十四卦。杜元化《太極拳正宗》中,六十四勢對應六十四卦,其背絲扣的演練,也以六爻之卦表示,如圖七中之CS形背絲扣。此時手法隨卦象的變化,一手是由乾卦起,經姤、遁、否、觀、剝至坤卦,另一手由坤卦起,經復、臨、泰、大壯、夬至乾卦,其內涵更深,而變化玄妙無窮。本文所述八卦背絲扣,為六十四卦背絲扣的基本功法。


圖一、來知德太極圖 *圖二、我們的銀河系和M51號銀河系圖三、來知德太極圖與背絲扣的形成。1. 銀河系的形成過程(引自香港太空館), 2-9背絲扣的形成與類型,7. S形背絲扣, 8.C形背絲扣 9.CS形背絲扣。圖四、太極拳十三式手法與七層功夫圖圖五、左、右手纏絲圈圖六、背絲扣演練示意圖圖七、杜元化的六十四卦CS形背絲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