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架子三步審查法 】(三)
第三步審查順、沉、輕、靈四字
(一)順字——拳譜云:以氣運身務令順遂、方能便利從心,在運勁功夫中最為明顯者,乃抽絲旋轉是否順利以出入也,此順字乃指左足跟至右手指,及右手指至左足跟之二條線交叉路線而言也。
(二)輕字——拳譜云: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換言之,既頂頭之上有掤勁,可以領起全身之勁,以減輕動作移動之重量,容易變換一切姿勢,此蓄勁時尤為必須之方法,蓋在蓄勁時能輕,則易知人而不易為人知,可以引出對方之勁,若是自己方面變化容易,轉換靈活,自無遲重之虞矣。舍己從人本為太極拳根本精神,非由輕不能感覺得重,能感覺,乃可懂對方勁之變化如何也,而後可以從人。在發放時,方不致發生頂抗之病也,走架子時應審查全部蓄勁時,有無減輕之功,尤須在輕中不生虛浮之弊,則頭頂之掤勁亦日增矣。
(三)沉字——拳譜云:以心行氣務須沉著,發勁須沉著松淨,專注一方等句。蓋人之氣功功滿,則掤勁足矣,其氣斂入骨髓。則身手內自覺沉重矣,故沉之主要在掤勁,掤勁之主要在氣受心指揮。心者精神意志之總稱也。心使氣往下沉,則一切舉止,乃能有沉著之功。太極拳之蹬腳,乃試驗此下掤勁之功用,以丹田作領導,使氣突然下降,沉著以落地,聞其聲既可知其勁,是否沉不沉,與整不整也。能整乃全體氣向下沉之功已得矣,況下沈之先按照拳譜,意下必寓上,故欲行蹬腳之先,必須先領全身有上掤之勁之功用,換言之欲沉必先輕,欲輕必先沉,是一舉而二備。惜為現時表示儒雅者所減除,以意行之,不復蹬腳以驗之,甚可惜也!試想只有前後左右之掤勁,而缺上下之掤勁,安能成球形之太極拳乎?走架子時應審查所有動作,是否沉著而行,在發勁之時,是否鬆靜其氣,沉著發放。如無之,非遲重既虛浮,而所發之勁決不能如放箭以著靶之功矣!
(四)靈字——拳譜:云: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化虛實也,即一舉一動,變化虛實須靈敏也。太極拳初練時,多採大虛大實,功夫漸進,則相差虛實之點愈微,因虛實漸微,變化愈靈,此定理也。第一步求兩足虛實之分,凡學習太極拳者,多能注意及之。第二步求兩手亦有虛實之分,如右手在前,意貫於右手,若右手轉後,則左手轉前,即須將意立時改貫於前之左手,是為靈,若仍意貫於在後之右手則為滯。第三步求右手右足,左手左足之虛實也,既將處處有一虛實也,此行為最難練習,亦既車輪旋轉自如之原理也。其舍己從人,偏沉則隨之句,均為此項虛實之功也。在一著之內,手之纏絲上掤而轉下掤,或下掤而轉上掤甚易。須求其足亦能上下相呼應,在上掤時則足實,下掤時則足虛,其變換之靈敏迅速可知,此所以為難行也。走架子時應第一步審查雙足變換之虛實,再審查雙手變換之虛實,又再審查手與足變換之虛實。若能處處有虛實,善變換,則靈字可謂之臻上乘矣!
以上四字為太極拳走架子最上之精華,非按序而進,不易收其效,在運動中能順遂,則為化人之勁,是為得機得勢。在接勁中能靈,則可能左右逢源,是為舍己從人,在蓄勁中能輕,則可引人之勁,是為引進落空,在發勁中能沉,則可擊人之勁,是為四兩撥千斤。所以練習者,須在第一步有規模後,方可進於第二步,待到第二步練習純熟,已有習慣後,乃可進第三步,以變化第二步之勁。迄至變化靈敏,方能算已具懂人之勁之資格矣。有此資格然後才能學習推手,練習懂勁之法 ,待多得經驗後,能熟悉人之應有習慣及技擊上常用之法,至此方可明白。以慢勝快,以無力勝有力之理矣。
節錄自《郭連蔭太極拳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