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軟病漫談】李秒豐
太極拳雖以松柔為本,以柔化見長,但卻內含堅剛,鬆柔只是其表,外柔而內剛才是其最根本的特點。
所以前輩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之述。然而,今之太極只知有柔不知有剛,強調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不僅新人不解,有些練了幾十年拳的人依然不悟,更有甚者以軟為柔,以懈為鬆,失之偏頗,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終不能達剛柔相濟之太極拳真境。世人多知硬為太極拳之病,其不知軟亦為病,其病更甚,甚於硬。我們經常看到二人推手誰也不用力,你來我往,行雲流水,飄似神仙,好不瀟灑,雖不能說錯,但卻難以成真。有的甚至練了幾十年的太極拳,無論遇敵交手或推手,一但遇大力或真力,不僅鬆柔全無,化不了走不開,處處被動,節節受制,反而更加僵拙,進不去退不出,動也動不了,最終而敗北。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即使到了如此地步,有些人還在美其名曰:對方不懂太極拳,不會鬆柔,只會用蠻力、拙力。其之不悟豈不大噱?太極拳雖可健身亦可娛樂,但終非其本,即為拳當屬武,應敵以為用。我們即便在遠離冷兵器時代的今天,作為一種繼承和防身自衛及制暴安良的手段,無論太極拳怎麼特殊,依然應剛柔相濟、健武一體,不該只是軟塌而不堅剛的。一但遇敵交手,瞬息萬變,敵不由己,你絕不可能讓人家快了慢點,勁大了小點,誰也不會任你擺佈,最終只能由你的功夫說了算,因敵變化示神奇,而不能憑你的想像!
關於太極拳修煉,筆者于1972年初學時,恩師師陳保援先生常說:“沉肩墜肘力量到手”。師爺汪廣生先生(原中央國術館教務長姚馥春先生之長門大弟子。)也常教誨:“打拳要要應住人,要處處不離弓子,時時悶住勁”。今之回味,意猶未盡。實際上說的就是練拳中除鬆柔外,要自然撐合,周身一家,一氣貫穿,整體合抱。所謂“弓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備五弓”,五弓備而拳藝成。“五弓”其實也就是太極拳中的“掤勁”,也即膨脹勁或稱自然撐合力。無論單雙臂都要撐合自然,太極拳中的掤勁是一種“拉之不開,推之不癟,壓之不下,挑之不起”的自然彈性之力,也是太極拳的基本功夫。太極拳若無掤勁,否則難以應敵。太極拳雖講用意不用力,但不等於無力不要力,而是要自然用力,用活力用巧力,不用僵拙之力。拳者只有具備了真正的掤勁,太極拳才能做到不力而力,化轉自如。其實,太極拳的柔並不等於軟,鬆也不是懈,鬆在於活,柔在於圓潤。練拳時要似鬆非鬆,似緊非緊,鬆沉圓撐;與敵交手要鬆緊瞬變,剛柔難分,虛實不定。大鬆大柔只是太極拳的一部分,初始階段最重要,往往初始階段做不到。太極拳必須鬆柔,但不能一味地鬆柔,鬆柔不過是為了疏通筋骨調和氣血,使肢體靈活敏銳而已。練拳必須做到鬆中有緊,緊中有鬆。骨撐筋伸肉鬆勁縮才能感悟所謂的“內勁”。有鬆有緊才能積蓄內力釋放能量,否則一味地鬆柔,便落軟塌柔弱,不僅於健身無益,一但與敵交手遇真力或巨力,便會力不從心,由軟而僵,其僵更僵。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方法不當,二是未明拳理。練拳推手如同遊戲,毫無拳意,即軟而不撐,鬆而不緊,陰陽不合,剛柔不濟,必扁丟頂抗,失之於偏。所以,太極拳欲求真功必去軟病。
筆者在多年的練拳實踐和研究中發現,太極拳的軟病主要有三:一是肩軟,二是腰軟,三是膝軟。肩軟必撐不住勁,腰軟便會形散,膝軟則發力不堅。軟和硬的通病都是缺乏彈性,雖外象不同,但因其無彈性所導致的結果也一樣的,軟而硬,硬而軟,惡性循環,到最後別無它路,反而更僵,僵而拙,拙而笨,失去應有的戰鬥能力。三軟最嚴重的還是肩軟,肩軟者以方法不當的居多,肩軟不僅化打無力,不能引進落空,反而引進落實,引狼入室。手臂乃人之門戶,肩則是門戶之軸,門戶開閉由我不由人。若門戶不能開閉,則任人暢行無阻,豈有不敗之理?所以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贏人”,可見手腿之重要。肩是手臂的根節,亦是非常關鍵的部位,在太極拳中,這個部位即要鬆又不能軟,即要撐又不能硬,實在是難中之難點。欲肩不軟,須備臂弓,備臂弓先須開肩,肩不開永不為弓,臂弓備而五弓成。撐臂虛腋沉肩墜肘----臂自為弓。頭領足蹬身自拔,身拔腰不軟,節節貫穿。吸胯開襠膝自挺,裹臀坐胯膝自堅。若能做到上述要求,自能撐合自然,掤勁上身,周身一家而身備五弓。五弓備則一氣貫穿,上下協調,周身整合,形神若一,內勁騰挪。若再加之以鬆緊訓練配合,能達瞬鬆瞬緊,則能剛柔瞬變,力發瞬間。久之動轉自如,無論與人推手或較技,則那做到圓潤鬆活,外柔內剛,剛柔相濟,觸之即應,遇力則彈,發力便摧,力大不怕,軟硬不吃,硬則化之,軟則欺之,柔則隨之,剛則彈之,懂勁功夫更得有效發揮,“四兩撥千斤”並非神話,“無堅不摧”也是現實,粘逼、引化、撒放、摔打任君意,制人而不制於人,制敵於舉手投足之間。拳者若能拳中去軟避硬,自然撐掤,神意為先,鬆緊瞬變,剛柔互濟,虛實不定,重心靈換,即可達太極拳真功之境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