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刻意練習 如何設定目標?5大原則讓你變高手!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刻意練習 如何設定目標?5大原則讓你變高手!

作者/陳建銘 | 2021-03-10

「刻意練習」是廣受認可的學習法之一,在職場、校園都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光是練習還不夠,許多新手經常陷入「努力就有收穫」的幻想,怎麼做才能正確刻意練習?

別再努力錯方向啦!想變強你應該要會「刻意練習」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1. 刻意練習的實踐原則有5條:準備好所需的一切資訊、判斷問題出在哪裡、反覆驗證問題並自我測試、尋求外界對問題的回饋、維持高度專注。
  2. 改變練習時的心態,從「被動」面對問題,改為「主動」解決問題,才能達到「刻意練習」的效果。
  3. 刻意練習的心態告訴我們:任何人都能成為天才,只要用對方法。

[轉貼]練習是最棒的老師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練習是最棒的老師

要削弱超級天才的技能,最簡單的方式是什麼?

我們都很熟悉一句格言:「練習是最棒的老師。」

從生物學來說,全神貫注的重複是無可取代的。要練成一項技能,無論用什麼方式──說話、思考、閱讀、想像──都不會比一再執行那個動作、送出電脈衝到神經纖維、修正錯誤、磨練神經迴路更有效。

[轉貼] 你是要向上適應或向下適應?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你是要向上適應或向下適應?

最近新聞經常報導老人跌倒的新聞,吳伯雄84歲,72歲的葉啟田也跌倒重摔了,前幾天尹總裁衍樑的國師陳元隆(嘉義人32年次)在約4個月前,跌倒後仰成植物人,前幾天仙逝了,影響南山集團差點金融風暴⋯⋯

難道人老了,就一定會常跌倒嗎?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太極拳的核心修煉:太極拳只有鬆柔嗎?重拾太極拳的技擊本質!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的核心修煉:太極拳只有鬆柔嗎?重拾太極拳的技擊本質!
作者:郭冬寶(前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理事長) 2024/9/20

看到網站上各式各樣的太極拳,大多以鬆柔為主,強調養生的太極操,讓一般人誤認為這樣可以養生。所謂養生,簡單來說就是強身健體。養生說穿了,就是每天要活動。俗話說得好:“要活就要動。”無論是任何拳術(如少林、形意、八卦、通背、洪拳、長拳等等),還是任何活動(如外丹功、元極舞、五禽戲、八段錦等等),或者是練習刀、槍、棍、棒、鞭等兵器,只要方法得宜,每日不斷活動,都能達到健身強身的養生效果,而不僅僅是太極拳才有這樣的效果。

太極拳之所以稱為“拳”,是因為它有獨特的鍛煉方法和技擊技巧。古代先輩研發並記錄下來的太極拳譜,都是經過實證和檢驗的,否則不會留傳數百年並越發興盛,且代代得道者相傳而無誤,拳譜因此成了太極武術的“聖經”。

在王柏青所遺留的《太極秘術》裏,提到王宗岳的學生蔣發說:“太極拳的不二法門‘上下相隨,內外相合,虛實分明,用意不用力",這十七個字已道盡了密訣。現代太極拳的習練者只知以慢制快,完全誤解了拳譜,致使誤入歧途而不自知,並造成千萬大眾誤以為太極拳只能養生,不能技擊的錯誤認知。

任何武術都是為實戰而訓的,太極拳也不例外。在攻防中,將有效的制敵方法整理成一個或多個套路,供學習者不斷練習,達到精熟並能變化運用,最終實現百戰不殆的效果。

任何拳法都追求快、狠、穩、準,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太極拳也是一樣,只是方法更為精巧。太極拳譜裏說:“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不快又怎能超越對方的先動?這絕不是所謂的“以慢制快”。

太極拳之所以以太極圖的圈為圖騰,正是因為太極陰陽相互繞圈、互換力點。因此,在杜元化的《太極正宗》裏,第一步便是練習繞圈(一圈、二圓)。

太極拳講究的是“鬆、柔、圓、整、中正”,並非只講鬆柔而已。鬆柔是為了旋轉手腳身腰的關節,所謂“鬆筋活骨”。再加上圓、整、中正這五項,缺一不可。圓和中正較易理解,而“整”指的是手、腳、身為一體,手如何動,身腳也如何動,全身(手腳身協調成一個)才謂之“整”。這也是拳譜所說的“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要求。也就是說,公轉與自轉都能同時動與靜。而轉圈的目的是改變對方的力點,也是蓄發的獨特技巧,所謂“勁以曲蓄而有餘,發勁需循方直達”。

如果練習的動作無法達到拳譜的要求,即使練習太極拳多年,也難以窺見太極拳的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