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介紹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介紹

作者:謝宗學

"忽雷架是太極拳的一個分支,流行於河南溫縣一帶,有著極為特別的技術風格。它在演練時身體猶如觸電,忽起忽落,忽柔忽剛,周身抖擻如顫抖,兩足挫碾震促有聲似雷電"

▮拳架釋名

說到講到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問起來十個裡有九個說沒聽過。剩下聽過的人對於忽雷架也未必清楚,甚至誤解也是相當常見的。

趙堡太極拳的 "趙堡" 是地名,位於中國河南省的溫縣趙堡鎮,在古代是屬於懷慶府。溫縣被稱為太極之鄉,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也是位於溫縣,與趙堡鎮相當近。趙堡太極拳自明末開始傳播起,遵祖師訓示代代擇良材而教、廣傳,所以歷代宗師傳人姓氏不同,並不只限於宗族裡傳習。

而 "忽雷" 二字源於河南方言 "呼攏" (音譯,與國語 "糊弄",音相近但意不同),意思是 “忽然來一下”,指的是忽雷架的高手發勁的形象,速度快出乎人意料,如迅雷不及掩耳,久之人稱 "忽雷" 也就成順理成章了。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太極拳精義述真---李秒丰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精義述真

作者:李秒丰


太極拳不是神拳、玄拳,亦不是「棉拳」、「柔術」,更不是「舞術」、「健身操」。太極拳是實實在在的武術,是內功拳。是內外兼修、健身為基、修心為法、練身為用的武術。

天下沒有不打人的拳,更沒有不發力或不發勁的拳。太極柔乃是以方法為化、剛用為打,剛柔相濟方入太極,打人仍是太極拳的本質。


一、拳理簡述話太極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太極拳之所以被稱之為「太極拳」,是因其以太極理論為指導,取其形、用其意,畫圈、走圓、繞8字,勁由心,力走螺旋,柔化剛打,化打合,是謂太極拳也。

練太極拳要明理、入行、合道、悟道、得道。道者,道家理論,一陰一陽之謂也。又道理、道德、自然法則,規律是也。陰陽乃自然界之玄機,萬物之根本,非指具體事物,是事物規律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人生觀和方法論,是對世界本元的看法,是讓人聰明的學問。事物發展要合規律,不背自然法則,是謂入道、合道。道法自然,合自然,自然便是道。化說具體乃平常心是也。

拳,不惟太極。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協調,力之運用,其無二至,「五弓」也好,「整體力」也好,「上下相隨」也好,均在其中。人之力平衡、協調、運用,無不賴於肌肉、筋腱的鬆緊帶動骨用的運轉、折迭而生。道之謂陰陽,太極陰陽合抱,陰陽互動互生,互較互換。鬆緊便是陰陽的具化,矛盾、對立、統一。至於拳,一鬆一緊之謂也。鬆緊就是拳,鬆緊亦是道,是陰陽理論的具化和實用,鬆緊便是人身之太極,乃拳之不二法門。


二、入門法則述真


太極拳入門,鬆靜為本,守中為根,發力為用,熟招為法,要領為綱,平衡為要,協調為命。

呼吸自然,心態自然,拳法自然。順自然,合自然,自然而超然,超然而然。

修心為上,在內不在外,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無氣純剛。氣需養,呼吸順拳,深長均靜,輕慢圓勻。心為一身之機,心流神氣,心命百骸。心到意到,意到氣到,氣到力自到。

形之於外,靜則鬆,鬆則柔,柔則輕,輕則靈;沉則穩,穩則實,實則厚,厚則剛。內外合一,剛柔相濟,方謂太極。

平心靜氣求自然,呼吸順拳乃關鍵,惟求平衡與協調。靜力平衡,動力協調,協調平衡自奧妙。頭領要虛,肩鬆、肩活、肩開、腋虛,肩扣後而沉。背拔、喘拔、足撐、臂裏、胯坐、腰拉、腰塌、腰活,關節鬆活氣騰然,自然撐手朋因勢變。奪造化,盜天機,須知陰陽變虛實,鬆中求,靜中悟,緊中得,推手驗,戰中用。鬆緊入手,分鬆分緊,鬆緊相系,緊中求鬆,鬆中求緊,鬆緊合融,鬆繞瞬變,運鬆落緊,鬆緊一瞬,方能分剛分柔,合剛合柔,融剛融柔,不剛不柔,亦剛亦柔,似剛似柔,非剛非柔,即剛即柔,柔即剛,剛即柔,剛柔瞬變,飄忽不定,無力根,握力源,無滯點,無形、無像,不用意,一切皆在自然中,自然而超然。氣機動,無處不剛柔,即可達前人之述「太極不用手,渾身都是手;全身無處不太極,挨看何處何處擊」之妙。君若識得此中理,內外相合,上下相隨,以手領身,以身運手,步隨身換,繞手纏絲走太極(走8字),螺旋轉圓不等閒,外動、內動、內外動,不動而動仍太極。

渾身太極無敵手,撒放摔打任自由。


三、真功上身之宗


前人云:「別看太極柔,剛柔腰中求,」腰為一身之主宰,運動之樞紐,腰活全身皆活。前人重腰,其理至要。命門要穴在腰,其內兩腎相藏,腎主水藏精,精為命之基。精化氣,凝神聚氣精亦固。中為丹田,氣之源。腰為帶脈,絡全身之脈,一脈通百脈皆通。故腰為太極之魂,腰活則胯活身活力活。

腰胯之功,太極及力之宗,腰抒胯挫,力出勁足。太極揉球,非轉腰胯,揉球只是活腰,腰胯須分,有分有合。轉胯非轉腰,亦是活胯。轉腰要定住膝,管住胯;動胯要穩住腰,專動胯。腰擰胯挫,腰轉胯合。胯挫胯合,胯摧胯縮,胯展胯坐,胯運腰合。腰胯擰合鬆緊為要,配合臂展、臂轉、臂開、臂合、手轉、腕翻、腰中抖彈,身折螺旋,肢體力現,其練是謂「掛翎」。非僅活胯轉腰能為,皆賴腰胯相分相合,分之相系,合之反彈。君可細思,細量,細悟,細驗。「抖翎」發力之訓練,乃太極拳綜合發力之法,亦是高層發力之法,更是武人夢求之力,問來秘不外傳,外人只知其形,內人只知其表,今公之於眾,以慰太極。願求真者有所求。

能發力只是一個方面,太極乃是一整體。無功招法皆空,無招法功無以為用。招不熟無以為巧,功不到無以為好,身心不合無以為妙,機不知無以為奧。明理、入行、合道,拳之本力也。拳之道平衡協調,拳之法鬆鬆緊緊,拳之用剛柔相濟。拳之氣在心,拳之意在心,拳之力亦在心。拳之勁借用牛連元先生轉授楊氏拳六合勁之說表述更顯精煉:「擰裹、鑽翻、螺旋、崩炸、驚彈、抖撇」。腰胯發力由內而外,不露其形,勁貫四梢運全身。

太極拳沾連粘隨最為要,舍己從人須做到。發力隨機不可妄,化打合一方為上。心中身中自不偏,心合身合自相隨;心不貪身不過,心不縮形不扁,心不煩氣自和,心不邪德自正。機勢斷續一瞬間,全憑聴勁(知覺)不一般,若能懂勁功深時,隨機造勢處處機,出手功成只一念。是謂「招熟而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愈練愈精」。

太極拳雖法門獨特,但並不難,千里之行始足下,先學走來後學跑,健步如飛能做到。人慢到慢時慢不了,身輕如燕根如山,蓄勁納百川,發勁似雷電,動中求靜靜猶動,剛柔不分入上乘。

如能修得太極功,練拳推手兩相容。練拳不推手,不知有沒有。懂勁由推手得,沾連粘隨由推手悉,機遇由推手求,發力由推手驗,功夫由推手證。推手為太極獨門綱要,習者不可不察。推手要由單入雙,多練散推(即自由推手),近似實戰,戰之方能自如。


打手要點:鬆亦打,緊亦打,不鬆不了緊不能打;前勁已斷,後勁未續,瞬間力發;化力、泄力順收勢,借力、順力機緣找;主觀臆斷全不要,因敵變化神奇妙。


四、拳之氣說


太極拳惟講心態平和自然,既是入門之道,又是出門之法,拳中本無氣,亦不無氣,氣不氣,不氣而氣。氣乃人人體能量客觀存在的反映,是鬆靜狀態下內在的、實在的感知。表現為精力充沛,內勁盈足,氣勢旺盛。然氣不可求,亦不可追,求之而不得,追之而無門。氣由靜而觀,由鬆而來,由養而得,惟求鬆靜平和。可練之法乃調息、調身、調心而已。心靜身鬆氣騰然,所謂對「氣功」是也。氣無需沉,無需貫,亦無需運。意決不能跟氣走,本末倒置。惟鬆靜,氣目沉丹田,氣自貫丹田,小腹自沉實鼓蕩。鬆靜氣目通,一通白通,精白化氣,氣白化神,神自還虛。氣聚氣散任自由,聚為蓄,散為用。何需周天搬運?畫蛇添足!心機動氣遍身軀,發之則出,收之則合。陳低太極真訣只有一個「心」字,乃真言也。太極心法實乃道家虛無丹法,稱之為無為大法、自然大法,上上心法,無尚心法。心法乃最高功法。

內力即內勁,由養氣而得,所謂「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前人之論精闢至極,乃實踐之體悟。今之印證亦然,有力者無勁,無力者勁足,在心不在氣,氣在心而不在身。內勁之感受:養氣如水庫之蓄水,地殼內融岩之加壓、加溫;發力之機如岩漿遇發之隙,水之決堤,不發而發,不發不可不發;勁發似岩漿之噴,水之傾泄,排山倒海,勢不可當。蓄力納百川吞山河,發為一瞬,驚雷電閃。內勁發力之形似氣缸活塞點火,循環往復。


五、功夫層次、階段論


太極拳功夫層次,目前尚無統一說法。拳論云:「招熟、懂勁、神明」,和孫祿堂先生分為「水下、水中、水上」三層。昊圖南先生把功夫定為「全身透空」,乃楊少侯先生之淩空勁是也。

太極拳功夫一般分為三層,即:

  • 下乘:招熟,拆招破勢承轉自如,剛柔可分,柔化剛打,或先柔或先剛。
  • 中乘:懂勁,知己亦知彼,能聽出對方勁之斷續、虛實,來龍去脈,摸出形之凹凸、重心之變化,一般為太極態,陰陽交融,亦鬆亦緊,剛柔相濟,化即打,打即化,化打合一。
  • 上乘:神明,為無極態,全身透空、虛無,無剛柔,無化打,沾身便彈,出手便摧,無力可擋。

太極拳訓練大體有五個階段,即:

  • 初級階段:呼吸促不能隨,軀硬肢僵力拙,平衡難控,協調不順。重點是熟悉要領,熟招記勢。
  • 第二階段:為入陰柔化期。呼吸平和自然,已入腹式呼吸,體鬆肢柔,協調平衡可控,動勢仍不穩定,拳無力,是謂脫胎換骨,。
  • 第三階段:為平衡陰陽期。呼吸順拳,心態平和,有剛有柔,外柔內剛,勁由內發,出拳有力,勁力充足,平衡協調自控,身備「五號弓」,上下相隨,一動無有不動,一靜尤有不靜,內勁強,是謂強筋健骨。
  • 第四階段:陰陽相濟,呼吸暢達,無形無意,身自協調平衡,步隨身換,動亦靜,靜亦動,
  • 化即打,打即化,內氣強,是謂太極態。
  • 第五階段:煉神還虛,呼吸綿綿,全身透空,虛無己身,天人合一,形似隨風而飄,無剛無柔,無化無打,勁力凌空,是謂無極態。


六、真言苦口正誤


前人之論,多假借物像類比推理,更有個人之人體悟,且文字晦澀,切不可憑字妄臆,關鍵是要知道前人所述者為何。今之人有承之不可泥古,要去仿存真,去粗取精,更不可以訛傳訛,要辨正誤,承其髓,化繁為筒,用現代知識科學解釋方為聖明。更要有超越前人的氣魄,才能光大太極,發揚武學。一切有關太極拳的理論,要真能消化吸收,轉化為現代化的,要有自己的語言才行。

如以「四兩撥千斤」喻太極亦是一比,乃力學之旋點力(離心力、向心力、螺旋力)、摃捍力(支點力、靜力、平衡力、動力)之運用,切莫當真,以此為耀,若當真,莫過於以卵擊石,終被巨力打敗無疑。

太極拳不是神拳、玄拳,亦非無敵。然,太極拳乃好拳,非無敵之拳可比。天下本沒有無敵之拳,只有無敵之人。拳無優劣,招無好壞,入化皆精,出神都妙。世上更無絕招、絕技。招多雖好,然招不在多,招在熟,在巧,在變,在運化,純熟巧妙自絕。一變十,十化百乃是勝招。別人之絕非你之絕,只有自己的才是真實的。

太極拳舍己從人非舍近求遠,不舍己從人不能沾連粘隨,必去頂抗,敗北難免。舍己從人是沾連粘隨的必經之路,沾連粘隨是得機之門,它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制敵、禦曆,是為瞬之機發為創造條件,打基礎、尋隙機,是致勝的前提,乃太極拳之奧。

太極拳之妙在於得機,舍己從人,粘連粘隨便能引進落空,懂勁、功到方能合即出,化力、瀉力、順力、借力自合。太極之髓在於發力一瞬,適時適機,覺時已晚,小力勝大力於一念無念之間。陰陽相濟,巨力打無點,狡如步深洲,開石無所畏,搬山又何慣?只要你入門,什麼都不怕,一鬆一緊自運化。太極非力勝,亦是力贏。此太極之法。

太極10年不出蕊,乃未得其法,終未入道,而非其拳奧。拳打萬過,其理自現,摸也;拳打一過其理目通,法也。所以,方法科學一年勝十載。

太極拳之柔與剛,鬆與緊,不是嘴能做到的。要根據自己練功的層次或階段有所側重,不能不求,不能硬追,層次有交疊,但無捷徑可跳躍,紮實的腳步才能走出順暢的路來,否則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神功、絕技君莫追。「虛無大師」、「空靜上人」、,「賈聖宗」、「甄思」、「魏之名」之流,孔方兄不拒,美元更喜。軌跡李紫劍,《少林與太極》之拳打惡人乃是真理;大成楊波,《精武》軟硬兼施述真經。太極拳惟求心態平和自然,呼吸綿綿,神藏於內,斂入骨,射於外,入敵之髓,非「心存歹意」可比。豪橫不慣,力大不怕,弱小不欺。

愚雖不才,習太極30佘載,只為健身,於功無緣,經驗沒有,教訓不少,愧對太極。惟明一理:武以德為尚。向不信神功絕技,隔空、隔墻打人不過遊戲。筆者若錯,君可論理。君若不棄,壓以身相讓,莫說隔空,神君可否貼身打人放人乎?筆者雖無功力,即入太極,大氣不敢出,身無根,只沾人連隨若粘,放人只會輕彈,被打之人不過電擊,可與絕技匹敵?願與神功絕技以身試藝;更願與同好交,向明人請教,與同道磋藝;亦願輔助後學求得真技。

筆者無意流淚,觀人玩術,學子受欺,心亦滴血。今之所述,真言苦口,意為弘揚中華武術之魂,以太極為喻。拳本無門,實為習承而已。承武之精,運武之髓,揚武之威,展武之德,乃武之魂,武林共尊。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王宗岳家族譜系被發現 一證實武當趙堡太極拳為道家一脈真傳正宗太極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王宗岳家族譜系被發現證實:武當趙堡太極拳為道家一脈真傳證實有三點

       王宗岳家族譜被發現證實有三點、(1)王宗岳嫡後人所傳有武當道士太極拳、(2)王宗岳嫡外孫韓霖傳傅山太極拳、(3)王宗岳傳趙堡鎮蔣發太極拳即武當趙堡太極拳。

王宗岳家族譜系被發現 一證實武當趙堡太極拳為道家一脈真傳正宗太極拳

作者:武當趙堡弟子陳公舜撰稿(注)

武當趙堡太極拳笫九代宗師杜元化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作者:佚名

     杜元化所著《太極拳正宗》,將武當道傳太極拳的真諦供獻當世。他熱愛和執著於中國武術事業,弘揚武當太極拳的精神,以及他不畏權勢、寧折不彎的高貴品質為武學後代樹立了榜樣。但近代遭陳式太極拳族中一些隻識南北不識東西的小人們攻擊污蔑杜元化為陳鑫出版書籍付出的努力!陳氐後人的不義之舉,絲豪無損于杜元化先生對武當道傳中國太極拳發展做出的不朽貢獻!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事略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事略

武河清、字禹襄,號兼泉。生於1812年,卒於1880年。武式太極拳始祖。清代河北永年廣府城內東街人。長兄武澄清、字秋瀛(1800-1884),任官于河南舞陽縣知縣。次兄武汝清,字酌堂,清刑部四川員外郎。兄弟三人從小喜文習武,家中很富有。並在城內東、西兩街各開一處茶莊,後來將兩茶莊合併,騰出西街茶莊租給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德湖(瑚)經售藥材,店名“太和堂”。禹襄與其兄見陳德湖與其店計多習太極拳,輕靈巧妙與自己所練迥然不同。有一次,惡人到“太和堂”尋釁鬧事,欺負掌櫃他們是外鄉人,發生爭鬥,惡人與掌櫃一交手,只見掌櫃略一動身,惡人已跌出丈外。禹襄聽說此事後,以客東之誼求教于陳德湖(瑚),後南門外之友楊祿禪(1799-1872)自陳家溝學藝歸來,禹襄又常與楊比較拳技,其奧妙終難曉悟,後禹襄聽朋友講:“河南溫縣趙堡鎮有一武師姓陳名清平,拳藝精湛,技藝絕倫,武功蓋世”,於是在去看望在舞陽當知縣的兄長武秋瀛的途中,繞道去了趙堡鎮拜師學藝。陳清平(1795--1868)原店溫縣王圪壋村,後移居趙堡鎮經商,並設場授徒,弟子多,頗富盛譽。到了趙堡鎮後,方知陳師正被一樁官司牽連在內,尚有入獄殺身之難,禹襄心急如焚,為其奔走相救,在舞陽當知縣的兄長武秋瀛的幫助下,才解脫了這樁官司。陳師感謝禹襄救命之恩,請到家作客,方知禹襄為求藝而來,非常感動,便傾心授藝報,每日學練到夜深人靜時才肯入睡。就這樣體示口解,將各種秘訣一一傳授給武禹襄。禹襄聰明過人,加之原功底深厚,在趙堡鎮從陳師學藝40餘日,悉得其精、理、法盡知。又將陳師所贈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概要圖》、《拳論》一併抄繪,拜別了恩師返回廣府。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王新午筆下的《宋書銘之太極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王新午筆下的《宋書銘之太極拳》

 作者:三忘一空

來源:https://ty.httpcn.com/info/html/2007528/CQAZUYXVXV.shtml

【劉習文先生按語】:王新午(1890—1964)名華傑,字新午,山西汾陽人,畢業於舊山西法政學堂,出身于中醫武術世家,幼承家教,學中醫兼習形意拳。1916年,新午先生由山西入北平(京)體育研究社學習,師從名家許禹生、紀子修、吳鑒泉,專攻太極拳術,1919年夏學成歸晉。19301932年,新午先生在太原創辦國術操練場、國術促進會、太極拳學友會,邀聘山西各派名師到太原教拳傳技,學者雲集,盛極一時,對武術,特別是對太極拳在山西的普及與發展,做出了重大頁獻。抗日戰爭時期,新午先生任山西偏關縣、交城縣縣長,太原陷落後,率數縣精通武術的健兒千余人與日軍周旋、鏖戰于晉西北,每戰輒捷,料敵進退如指諸掌,戰功卓著,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後遭閻錫山當局疑忌,退隱西安棄政從醫。新午先生文武兼修,所著《太極拳闡宗》雖寫於硝煙彌漫的軍旅,出版於1942年,仍不失為楊派太極拳系難得的佳作。《太極拳闡宗》述宋書銘事最詳,但為半文言文,讀起來有些因難,筆者略作現代漢譯,以饗同好,並以此紀念前輩太極拳家王新午先生。

宋書銘的拳術、武功是否得宋遠橋的真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十三、宋書銘的拳術、武功是否得宋遠橋的真傳|武當論劍

作者:不詳
來源:http://www.wushupeixunban.com/p_177625.html

必須確認以下史實:

(1)宋書銘年已七十,在推手中,輕易擊敗楊氏的高手許禹生(1879—1941年)、吳鑒泉(1870—1942年)等,許吳二人年方四十左右,年富力強,足見宋的功力非凡。當時楊氏的入室弟子屈指可數,許禹生等是瞭解的,宋書銘確非楊氏的傳人,故祖傳之技,當屬可信。否定者,以為可以偷拳,實屬無聊,把小說的虛構,當作真實。即使擁有太極拳高手的錄像帶,天天摹仿,也偷不到太極內功。《十三勢歌》指出:“入門引路須口授”。這是幾百年實踐證明的真言,沒有師父真傳,就得不到真功夫。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李師融太極拳源流考據重點精華,2007《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楊氏太極拳的傳人李師融先生以學術的嚴謹的態度,博覽眾家之說,依可靠史料和研究,為太極拳源流的紛亂進行了一次大梳理,可惜其成就不為眾人皆知,現今仍經常見社群論壇對一些太極拳史舊爭議僵持不下。個人拜讀李氏一書已多年,今將之《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李永杰,2007,武學書館)重點整理如下。

一、 王宗岳時代考 (摘自 P.144)

1. “明代說” 的論據: 本節首先闡述王宗岳的時代久遠,史料缺乏,因此需結合其弟子蔣發的時代背景來研究。接下來以源流論戰前的史料為依據,列舉兩個主要論據:

論據一: 引用杜元化於1935年所著《太極拳正宗•太極拳溯始》中關於蔣發師承的記載,指出其師承王宗岳,並點明王宗岳籍貫應為陽城縣,而非杜元化所記的太谷縣。

論據二: 引用趙堡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對趙堡歷代師承的記述,説明蔣發師承山西,並將太極拳傳承脈絡梳理至陳清平。

二、 陳清平的師承與傳承 (摘自 P.158)

1. 陳清平並非贅婿: 本節首先引用陳忠森的記載,説明陳清平家境富裕,並非外界所傳的贅婿,推翻顧留馨所言。

2. 陳清平師承張彥: 本節引用陳清平後人的說法,結合陳鑫在《辨拳論》中對陳清平的描述,證明其師承趙堡派名師張彥。

3. 陳清平傳承蔣發: 本節指出陳清平的再傳弟子杜元化在1935年所著《太極拳正宗》一書中對陳清平拳架的描述,認為其拳架源自蔣發一脈。

三、 陳王廷並非太極拳創始人 (摘自 P.171)

1. 陳王廷拳藝一般: 本節引用《陳氏家譜》和顧留馨在《太極拳術》中的記載,説明陳王廷拳藝一般,並非太極拳名師或創始人。

2. 陳氏太極拳中興之因: 本節分析陳王廷玄孫甲第拳藝精湛的原因,指出其並非傳承自陳王廷,而是由於其生活於乾隆年間,師承趙堡派第四代掌門陳敬柏,獲得張楚臣真傳。

3. 陳長興的師承: 本節通過分析李亦畲在《太極拳小序》中的記載,闡述陳長興獲得王宗岳拳譜(乾隆抄本)的過程,並指出其尊張三豐為祖師,王宗岳為宗師的原因,與陳王廷無關。

四、 對“陳王廷創拳說”的批判 (摘自 P.183)

1. 宗派主義的根源: 本節批判“陳王廷創拳說”是宗派主義的根源,並指出其不符合黨和國家領導太極拳的政策。

2. 偽造證據: 本節揭露唐豪等人竄改王宗岳時代為清乾隆人,並製造偽證,意圖通過抬高陳王廷、貶低王宗岳來維護“陳王廷創拳說”。

3. 否定明代太極拳經典: 本節批判唐豪等人否定明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並偽造陳王廷著《拳經總歌》是原始拳譜,意圖抹殺明代太極拳的成就。

五、 對徐震考證的質疑 (摘自 P.192)

1. 武禹襄著作的流傳: 本節質疑徐震在《太極拳考信錄》中關於武禹襄著作的考證,指出其未見過1935年公之於世的武譜,存在失誤。

2. 對杜元化“私白”說法的反駁: 本節反駁“杜傳歌訣”是杜元化“私白”附於《圖說》的說法,指出陳泮嶺等人擁有《圖說》的版權,有權邀請杜元化進行校閱、訂補和撰寫序言。

3. 為杜元化增補王宗岳拳譜正名: 本節肯定杜元化在《圖說》中增補王宗岳拳譜的行為,認為其是為了彌補《圖說》對王宗岳拳理闡述不足,並無不妥。

六、 對“武當無拳論”的反駁 (摘自 P.216)

1. 張三豐創內家拳的證據: 本節引用國家體委授予國家體育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成果,以及黃宗羲的記載,證明張三豐是明初人,並創立了內家拳。

2. 對黃宗羲記載的修正: 本節指出黃宗羲將張三豐誤認為北宋人,以及關於張三豐“道梗不得進”和“夜夢玄帝”等記載的失誤,並作出更正。

3. 批判唐豪“武當無拳論”的真實意圖: 本節揭露唐豪無視黃百家對張三豐創內家拳的正確記述,反而放大黃宗羲的失誤,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否定內家拳的存在,否定張三豐的功績。

七、 對“乾隆抄本”的考證 (摘自 P.218)

1. 楊祿禪所傳拳譜的來源: 本節考證楊祿禪所傳拳譜的來源,指出其源自陳長興的教導,並證明“乾隆抄本”是陳氏家傳之譜。

2. “乾隆抄本”的傳承脈絡: 本節梳理“乾隆抄本”的傳承脈絡,證明其源自趙堡第四代掌門陳敬柏,並經陳繼夏、陳秉旺傳至陳長興。

3. 反駁“王宗岳銘言是後人附會”: 本節通過對比“乾隆抄本”和王柏青編著的《太極秘術》中王宗岳的銘言,證明該銘言並非後人附會,而是王宗岳的原話。

八、 王宗拳譜原貌探究 (摘自 P.224)

1. 路迪民、趙幼斌對“王譜”的研究: 本節介紹西安楊式太極拳名師路迪民、趙幼斌對王宗岳古譜原貌的研究成果。

2. “王譜”的構成: 本節闡述“王譜”是由拳訣和拳論一一對應的合璧之譜,拳訣是張三豐的遺作,拳論是王宗岳的闡釋。

3. 對張三豐拳訣和王宗岳拳論的考證: 本節考證張三豐的拳訣共有《十三勢歌》、《打手歌》及六首七言四句的拳訣,王宗岳的《十三勢行功心解》是對應張三豐《十三勢歌》的闡釋,而被誤認為“張三豐太極拳論”的文字,實為王宗岳闡釋張三豐歌訣之作。

九、 王宗銘言的含義 (摘自 P.225)

1. 王宗岳銘言的指向: 本節闡述王宗岳在拳譜末尾留下的銘言,其指的是《十三勢歌》等全部拳訣,均出自武當山張三豐,而非指他自己的拳論。

2. 後人對王宗岳銘言的誤解: 本節分析由於陳長興所傳“王譜”缺少六首七言四句的拳訣,導致後人誤認為王宗岳銘言指的是歌訣二和六合抄的釋文,進而產生了“張三豐太極拳論”。

3. 對“附會神仙”的辯證: 本節指出“附會神仙”是清初後人的行為,而非王宗岳本意。張三豐是一位在內丹功、內家拳和太極拳方面有創始之功績的宗師,不應因後世武俠小說的誇大和神化而否定其貢獻。

《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一書雖已絕版,但有心者仍可在公立圖書館找到,亦可在數位圖書以電子書讀到原本,本文希望為有心了解太極拳源流及正本溯源之讀者指引明路。

練習趙堡太極拳忽雷架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深入的方法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練習趙堡太極拳忽雷架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深入登入太極殿堂的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練習忽雷架的注意事項

  • 動作協調一致

忽雷架強調「忽靈勁」和活步,練習時要注重手、腳、身、腰、胯合一,並在纏繞走圈的過程中保持鬆、柔、圓、整、中正。

  • 注重內勁的練習

忽雷架的特點是在套路練習中就能練出丹田勁,並將丹田勁融入到每個招式中。 練習時要以丹田帶動全身,將上下、前後、左右壓縮成彈簧狀,這就是「蓄」;走到成勢時全身順勢鬆開,這就是「發」。

  • 遵循太極拳的原則

練習忽雷架要與太極拳經、論相結合,並符合其對每個動作的要求,才能達到「折疊、轉關、彈抖、忽靈、崩炸」等勁的程度。

  • 拳架的標準化

忽雷架的動作設計精緻,每個動作都包含多重勁道和技巧,練習時要嚴格要求動作的標準化,使之成為習慣,才能逐步體會到其中的內勁。

  • 內外兼修

練習忽雷架要注重內外結合,「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形動作與意念呼吸都在一個圈內完成,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境界。


達到高深境界的方法

  • 正確的入門指導:  入門時需要有老師的口授心傳,避免誤入歧途,才能在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
  •  持之以恆的練習: 太極拳的練習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每日練習的遍數和質量都會影響功夫的深淺,要達到「拳打萬遍,神理自現」的境界。
  • 理解太極拳的理論:  要熟讀太極拳經、論,並在練習中體會其中的原則和要領,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忽雷架的內涵。
  • 注重內勁的培養:  忽雷架的精髓在於內勁,要通過丹田的練習,將內勁貫穿到每個動作中,達到「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境界。
  • 不斷反思和精進:  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反思自己的動作是否符合要求,並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調整,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

忽雷架就是太極拳的內容,要領皆不離太極拳的原則,尤其是趙堡太極拳眾先賢的經典,更是最好的指導。而眾人皆認為忽雷架迥異於其他拳架,其實這不過是太極拳得法後的自然表現:全身鬆柔,運動渾圓,發勁鬆彈,忽柔忽剛,全身起伏,接連不斷。

總之,練習趙堡太極拳忽雷架,需要遵循正確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地練習,才能逐步體會到其中的奧妙,最終達到登堂入室,神而明之的境界。


#忽雷架 #易學忽雷 #趙堡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