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按鈕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轉貼]關於陳家溝陳氏世傳蔣發、陳奏庭畫像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貼]關於陳家溝陳氏世傳蔣發、陳奏庭畫像
作者:顏紫元

陳家溝世傳一張坐立二人的畫像。畫像上兩人的年齡明顯有區別,老年的坐在前,中年的持大刀立於後。陳家溝世傳說此二人一為蔣發,一為其陳氏九世祖陳奏庭。


據陳氏家譜記載陳奏庭是明初陳氏從山西洪洞遷江南的陳氏第九世祖。生於1600年。出生之年月非常明確,歷來無疑問。
據焦作文史資料第十二輯《焦體武術》中,有位陳家溝“幹了四十多年村幹部”的張蔚功攢文《聞名世界的陳家溝太極拳》說:“蔣發大陳奏庭十五、六歲。”(見“焦作武術”第123頁)
這說明在陳家溝也是一貫承認蔣發比陳奏庭年長的。
我們再看溫縣小劉村蔣發後代家譜的記載:蔣家也是明初從山西洪洞移民到溫縣的,蔣發是其第八世祖。顯然比同期移民的陳氏第九世祖陳奏庭大了一世。
我們再看蔣發在溫縣趙堡鎮弟子邢西(喜)懷(愧)一支傳人杜元化所記載其師任長春等對蔣發出生年的歷代口傳,即明萬曆二年(即西元1574年)(見杜元化“太極正宗”一書)。
可見蔣發比陳奏庭大二十六歲。無論蔣發比陳奏庭大二十六歲、一世、或陳家溝自己所說的十五六歲,總之比陳奏庭大許多。
而從畫像上看,前坐者顯然比後立者年長一世左右,這張世傳於陳家溝本身的畫像竟與趙堡太極傳人記載、蔣氏家譜記載(包括畫像本身的三處不同來源)如此吻合,說明蔣發大陳奏庭二十多歲記載比陳家溝等人的“大十多歲”說法更準確。
如此,年長的前坐者自然是蔣發,後立者則是陳奏庭無疑。
可當今陳家溝人,偏說年老的前坐者是陳奏庭,年青的後立持大刀者是蔣發。難道陳氏子孫想要羞辱九世祖陳奏庭“未老先衰”、“練功不得法”,及讚揚蔣發說“比陳奏庭大一世,看上去卻比陳氏還年輕一世,因蔣發修練得法,內功精湛,返老還童?”
陳奏庭後又隨師伯、師叔輩的蔣發(蔣發與千載寺博公道長、董秉乾老道,同為山西汾州府汾河小王莊王宗岳之弟子)深造十三勢,就同其姑表兄弟李信又回千載寺“再拳”,即再去深造之情形一樣。
蔣發是王宗禹帶回家鄉傳授十三勢七年的弟子,專攻十三勢(陳奏庭,李仲,李信還兼習“通腎功”即通背拳及無極養生功,沒有專攻“十三勢”)故蔣發十三勢功夫精深,這在陳鑫《陳氏太極圖說》一書中敍述陳奏庭去拜會李際遇時,追趕不上“百步穿林”的蔣發之記載是一致的。
難怪陳奏庭如此尊重蔣發,不但畫像讓後世子孫永世紀念一個“僕人”名義的“十三勢”深造導師,且執弟子禮,恭恭敬敬地執大刀站立於後。這與當時的世風與傳統道德是吻合的。當今陳溝後人欺師滅祖的相反做法,自然也與當今世風吻合。但不知陳奏庭先師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陳奏庭對十三勢的重視,與其姑表兄弟唐村李氏是一樣的。陳、李皆學了十三勢、通背等。李氏自其第十世李元善起的後代李氏拳家的家譜旁注中,不再有精“通背功”、“無極養生功”字樣的記載,均為“十三勢拳,劍,槍”。李氏十二世、《太極拳論》的真正作者、及太極一代宗師李鶴林,在其輯入的拳譜中,也隻字不提“通背功”、及其九世祖李仲,李信,陳奏庭三人早期以“十三勢”原理改創通背拳而成的“太極養生功”,只記載“十三勢拳,劍,刀,槍”。
同樣,作為李氏,陳氏老師的千載寺董秉乾老先師,在其“六合神槍”弟子博愛縣王堡村王氏八世祖王仲錦(王堡的第一代槍祖)的後世子孫王安民於乾隆年間王堡槍譜序文,及王者玉在道光年間的王堡槍序文上,僅記載了董秉乾絕技有二,一為六合槍棍,一為十三勢軟拳。也隻字未提董秉乾的父輩董成老祖所創的通背拳。說明董秉乾後期重“十三勢”、“六合槍”,而輕“通背拳”的態度,也影響到其弟子王仲錦。
而從李氏八世祖李春茂家譜條目中記載可知,李春茂的老師、千載寺博公道長,只傳李春茂“十三勢拳,劍,槍”及“箭藝”,隻字未提記載李春茂從博公學有任何“通背拳”,說明博公也只重“十三勢”。
由此可知,千載寺博公道長、董秉乾老道、李氏、王氏、陳氏,後來皆重“十三勢”,說明“十三勢”之優越性,(董成老祖晚年也以“十三勢”原則第三次改創其通背拳,傳許守祿)。而蔣發是專攻十三勢的,因為其師王宗嶽只會“十三勢”,不會“通背拳”。
既然大家皆重“十三勢”,而後來陳奏庭又遇到專精“十三勢”的蔣發宗師,於是對其尊敬有加,也就十分自然了。陳奏庭這種與大家一樣只重“十三勢”的心態,也導致其早年從千載寺學來的“無極養生功”、“通背拳”、及早年與姑表兄弟創的“太極養生功”等,皆悉數在陳家溝失傳(除一趟通背炮捶外)。
到了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宗師將陳奏庭從千載寺道家處、及後來蔣發處學來的“十三勢拳,劍,刀,槍”傳給楊祿禪後,道家原傳十三勢便在陳溝失傳。
陳有本與陳奏庭思路截然相反,以通背拳原理改創原傳十三勢而成新架,似本末倒置。陳長興之子陳耕耘受陳有本影響,也改創拳。據“焦作文史資料第十二輯”“焦作武術”之“《歷史上太極拳的推廣》焦作史志辦”一文載“陳氏十七世陳發科的陳氏老架為陳有本與陳耕耘所創編,陳發科僅教子照套,陳發科又增加了不少轉腕纏繞動作,縮短了練功週期。由陳發科修改,其子照套定型的太極拳套路,現被稱為新架太極拳,在北京等地傳播”(第77頁)。
故可知,道家原傳十三勢在陳長興後,於陳溝徹底變種、失傳。原傳十三勢卻由楊祿禪、楊班候父子傳全佑,全佑傳子吳鑒泉(稱為“快架”或“小架”),而得已保存下來。其動作名稱至今仍與李氏十二氏李鶴林所輯拳譜中的千載寺道家原傳十三勢名目完全相同。
吳鑒泉宗師在1914年北京體育研究社的年會上曾與楊澄甫宗師一起表演過原傳十三勢。筆者恩師馬岳樑宗師也早在1954年上海武術家聯誼會上公開表演過,至今當時印刷的表演目錄尚存。筆者也有幸得恩師傳授此趟始自元末的原張三豐十三勢,何其幸也!
此原傳十三勢之魅力是長存的,在歷史上趙堡太極陳清萍宗師的弟子,據原傳十三勢,又紛紛創新派太極十三勢拳。
清末民國初楊露禪的次子楊建候,及楊露禪、楊班候的弟子、徒孫王蘭亭、吳鑒泉、楊澄甫等,無不據原傳十三勢,創新派太極十三勢。
故從明弘治年間的武當山張守性(據張三豐十三勢及華佗五禽戲而創“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勢”);明嘉靖年間懷慶府、澤州府太行山的董成(在其晚年第三次以十三勢原則,改創其通背拳);明末清初李仲、李信、陳奏庭,以及到清末民國初武當裴元塵(據十三勢而創“武當遊龍太極”),及各家太極宗師據此而改創拳,歷經五百多年,張三豐原傳十三勢,可謂魅力永恆。
王者玉在道光年間的王堡槍譜序文上,明確指出千載十三勢“系張三豐一脈”。而出生於康熙年間的李鶴林所輯的太極拳譜的序文上,也應有“系張三豐”一脈的記載,可唐村李氏在出示一本完整拳譜(包括封底封面)照片時,卻獨不出示其“序文”頁,及有著“十三勢論”的後半部分的第八頁的照片(第七頁為“十三勢論”的前半部分),令人猜想其故意隱去或撕毀該頁目“十三勢論”上“此系武當張三豐老師遺論”等旁注字樣的通常記載,以便造假說李氏創了“十三勢”及著了“十三勢論”。否則一本完整的拳譜,何獨缺這關鍵的幾頁?!(摘自筆者《太極拳史-真相大白》)。
總之,陳家溝等人對蔣發、陳奏庭畫像上的顛倒妄說,無不與當今唐村李氏之“十三勢論”作者之造假、李自奇碑文之造假,相一貫。可見世風之敗壞,人心之墮入,令人嗟籲不已。短短的六十年,國人的德、智、體等素質,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