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Young Zen - 太極拳搏擊之道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載)太極拳搏擊之道
作者:劉習文(原載《武魂》2008年第34期)
    太極拳搏擊術,以太極陰陽(實質是矛盾對立統一)理論為指導,取老子有無相生無為而無不為之意,效兵家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之說,摒棄壯欺弱,慢讓快”——專靠速度和力量取勝的傳統搏擊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技術革命:以沾粘連隨不丟頂的技巧,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靈敏知覺,舍已從人,引進落空,得機得勢,借力打力,在冷兵器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在搏擊實戰中開創了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引自《道德經》)的先河。
    拳術,本搏擊之術。然而在很長時間,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太極拳的發展卻走著一條以偏代全的道路:強調松、柔、緩,力戒緊、剛、快;注重操舞效應,淡化功夫內修;提倡健體養生,反對技擊制人……練習對象以中老年病弱群體為主,廣大青少年不屑一顧。一系列的失誤致使多數人認為:太極拳是醫療體育、健體運動、表演藝術,不能用於搏擊實戰。

    冷兵器時代,太極拳先賢以無與倫比的搏擊技巧名楊華夏,為太極拳的存在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人類歷史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在新形勢、新觀念條件下,太極拳能否沿著正確的道路得到普及與發展,澄清太極拳不能搏擊的認識,找出太極拳練習方法上不利於搏擊實戰的癥結,探討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太極拳搏擊之道,是當代太極拳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1搏擊技術是太極拳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條件
    拳術的實質是搏擊技術。太極賦予拳名,必精搏擊技能。
1852年,王宗嶽撰寫的拳論在河南舞陽鹽店被發現,全文365個字,以太極陰陽學說結合搏擊技術闡述拳理,開宗明義、破舊創新,言簡意賅、氣勢磅礴!
    宗岳先生認為:依靠力量、速度取勝的拳技以蠻力相抗衡,頂牛、對拉雙重則滯,必然導致壯欺弱,慢讓快耳。這種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者而有為也”……
    宗岳先生認為:英雄所向無敵,奧妙在於(陰陽)變化莫測,忽隱忽現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在於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靈敏知覺舍已從人,急應緩隨、隨曲就伸,通過走粘順勢借力,以柔克剛達到我順人背”……
    宗岳先生認為: 四兩 撥千斤,耄耋能禦眾,要訣在於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階及神明。何為懂勁? 宗岳 先生寫道: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王宗嶽拳論問世,斯拳得以太極命名。拳名一變,意境為之大新,誠如 于志鈞 先生所說,太極拳是在王宗嶽《太極拳論》為準繩的規化下發展出的一個拳種(引自於著《中國傳統武術史》第288頁》。此後的150年間,各派系太極拳無不與王宗嶽攀親,將其撰寫的拳論命名為《太極拳論》或《太極拳經》,給予極高評價;出版的太極拳專著,也大都附錄王氏原著原文,將其列為太極拳精典著作之首。王宗嶽因此奠定了他在太極拳史的地位,以不容置疑的權威被尊崇為太極拳的巨擘、先賢。
    理論源於實踐,並指導、服務於實踐。王宗嶽《太極拳論》指導下,早期的太極拳是個什麼樣子呢?
    拳界公認的早期(太極拳)實踐家名叫陳長興。陳長興練拳情況,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的得意弟子是河北永年人楊露禪。誰料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氏傳,因此可以說,楊露禪就是陳長興的影子,楊露禪的拳技就是陳長興拳技的再現。楊露禪的太極拳技是什麼樣子,有據可考——
    清大學士、同治帝師翁同和曾親眼目見楊露禪與人比武較技。翁同和說: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運如球、猶太極渾園一體也。翁同和為清末書法家,親書對聯贈與楊露禪:手捧太極震環宇,身懷絕技壓群英。
    另據《永年拳志》載:楊露禪學成歸裏,日與同好習武切磋,他拳藝高妙,鄉鄰觀其行拳綿軟不猛,便戲呼之為綿拳,又見他與人交手時,善於近身粘人,便又呼之為粘拳”……
    楊露禪教拳北京,多有不服者前來較技,均敗北,因此被人稱作楊無敵。露禪子班候,二十幾歲以技擊名滿京城,亦被人稱作楊無敵,充任清旗營武術教習,皇誥授武德騎尉賞載蘭翎官職。
    上述史料證明,早期(楊露禪時代)的太極拳行架綿柔園潤,應用時進退輕捷神速,貴在近身沾粘、善用園的技巧制人,因而能震環宇壓群英,是一項極具特色、又極具殺傷力的優秀搏擊拳種。試想:如果陳長興、楊露禪時代的太極拳,形同現今公園裏流行的老年健身太極操舞,恐怕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稱之為太極拳的太極拳了……
    王 宗嶽生年,學術界爭論不休,多數人認為是清乾隆時人,是時,中國社會處於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後期,雖然出現了火器,但作戰仍以冷兵器為主;陳長興、楊露禪 時代,中國社會處於封建社會晚期,雖然西方工業革命方興未艾、船堅炮利,但腐朽沒落的清王朝依然八股開科取士、長矛弓箭厲兵秣馬。這就是王宗嶽拳論誕生 時、楊露禪太極拳實踐時的歷史背景。因此,王宗嶽以搏擊技術闡述拳理,是時代的必然;早期(陳長興、楊露禪)的太極拳以搏擊技能爭生存、謀發展,也是時代 的必然。
    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一開始就與搏擊技術有著不解之緣。不講搏擊、不精搏擊技術,太極拳就失去了賴于生存的條件,就不會有當年太極拳的產生與存在,更不會有今天太極拳的普及與發展……
    有人以太極拳譜中有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 辭句,作為強調太極拳健身職能,否定、淡化太極拳技擊功能的理由,筆者以為不符合歷史真實。能寫出《太極拳論》的王宗岳是高智商知識份子,他清楚在重文輕 武的封建社會,談拳論道之餘提請注意養生健體,更能滿足統治者延年益壽的希冀,更能引起社會的普遍重視,更能爭取到適宜太極拳生存與發展的大環境。當然, 這種說辭更體現了火器時代來臨、拳技搏擊在戰場上的功能日益減弱條件下,王宗岳的超常智慧和遠見卓識。
       2現今太極拳不利於搏擊實戰的癥結
    太極拳搏擊技術的訓練方式名曰推手。
推手又稱打手、揉手、靠手等,並不是太極拳的專利,各種拳派亦多有之,是一種練習近身著(招)法制敵的手段。太極拳推手與其他拳派推手相比較,獨特之處在於與人手臂相搭,通過肢體纏繞接觸,應用沾連粘隨不丟頂的技巧,在相互制約中練習全身皮膚觸覺和內體反映的敏銳,體驗、感味古人所說的陰陽生克之理,剛柔變化之妙,從而得到一種被稱作為懂勁的功夫。
    何為,何為懂勁?拙作《”—“懂勁及其數學公式》,武魂雜誌2006年第7期有載,不再復述。概而言之,懂勁是太極拳搏擊技術的必修課,是衡量太極拳搏擊功夫的唯一標準。為著(招)法功力,源自太極拳拳架套路的練習;為著(招)法技巧運用的感悟,主要從太極拳推手訓練中獲得。因此,懂勁本身就是功夫,懂勁愈高,功夫愈深,懂勁至極即是拳論所說的神明從心所欲;因此,太極拳術以懂勁為拳中要訣習太極拳者,不習推手,等於未習。習推手而未能懂勁,則運用毫無是處(引自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
    昔年 郝少如 先生曾言,太極拳是一門最講究省力打人的藝術借力打人是太極拳藝最本質的特點。愚意以為,省力打人、借力打人的先決條件就是懂勁。只有懂勁,才能作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舍已從人,才能作到因敵變化示神奇引進落空合即出,才能作到拳論上所要求的無過不及偏沉則隨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筆者以為:現今太極拳不利於搏擊實戰的最大癥結,在於參戰者、推手比賽者大多不懂勁或懂勁功夫甚淺,因而在搏擊實戰中無法作到省力打人、借力打人,反而不由自主地從自然習慣,以頂牛、對拉相抗衡,最終導致以力取勝。這種打著太極拳旗幟的蠻力較技,背離太極拳的基本原理,根本就不是太極拳,更談不上太極拳搏擊技術。
    搏擊,顧名思義就是施展肢體的各種技巧、功力,保護自已、打擊對手的技能,具有靈活性、多樣性、隨意性的特點,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然而太極拳搏擊技術的推手訓練,總是循規蹈矩,機械地手臂搭成太極圖後進行,名曰文明禮貌,實則呆板僵滯;名曰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實則坐樹待兔靜等挨打---這種訓練模式無法與快狠准、迅雷不及掩耳的拳種接手沾粘。接不上手就無法懂勁,太極拳優長皆失,實在是坐以待斃、取死之道。因此,缺乏開門手接手訓練,無法在穿插遊走與敵周旋中進行沾(粘)接,是太極拳不利於搏擊實戰的又一大的癥結。
    有人認為,他拳快如閃電,講究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松柔輕緩的太極拳無法與之接手沾(粘)連。非也!愚意以為不論何種拳技,要想打上人,必有接觸點!他能打上你、接觸(挨)上你,你自然就挨(接觸)上了他、應該沾粘上他。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拳論上說的明明白白。因此,接不上手、沾粘不上對方,只能怪太極拳接手沾粘功夫沒練到家。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要看對方的功夫如何。對抗雙方功力懸殊甚大,自能不招不架,一下(招)取勝,結束戰鬥;對抗雙方功力相等或相差無幾,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則屬無稽之談。
    有人講太極拳練至內勁渾厚敷蓋對吞,亦有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之說,筆者以為不然。 郝少如 先生《敷蓋對吞四字秘訣解》所言,四字絕妙非懂勁後煉到極精境地者不可得,極有見地。沒有沾粘懂勁功夫,不能舍已從人、順勢借力,僅靠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發勁制人,與西方拳擊沒什麼兩樣,不是中國的太極拳。
    當今的太極拳推手重死步(不動步)輕活步、只推不打,亦是不利於博擊實戰的大症之一。
    筆 者在網上看過諸多的推手錄相,大多是不動步推手,有活步推手者亦步法簡單,且只推不打為多。隨意游走、滿埸亂飛的乘勁趕打,擰裹鑽翻混用、跌打摔拿並施, 被稱作太極散手(打)的亂踏花(異名踏浪花、亂采花、爛踩花等)迄今未見(筆者按:可能是派系門內藏秘,不輕易示人;也可能是廣陵散盡,早已失傳)。因 此,很難與躥蹦跳躍、避實擊虛、迅如閃電,講究打擊力度的他種拳技實戰對決。
    民國初期,太極拳大家對推手貢獻至偉。據悉:楊澄甫在四正小捋的基礎上完善、發展了四隅推手,從而形成著名的楊氏大捋;許禹生將單操手、開合手引入推手術,以輔原來四正四隅各方法之不足;宋書銘將八卦步法引進活步推手,名曰太極推碾(攆),又稱旋乾轉坤;孫祿堂進步必跟,退步必撤,開合相生,尤適用乘勁趕打;楊少候活步隨意遊走無定勢,飄飄蕩蕩浪裏鑽……前輩們傾畢生心血澆灌出的太極拳極品絕技,我不相信若大的中國,再沒人會練會用!
    重推手技巧,輕拳架套路;僅靠借力打力,沒有功夫後盾,亦為太極拳不利於博擊實戰癥結所在。
    楊澄甫先生言: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乾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已跌出丈餘矣。其粘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酸麻不可耐。這種真正的太極功夫,愚意以為基礎皆從拳來!太極拳松靜柔緩,以拳為樁,意到氣到勁到,練、悟得法至一定程度,自能求柔,無意中得剛求松,無意中得緊求緩,無意中得快,從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濟、開合有序、虛實分明、剛柔並施、快慢相間、鬆緊並存,人身處處是太極妙手一著一太極。繼而持續不斷地體用統一,以拳架豐富推手,以推手驗證拳架,知已知彼。待到懂勁至極,自可太極無法,動即是法,打不露形而應物自然,在搏擊實戰中用之極輕,敵覺重極;用之極柔,敵覺剛極;用之極松,敵覺緊極;急應緩隨,敵覺迅捷如電、捉模不定;隨意沾粘,敵舉步惟艱而不能脫,沾接點酸麻痛不能自持……有人輕視、否定拳架套路,認為功夫不在拳內,大誤也!著名文人,師從孫祿堂、楊澄甫學過形意、八卦、太極的 陳微明 先生言道:聞 楊少候 先生說露禪老先生練單鞭下勢時,以製錢一枚置於地上,可以用口銜起,又可以肩靠人之膝……凡輕視架子者,皆未得架子之規矩精意者也。架子為最要之基礎,久久練之,身體方能重如泰山,輕如鴻毛(引自陳著《太極答問》)。凡太極拳名家,無不在拳架上下功夫,此中道理,勿須多言。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埸空,沒有功力作後盾,順勢借力打力(技巧)則為空談,由此可證拳諺拳不打力,力不欺功確為至理明言。
    以上列舉了太極拳不利於搏擊實戰的四大癥結。至於精通太極拳搏擊技術的師資、專門人才匱乏,科學的、現代化的太極拳實戰理論及訓練體系尚未形成,以及習練太極拳的人群年齡偏大等等問題,已超出拙作命題範圍,恕不評述。
       3太極拳搏擊之道的探索
         1958年,筆者少時學拳技于通州張虎臣(1898—1979)先生。談及太極拳散手實戰,先生笑曰:臨陣對壘,性命相搏,進生退死瞬息萬變,頃間可定輸贏,那能有固定規矩可循,若似學推手搭手再戰,菜早涼矣須用開門手與敵周旋,在穿插遊走中伺機接手沾粘,施於懂勁技巧,聽化拿發一氣呵成,方能奏效。問何為太極拳開門手?答曰:揮琵琶、提手勢也。
    太極拳實戰,開門手多為手揮琵琶(或提手上勢,下同)勢,金一明《武當拳術秘訣》所說足分前後,兩股緊夾,隨意轉身,兩拐顧兩腋肘貼兩旁,發能擊外,收能防內三尖(指鼻尖、手尖、腳尖)要相照,手進三分,足進七分,手足相隨,歌曰右(左)手須從腿邊起,發來似箭引如弓,左(右)手防身兼帶援,細心潑膽進推功,愚意以為即指此手。凡拳家實戰多用此勢作開門手,西方拳擊亦然,只不過太極拳勢稱作手揮琵琶,他拳另作異名而已。
    太 極拳用手揮琵琶作為實戰開門手,原因在於此勢靈活易變,凡太極拳各勢均可用此勢瞬間合成,如一開一合為十字手,一轉一翻為雲手,一捋一肘為肘底手,一攔一 按為摟膝手,一翻一退為攆猴手,一采一坐為下式手,一翻一落為海底手,一上翻一下采為亮翅手,一翻一跨步挒為斜飛手,一捋一邁步為分鬃手……
    武術界向有膽大心細進生退死之說,太極拳更講究前足奪後足,後足站前蹤打人如親嘴,手到身要擁。他拳大多進退迅捷,慣以腿擊人,弊端在於攻防分明,一擊不中,收腿縮拳換著(招)再擊,大費周折;太極拳長於懂勁,任敵變化無意而有意,無法而盡法攻防不分,短處在於必須與敵相沾粘,否則不能懂勁、優長皆失,必為敵乘。太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手從腿邊起,側身步輕移,旋乾轉坤穿插遊走與敵周旋,楊長避短貴在近身沾粘。能沾粘,則能發揮懂勁優長,能貼敵,敵弊病皆現,腿不能起、身不得脫,必陷入太極亂環術中束手無策,任我主宰。
    太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與敵相持,前手須松沉、外柔內剛,防敵挑打,後手須緊護前肘及胸腰部,防敵突襲。
    太 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與敵相持,敵擊我身,我前手(劃弧以卸其力)迅而接之(接手不接力),則可沾粘住敵臂或其他部位;若敵速迅猛沾(粘)接不及 (上),琵琶手可任意變化拳勢或格或攔隨敵遊走,伺機再行沾(粘)接;敵擊不中,閃躍或僕倒遠離換勢,我則仍恢復琵琶勢與敵相持,以變對變、靜觀其變,此 即《太極進圈法》所說: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此為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並比肩”……
    太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與敵相持,前手多用棚手混摻他勁與敵接手沾粘,故有棚為八法之首搭手遇棚莫讓先之 說。若敵從正前方攻我,則視情用棚手或棚捋混用接手沾粘;若敵拳從左右側來擊,則視情選分鬃手、斜飛手接手沾粘;若敵從身後來擊,則視情以歸山手、穿梭手 接手沾粘;若敵勢居高臨下來拳甚猛,則視情先用下式手卸其力再用七星手接手沾粘;若敵手足並用,連續進擊,則視情用雲手接手沾粘……概而言之,接手沾粘不必拘泥於一格,運用之妙在於順手沾來。接手須膽壯心細、迅疾進身與敵粘貼,貼身敵腿不得起,我占先機;怯敵不敢進身沾(粘)接,則優長盡失,敵占先機,必敗無疑……
    太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與敵相持,懂勁功夫精純者一旦沾(粘)接敵手,敵休想逃脫,一個字,無窮變化,足使其墜入五里霧中,不知所措:敵退我順其退勢,同步等速追風趕月;敵進我順其進勢,同步等速牽牛入欄;敵起腿踢人,我順其腿將起、身體後傾之勢,同步等速進足跟步鄭而發之;敵下蹲欲襲我脛,我順其下蹲之勢,同步等速施按采手制其於足下;敵連技步側向逃匿,我順其逃向,同步等速左右手挒之以斷其根;敵我方沾(粘)貼甚緊,腕部相互制約,手不得騰,我則順其失重方向以肘擊之、以肩背靠之、擰腰以胯打之;敵被擊敗(出)但未致命,我則順其敗(逃)向,同步等速追打趕打,所謂若還發出不多遠,反手補出急多風,只至敵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筆者按:這裏所說的同步等速,意為與對方勁力速度相等、時間一致、方向相順。只有同步等速,方能無過不及”“得機得勢,順勢借力)……概而言之,沾(粘)接敵身聽化拿發、力從人借,氣由脊發的同時,擰裹鑽翻、跌打摔踢、吞吐蓄放、乘勁趕打不拘常規,八門五步混用並施,數齊下隨機而發,力在驚彈走螺旋,一氣呵成只在瞬間,且出手見紅犯者立僕,不給敵絲毫喘息機會……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不至於人,太極拳實戰須審時度勢、果斷地攻其不備、攻其要害、攻其弱點,切莫癡迷以靜制動的教條。敵不動,我誘其動、逼其動。敵在動態中,跟彼隨彼莫放離,方能借盡其勢、其力,即以其道制其功。太極拳以手揮琵琶為開門手誘敵、逼敵,慣用吐信手、撇身捶(掌)試探(擊)敵方眼喉面部。迎風鐵扇撲面掌,任他豪傑也慌忙,敵必出手(臂)格攔,我則乘勢沾(粘)接敵臂(手),此時敵微動,已先動引進落空合即出,我得機得勢矣……
    綜上所述,實戰不同於推手,推手不同於實戰,二者即有區別,又有聯繫。
    推手是獲取搏擊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博擊實戰的技能訓練;實戰是搏擊技能訓練的目的,是推手水準的即興發揮和使用。推手比實戰細膩,技術變化複雜;實戰比推手粗獷、簡捷,臨埸發揮異常艱難。初學推手速度宜慢忌快,細嚼慢嚥解析度高,易於技能掌握,練至一度程度可快可慢,誠如拳論所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即能慢到十分,亦能快到十分;臨埸實戰利在速決,追求瞬間效應,容不得半點猶豫,須與對手同步等速的快而不能慢……
    推手豐富實戰技能,實戰撿驗推手水準。推手的技能越高,實戰取勝的概率就越高,二者成正比。
    拳 架、推手、懂勁、實戰,四者的方法、目的各有側重、各具特色,都是太極拳博擊之道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中,拳架套路是基礎,推手是訓練手段,懂勁是核心、主 宰,實戰是實踐撿驗。愚意以為,正確處理好拳架、推手、懂勁、實戰四者之間關係,使之完美和諧的統一,方能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太極拳搏擊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