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樵宗師武學心傅 六
三催
催之前必有領,手領身催,上節領·中節隨·根節催;收時反之,身收手隨,能催才有寸勁。
領加催則如「印」,如蓋印章,此為寸勁、暗勁也。
意氣力亦為三催,然層次自有差別。頭手足為三尖,三點亦須齊到,如
此才有整勁也。
一氣三催
發,以內勁(氣)運催發之,並不回收,如杵臼也!
氣,行氣如九曲珠,各關節間,節節可用,運用自如。如八極,第一指而扣,扣發拳面即是,若續發肘肩即為滾打。
用,第一拳,調敵知覺,二拳接著擊入,三拳再摧毀之。二、三拳多為暗勁。
音,第一拳為咦,後為呀,合為「咦…呀!」。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人打我,咦受之、呀還之)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趁其出拳後之虛而擊之)引進落空,(避實擊實也)四兩撥(破)千斤也。
一氣三催至狠也!意氣須練得十分尖銳而深入,才能發如連珠箭。
故八極不回手,中敵身後再接連三催,更加猛狠也。
連發之精意
向內合也,向外發也。氣之合足,不必一下發盡,但一般要發二道已甚難,何況連三道。
連發時,手未收回,勁道、方向不變,但略有距隙,無隙則發不出去。如开泥水團,一般擊一下,泥水團分散又回攏,人體亦同此理。連發,即趁其未復攏之前,再連二、三下以摧毁之,令其無能力再生抵抗也。插砂、豆子之鑽人,亦是此理。若略錯位而打其虛處,甚厲害也!
拳挨到人身上再起變化,是高手所為。即週身是手,在人身上作文章,亦週身是毒,挨上那裡、那裡倒楣,此為阴拳也。
虚實
「虛」守應變,「實」而發之。以單腳為實發出,虛變為實、實變為虛,若再還元,即循環不已。
冷彈快硬
冷,不備而傷人。
彈,如彈簧被壓,手→身→足,一釋即放。身隨手,含蓄化也;足隨手,化随中已蓄好,隨即發出去,此時依足→身→手。反之,氣亦同此理,先由外而內,聽蓄,再由內而外,發還。
快,快如閃電,眨眼即中。
硬,堅硬無比,何堅不摧。
錐 形(鑽、銼、鈎)
以中擊人,中而直,不直己亦傷。節節貫串,仍有中心。
中心點愈小愈属害,如錐、如針。以中為本,各尖銳處(如頭、肩、肘、手)為之用也。
三尖照也,手不離肘,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
出如鑽、如銼·落點一轉直人,再帶一下沉(即如斧·砍中帶削),甚毒、極狠也!回收如钩,帶點東西回來,所謂出手不空回。
九十公斤之石頭,打人會受不了(勁整也),而人體九十公斤,尖向九十公斤,更是厲害,何況若加以鍛鍊,九十公斤體重之人,發勁何止九十公斤之數十百倍,以之擊人,瞬息致命。
中定
百會、丹田、湧泉三者一線貫串。高手,此一條中心線始終不變,但中心不會移動即成破綻,此為低手。
主控在頭頂百會,此為神也,會陰、湧泉隨之為虛實,如鐘擺之一虛一實,熊幌即是此理。
意氣(此為神也)變換虛實靈活,才有圓活之趣,意在氣到,則實也。
用手時,中心須在兩腿中間,才能穩定。立身須穩定安舒,支撐八面,每一骨節肌肉之中心皆對準連結成一線。
用腿時,先求中定,再變化用之,但用後須還原。
中心
勁一發自中心出,而中心始終移動而非固定的,僅落點那一刹那,中心不動,而變化在於中心之移位,如轉陀螺、地球儀。拳法、運動中,不能無中心,如何移位均須保持中心,才能穩、整而又運用自如。
所謂:「放之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密」’此密,即是「中」;人身之中,直上直下,十字交叉之點,丹田也。中心一動,身形走圓,則氣旋而出,缠絲勁即出矣!
丹田不發動,內勁出不來,故中心起作用也。由中心朝四面八方出去,皆是鋒尖,如刺,爆炸勁、震勁即此。陰拳也如此,陰不離陽,純陽(剛) 要速變,不然易僵;陽不離陰,純陰要速變,不然易塌。古人之二道勁,第一道約五分,第二道純剛,須速變 。
中心線不斷,勁氣自湧泉上升不斷,太極、八卦皆如此。長拳一上手就不停,不斷放鬆,不斷可發,如機關槍。故功夫到家,收放自如,可發二次以上·。太極、八卦,出收如波浪,隨地形而變,緩急相當,然而甚難也。
三尖照
三尖照的意義,不是手尖、足尖、鼻尖三尖成一線,而是成三角形,三角形之尖端對準敵人。故雙足和手、雙胯和足、雙肩和手(手不離心、手不離肘、肘不離脅;足和胯亦同)成三角形,如此,既可勁整氣暢,攻擊時下盤有根,敵亦攻不入,達到攻防一體之結構要求。
故發勁,當三尖照,才能節節貫穿而勁整。
意念之直
先有陰之蓄,再有陽之發。輕功上房即此理,先抱拳,後視下,頭一甩,目右上即走,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
機在下,用在上,陰符之旨也,無伏則無發。機在上,用在下,伏虎之旨也。
故發用時,意念是直的,反者道之動也。八卦意在背骨,即走路如有人推動一般輕鬆。
中、平直、十字勁
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丹田居人身中心,如輪之軸。腰如軸,氣如輪,丹田一旋,即到四肢。
四肢也有中心,上下直也,意入骨中,即中心也,打人全用骨頭。
内部吸提愈大,外形愈縮得属害。
一動三勁一沉勁、稱勁、纏勁皆全,此乃手上之東西也。八極以沉為主,稱丶纏為輔;八卦纏為主,稱、沉為輔;太極亦同。
用骨節攻擊防守
拿、扣、肘、膝……等,皆以骨節著力。
摔打擒拿
摔,最易,不易致命也,第一步。(柔道、摔角即此。)
打,有點難,第二步。
擒,運用自如,擒服也。功夫已爐火純青,沾手擒來,如在掌中也。
拿,化境也,想拿那裡即那裡,如拿東西,輕而易舉。
一般所謂擒拿,乃翻筋背骨,非擒拿也,僅初學之一種基本常識。擒耍對方如耍猴,沾連黏隨皆有擒之意味。拿,一下即要對方之命。
截(脈)拿抓閉,可致死,不必打入,截重要血管之流通,使逆而回攻點穴,須打入內部。點穴、截脈是另一套,但和摔打擒拿可連貫。
功夫若到家,上述各着可合而為一,隨心所欲,運用自如。
穴道,乃人身之脆弱處,練拳即鞏固此處。按人體之本能,尖狀(指尖凸指節)利於點、刺,刃狀(掌刃)利於砍劈,兵刃依此而變化出來也。
摔打擒拿、鐵沙掌力
摔,熟悉身法招式,中心穩定,節骨順逆。
打,氣勁到三尖,收發自如,化發也。
擒,捆、鎖,從步法上取敵之勁根也。
拿,敵既無根,彼關節要害,任由我手上取來,隨心所欲。
點、截,穿切也,人為魚肉、我為刀俎,煎炒煮炸,無不隨也。擒在步法,拿在手法。煉用時,精氣神要聚集,點穴截脈,拿人要有鐵沙掌力才行。
煉法,先增勁氣(氣血也)·如拿鋼珠鋼圈,愈來愈重,則氣血愈強,至此,再練拍摔,以求摩擦,使筋骨肉合氣血為一,愈來愈堅固,如打沙袋、拍摔凳,必須二者交互運用才可能成功也,發和養,過與不及均不可也。八卦即鐵沙掌也,先無物,再拿環練,再依拍、摔、插而練。
按時打穴
點穴,殺人者也。沾上即倒霉,心狠手辣,皆在刹那間入骨點穴。
說是點穴,非只點也,掌、截、打,用寸勁;閉、挫、印、拿,先施以柔法,再用寸勁,即調知覺再下手,如醫生把脈。以上各法皆足以致命。
若配合時辰打下,如午時打心,自下往上,鑽心骨一擊,立死無疑也。
氣聚掌心
截脈,為練輔助器材之關卡訣竅,專門斷人氣血。
外形:掌心仰凹,如八卦腿起式;掌心側凹,如單換掌起式。
內意:掌心癢麻,氣鬆也。一沉肩墜肘,存意於此,則氣隨即到。
巴子拳或八卦掌,落點純剛,以之擊人,可斷人血氣而重創。但擊人時
掌心一吐,氣又四散,須重聚矣!
八卦走圆·亦氣聚掌心,意到中指尖上面·但指須直,氣直故也,氣整掌心,一推掌·即五行合一(小指水·大指土…)
練輔助器材時,必用此意,才有功效。
截脈
推動全身筋骨皮肉者,氣血也。血無氣不行,血失氣亦死,氣血乃一。故氣血如水流,永不止息,止則死。
截脈即堵塞氣血之理·截脈絡,中者氣血停頓而立昏,若打斷經脈、血管破裂,即死。
截脈,須截皮肉之脆弱處(胖子打頭,瘦子打肋),不然血充之,打之如橡皮,不能收效也。
截脈、擊人要領
天地之節氣,如人之經絡,擊之傷內,或令陰陽氣血暫停。
打其「不接」之處最易入內。呼吸當時,未呼完或未吸滿之際,一打即入內,此乃二氣不接。生理上,正、背之交為陰陽兩不接之處,但手一轉即接也。不論時間(節氣)、四季、子午,均打最脆弱處。
將動未動(一陽,打逆,如頂靠抗),將止未止(一陰,打順,如千斤墜、帶馬)之際,打之甚脆弱也。如人欲起而下插之,即打一陽也。
擊人之要領,沈靜第一,打其陰陽兩不接,或開口之際,擊之必入內。若調知覺再一下,即為二擊法,指節愈銳愈小,視彼上下浮沈,逆順擊之。
觀、战
高手應敵,必配合望(觀色·察顏)、聞(聽)、問(探馬掌)、切(沾
黏連隨、聽覺力)四法。
初到一場合,必先佔地利之宜,行走也是如此,武術除技巧之外,還須
懂得戰術、戰略。
功夫不只一拳一腳,心性、生理全包括在內也。故七情六慾,皆為戰門方法,無修養、無準備,必敗矣!
不鬆無法變化,不靜不會運用。動中求靜難,對手若靜,不可擊之,必先使其亂了方寸,再擊之。不懂這些道理,即是挨打的「空子」。
靜以制動(用法)
擊敵有二:
一、舊力剛過,新力未生,即引敵式老,想回去時,無抗力,且中宮空虛。此時一進去,一下或連三下,即重傷或致命矣!見肉分槍即此。
二、敵力初萌,脆而易消也;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未長易制,弱而易脆;勁將展未展,似鬆非鬆。
見肉分槍,須自大圈、小圈、無圈,先開展後緊湊,才能致此也。然不管一、二,若中途和敵力對上,則敵可變化去,又如二牛相鬥,必吃虧,且無技巧可言。須先明敵虚實,才不致弄巧成拙。
陰陽兩不接,手臂內側為陰,外側為陽,於二者之間,擊人即擊此。
單式、單招、單着
拳腳到後來,應只有單式子、單招、單着。拳套子是用來教人的,單的才是真功夫。
單式,定式也,練精氣神。以渾厚、鬆靜為主,涵蓋廣大。
單招·輔器也,練四正、四隅·如八大式。其法輕、重、輕,陰陽循環有沉勁。
單着,用法也。練吾之三尖照,找下手處。
故·單招,拳理中出來·本人之特長習慣(練輔器時,意氣要貫到著點之面·尖也),如寫字自成一格,用掌、用腿之絕招。
單着,愈是落點,愈要辛辣,狠毒之一點也。如蜻蜓點水,是不停的。停了就不能連發矣!
單式、定式,組合而為拳套。單招,是運動狀態。單着,有效之着人。譜云:由着熟而漸悟懂勁。
拳腳到最後,是單式子多,整套的少,但非有相當程度不可。開始是方方正正固定的單式子,經套路的過程,後來非弓非馬,混然不分。
絕招(着)之煉法
法訣:意之所在,即氣之所注;神之所落,即式之精髓也。如亮翅(伏虎),在肩脊,意念神氣落在肩背;倒攆猴,在脊骨、通背,神氣即注此如此練起來才有意思。
單式、單招、單着(八母掌)為練法上之真髓,意念放在重點上,此乃真功夫也。
在力學上、生理上、用法上,善體會之,到後來有些招式自然最熟,最深、最好用,而成為自己之絕招也。
練與用(單式體驗為二者之橋樑)
脊合胸開(靠),脊開胸合(下劈),皆是練法;脊自然弧度,脊直發之此是用法。
練是平常訓練,使之靈活自如,以便用時得心應手,練與用二者拳理大致相通·但又有相異處。如馬步之練不可少,但用時豈能用馬步!
偏沉、下椿
下椿之要求為落地生根,站如釘,特别指下盤。偏沉之義,即左足、右手·右足、左手連為一鞭,如風中楊柳,隨而不滞。
換步的過程中,後腳原椿穩實,前腳探足下椿有臨淵履薄之意,探妥才能下。故在移動中,多為單腳一椿,練至柔隨如圓,功夫才算到家。若一旦得機得勢,踏實即發而壞人也。
抽勁乃足到手連貫如鞭,功力之展現全在末端一點之上,全由鬆而來。此抽如刀而純剛,能入骨也。動由靜生,愈近根(足)愈靜,如河邊菖蒲,風吹擊人而見血也。
敵人想安而未及安椿之時,即予破之,此謂破椿。不破敵椿而入,則如二牛相鬥,硬碰硬也。我之安椿謂之移位,下盤輕固,應敵才能接打。
膝下為椿,膝以上身手須柔如楊柳,拳中以八卦最像。收為扎根、內敛、安椿、蓄勢,發則威勢至大矣!
擊其暮歸、見肉分槍
敵勢盡而欲歸,此時舊力已去、新力未生、青黃不接,吾柔化蓄力而擊,謂之擊其暮歸。兵刃之法亦如此,稱為見肉分槍。
敵勢正要到吾時,吾再退後一點,引進落空,再反彈回去,此乃入骨法,非常厲害。
敵正欲動,而我先動,即擊其力之初生未強而易摧也。
中途迎之·则硬碰硬。·若是打沙袋,则吾之内腑易傷,反而是沙袋打我,同時打三個沙袋,是練手眼身法步合一最好的方法,要抓住一點而擊之,聽勁最重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敵勢之上下、大小、方向,勁之剛柔,必須看得明、聽得真。
氣血之順逆
練拳時,緊握拳頭,則血脈倒回腔內,形成氣血之逆。若先握空拳,着人之際再握實,則氣血瞬間衝出、貫串,即為氣血之順。
氣血逆則自我抵消而不貫串,順則內勁暗中攻出,故用指掌較拳為優。但一般人功夫不足,用指反怕傷指,故以拳代掌、指,如巴子拳。
調知覺也是指力不足所變通的避實擊虛之法,亦即四兩撥千斤之理。調知覺雖屬上乘,但仍慢半拍,功夫到家者,指掌一沾,氣血即入敵身内,不必有所轉折,此才是上上者也。如針、如刺、如蛇牙,一刺一咬即入,何來猶豫停頓也!
精氣神、提吸
精氣神,乃提呼,由腳→腿→腰→腎→手也。神氣精,神→助氣→助精如八極之默數八字。故八大式、形意、八卦,皆龍形起式,即此意。
提吸,如陰拳綿裏針,鬆靜中已暗提,蓄勁待發,若存意,則能害人也
太極中,一吸一握,不發即棚(虎抱中,抱也是外擴棚意,非脊夾緊也)發者,依次為肩、靠,肘、擠,採、指,、掌。
八卦之中,先下平舉,順其自然,待精氣昇起,提吸時即以平掌、單换掌,但無論如何走,均須留意頂頭懸也。
故輔器煉法中:
鹰爪力,先抓鋼珠,再抓罈子。
龍形·掌若平直,一「點」、則勁力直貫五指·掌心凹向上,氣即聚掌心, 掌平即不聚,氣若先到掌心、再到五指,則十分属害也。
内外合一(煉剛)
煉時氣入骨(柔運),用時氣充內外(剛發)。
剛,如氣充沙袋,筋、骨、肉、皮皆與氣凝結合而為一,甚至到皮外毛孔·沙(氣)若不足,則袋(手足)不能實。
皮保護肉、肉保護筋、筋保護骨,皆為氣包籠在內。故剛則血融為一,何處氣不足,該處即易受傷。要達到內外合一:
由內到外,要使氣充皮肉,此可經由單式的鍛煉為之。由外到內,可透過拳套、輔助器材等訓練方式來達到。
武道,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皆不可偏廢,當使之如一。
催氣、毒手、吞吐
吸乃催動丹田之氣,使氣塞丹田。若未能催發,則意到而氣或未到,故勁常不足。催動丹元之氣以擊人,乃武術中之毒手也。
毒手乃二道勁;空拳,引進落空之法也。
吸一口氣,催動丹田,令暖流衝入手臂,再發出而用,即毒辣之極,此乃吞吐意也。吸一口氣即吞,吐即衝上手臂而擊出。
煉輔助器材也是吞吐,此乃配合呼吸。吸氣→閉口→打出去→開口→哈聲吐出。
練拳徵象
練功過程中·如出現指尖發脹,有針刺感,足脹跳,是進步現象,不可停,應狠練之。
驗功力進步之法有二:
(一)手臂鬆沉否!骨節沉重否!
(二)手臂肌肉有如皮球之彈性否!
故練拳當多檢查身體、感覺姿勢、應用…等等。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之理:
三九·筋縮、皮肉緊,毛細孔閉,內熱發不出來,故必練之,以發內熱。
三伏,外熱,練之使內外交流一致。因內部太熱,僅由口鼻散熱不夠,故練之由毛細孔出,練後皮膚要涼。
當內熱外冷時,發散之;內熱外熱時,交流之。不使內部因鬱熱而致病。故三九、三伏均須練功。
冬令不可進補而增內熱,進補當在秋天,冬時應閉。即便太冷,亦不可加太多衣服,人體須稍凍才好。
擊破
真功夫,手貼磚上,磚置地面,「哼哈!」即碎,如伏虎式。或足踢切之,要切多少即多少,磚立地上而不倒。
假功夫,斬空架之冰塊、木塊,或擊中空之冰塊,上塊斷後撞斷下一塊此皆易事也。
練拳宜忌
打拳自己悶練·容易出大錯,因專揀舒服處練,愈舒服愈無進步矣!此因自己根未扎實,生理尚未調好也。
馬馬虎虎、好逸惡勞為人之本性,故練拳時若能由師父調教,雖辛苦、難挨,但此為拳中極緊要之事,不可放任隨性。
打拳宜心胸開朗、瀟灑、活潑,年老了,才靜得下來,若一昧心胸狹窄妒嫉,一輩子也練不好拳。
有氣者無力(怒氣),無氣者純剛(冷靜),故拳忌衝動。習武之人的手掌,以柔而充滿氣為佳,過硬過柔皆不是。
練拳之宜忌,如燒開水,不可想一下就開,須慢慢燒之,且到一百度即可,再燒不見熱,只是水消耗罷了。故練拳,須漸進、適度,此即火侯。
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如此交互練習,進步甚快。
練拳不免有痠痛之時,明師即擅於調人之生理,使之獲益而無傷害。此當先求開展,後找緊湊也。
變化觀察之鍵
變化之「鍵」,即用心、用腦,靜定之一點,變化之起點。在拳腳勢中,势收回中心椿,或将出未出時之靜立也。在此中心之椿,即觀察、策略,能進即進,不必再變,不能進即變化,調知覺即在此時,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李師祖之拳致命,即在此中間起變化也。
在技巧上,○→□→△→→→皆在中間起變化,在用時,能口吃即口吃、能○吃即○吃,不能時,再求變化也。
變化觀察之「鍵」,乃拳法至高之真理、原則,不會此,即不能變化以取人。如八大式中·降龍中之蟠龍式,即中間變化點,點晴時要如蜥蜴舌取食、蛇自草中竄出。
單式、拳套
練單式,才能有所體會,才是真功夫,練功即練此也!
拳套為一氣之練,亦不可偏廢,且要多練之以達到無思之境界!
拳腳定式不能用·妙用全在過程。過程乃勁道之變化、時間之掌握、有無東西全在此。
單式+輔器
發力,要有蓄勁,發出才能深入。
不論長短、點削,都要依敵勢而定,因敵變化而用。如用點短,則肘要起作用,其它如:寸勁、肩吐(吞吐),長勁、脊背,脆勁、腕子,全慿意念指揮。功夫大抵都在練散手、輔器中產生,且全是單式練再加上輔器。練時,依自己的意念而定,依勁氣意注意肩、肘…等處。
練拳知要
練拳,當多讀書,要內修與外練相合。
練拳,修身之事也,悲歡樂憂之時,皆常相伴隨。
練拳到行雲流水,則隨心所欲,處處皆順暢矣!
練拳,意念當深入骨肉,骨轉則陰陽交換,如此,骨易重(因勁力集中也)而勁易沉。
練拳的階層很多,所產生的境界亦多,學不到化境絕不能停止。最怕的是半途而廢,則一事無成和不學相同。
練拳,氣沉丹田甚難,再要由下而上更難,此皆由呼吸推動氣血也!
拳法到後來皆為陰拳,陰最險,從中發出一點陽,即暗勁屬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