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聞何謂太極拳,何者拳佳,談論者多半執己之說,而莫衷一是。所幸太極拳有多篇經典傳世,如【十三勢行功心解】一篇。吾得先輩郭連蔭先生編寫之審查表,乃先生依據【十三勢行功心解】之內涵所編,可供習拳者之簡便評比。將之公布,除為個人自修之依據,亦供拳友自評之。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轉貼]李小龍大學時代的一篇武術哲學論文
標籤:
武術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貼]李小龍大學時代的一篇武術哲學論文
太極又叫作陰陽,是中國遠在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末期就已經創立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把宇宙萬物變化規律歸納為陰陽兩大類,用雙魚符 號來表示。此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爭鬥,相互轉化,循環不息。
太極又叫作陰陽,是中國遠在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末期就已經創立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把宇宙萬物變化規律歸納為陰陽兩大類,用雙魚符 號來表示。此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爭鬥,相互轉化,循環不息。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每天做一件好事 洪蘭
標籤:
心靈與健康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每天做一件好事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昨天去山地服務,坐我旁邊的是一位電子公司的副總裁。我認得她很久,卻不曾跟她聊過私事。我知道她是白手起家,但過程並不清楚。昨天因為山路很長,她就告訴我她的故事。
昨天去山地服務,坐我旁邊的是一位電子公司的副總裁。我認得她很久,卻不曾跟她聊過私事。我知道她是白手起家,但過程並不清楚。昨天因為山路很長,她就告訴我她的故事。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如何將 *.NRG(nero image) 轉成 *.ISO檔
標籤:
電腦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要在 Linux 或 OSX 下直接 mount *.NRG 是不成的,因為 mount 沒有支援 *.NRG。不過沒關係,因為 *.NRG 比 *.ISO 多了 300K 的檔頭,可以在命令列下指令:
dd bs=1k if=cd-image.nrg of=cd-image.iso skip=300
輸入檔 cd-image.nrg 輸出檔 cd-image.iso
dd bs=1k if=cd-image.nrg of=cd-image.iso skip=300
輸入檔 cd-image.nrg 輸出檔 cd-image.iso
太極拳是要腰轉?或是胯轉?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今天在奇摩知識家看到一個問題:「初習太極拳,堅守「以腰行拳」,胯(我是指髖關節)幾乎都不轉,完全以腰(我是指骨盆上的腰椎)去轉;最近另有體會,覺得應多轉胯少轉腰,下勢时應下胯而非彎腰,請教各位太極先進,這種體悟是否正確?」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張三丰創太極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原來是道門中的拳丹合一的拳法,尊張三丰為祖師,是因為張祖師為集大成之人,經後人的發展而成為現今所見的太極拳,個人認為 "太極拳" 為張祖師所創不全然正確,全盤否定亦失偏頗,歸結幾點如下: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內家拳之謎(五 )謎之四:四明內家拳與松溪內家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謎之四:四明內家拳與松溪內家拳
內家拳這一名稱最早出自寧波人黃宗羲之口,所見最早也是最權威的內家拳法也是寧波人黃百家所記;尤其是,說到內家拳必提的兩位內家拳大師張松溪和王征南,都是寧波人。寧波古稱四明,黃宗羲說,內家拳從張松溪傳四明葉繼美,“由是流傳於四明”,傳到王征南。由此看來,內家拳最應該稱為“四明內家拳”,然而,實際卻一直沒有這個稱謂,反而在清末民初出現了“松溪內家拳”這個名字,一直影響至今。
內家拳之謎(四) 謎之三:內家拳與太極拳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謎之三:內家拳與太極拳
黃宗羲在《王征南墓誌銘》中說:“三峰之術,百年以後流傳於陝西,而王宗為最著。溫州陳州同從王宗受之,以此教其鄉人。由是流傳於溫州。嘉靖間,張松溪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葉繼美近泉為之魁。由是流傳於四明。四明得近泉之傳者,為吳昆山、周雲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皆各有授受。……而思南之傳則為王征南。”
內家拳之謎(三)謎之二:宋之張三峰與明之張三豐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謎之二:宋之張三峰與明之張三豐
在《王征南墓誌銘》中,黃宗羲說,內家拳“蓋起于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七年之後,曾隨王征南在寶幢鐵佛寺學拳的黃宗羲兒子黃百家,也寫了一篇《王征南先生傳》,文中說:“蓋自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張三峰既精于少林,複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
內家拳之謎(二) 謎之一:內家與外家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謎之一:“內家”與“外家”
在《王征南墓誌銘》中,黃宗羲在歷史中第一次提出了“內家”、“外家”之說。文章開門見山說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家’。”
“內家”、“外家”這兩個概念的出現,對於中國武術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時代。用武術名家蔡龍雲的話說,就是“由那時候起,中國武術被黃氏父子絕然地分為內外兩家了”。
內家拳之謎(一)前言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來源:百度文庫
內家拳之謎
明萬曆三十四年,即西元1606年,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沈一貫辭官回到家鄉寧波。史料中稱其“杜門不出九年”,其實七十高齡的他身體還是不錯的,起碼可以在寧波城裏四處走動。他可能年輕時就知道,寧波在弘治正德年間就有一位聞名的武師,叫邊誠。到嘉靖末年,寧波又出了一位武學大師,風格與邊誠迥然不同,名氣比邊誠更大,他叫張松溪。張松溪成名的時候,沈一貫也一二十歲了,可能當時就聽說過張的一些事蹟。後來沈一貫考中進士,一直在朝中為官,歷任吏部左侍郎、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等直至為內閣首輔,近四十年宦海沉浮,雖然其間也幾次回到家鄉小居,但他可能無暇為家鄉的一位武術技擊家作傳。現在他辭官回家了,有了閒心,就專門去尋訪張松溪的徒弟,收集了張松溪的事蹟,寫下一篇《博者張松溪傳》。沈一貫為萬曆重臣,為官口碑不佳,但是他賦閒時寫下的這一篇文字,卻成了中國武術史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翔實資料。
時光飛逝六十餘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正在寧波延慶寺“證人講會”講學的黃宗羲突然得知一個消息,他的一個朋友病逝了,這個朋友是寧波的一位技擊大師、張松溪的三傳弟子王征南,也是他兒子黃百家的師父。黃宗羲為老友的不幸去世十分悲哀,寫下了《王征南墓誌銘》。他在文末的“銘”中寫道:“有技如斯,而不一施;終不鬻技,其志可悲。水淺山老,孤墳孰保?視此銘章,庶幾有考。”黃宗羲不愧智慧過人,有一種歷史學家的遠見,他似乎預感到一代武術宗師王征南的生平事蹟和武學淵源,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埋沒在時光的塵埃中,只有他寫下的這篇墓誌銘,會給後人提供一個重要的考證。此後的事實證明了黃宗羲的預見,他的這篇《王征南墓誌銘》,在中國武術史中的地位,比《博者張松溪傳》要高得多,似乎是一個重要的武術流派和武術拳種的類似於《聖經》一般的經典文獻。但是,令人感興趣的是,它的權威性和重要性,卻造成了寧波歷史中的一個武學之謎,也為中國武術史布下了重重的迷霧,令眾多的武術史家和武術家因為它而針鋒相對、爭論不休。
[轉貼]關於陳家溝陳氏世傳蔣發、陳奏庭畫像
標籤:
太極拳史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貼]關於陳家溝陳氏世傳蔣發、陳奏庭畫像
作者:顏紫元
陳家溝世傳一張坐立二人的畫像。畫像上兩人的年齡明顯有區別,老年的坐在前,中年的持大刀立於後。陳家溝世傳說此二人一為蔣發,一為其陳氏九世祖陳奏庭。
作者:顏紫元
陳家溝世傳一張坐立二人的畫像。畫像上兩人的年齡明顯有區別,老年的坐在前,中年的持大刀立於後。陳家溝世傳說此二人一為蔣發,一為其陳氏九世祖陳奏庭。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初階班(台北市)常見問答 FAQ
標籤:
忽雷架教學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更新日期:2010/10/14
歡迎詢問,以下整理詢問的問題,有更新就會放上來。
1. 團練練什麼?
團練就是大家一起複習所學內容,由版主我來提示重點,並帶大家一起練習熟悉拳架。
2. 授課當週的六日都要上課嗎?
是的。上午班就是六日的上午來,下午班就是六日兩天的下午來。
3. 如何報名?
先交24堂學費,並留下可以聯絡的電話,即完成報名手續。
4. 是否可以中途不練?
不建議半途而廢。任何學習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浪費了你寶貴的時間及金錢,也枉費了老師的心血。所以報名前請先考慮清楚,真的下決心要學拳才來報名。若真遇變故,無法繼續學習,那只能等下次的班次才能繼續進度了。
5. 初階班的上課重點是什麼?
拳經:「由著熟由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招式的熟練是學好太極拳的第一步。招式的熟練,包括:手腳的配合,走圈的路徑,虛實的掌握。老師會輔以招式的用法講解,讓學生們快速的掌握招式的重點。
6. 為什麼初階班的期程要八個月,很久耶?
為顧及教學品質,且沒有耽誤的情況下,初階班就要八個月,無法更快。上太快學生們無法將基礎學紮實,以致於養成不正確的動作習慣,日後就必須花更多時間糾正,欲速則不達。
歡迎詢問,以下整理詢問的問題,有更新就會放上來。
1. 團練練什麼?
團練就是大家一起複習所學內容,由版主我來提示重點,並帶大家一起練習熟悉拳架。
2. 授課當週的六日都要上課嗎?
是的。上午班就是六日的上午來,下午班就是六日兩天的下午來。
3. 如何報名?
先交24堂學費,並留下可以聯絡的電話,即完成報名手續。
4. 是否可以中途不練?
不建議半途而廢。任何學習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浪費了你寶貴的時間及金錢,也枉費了老師的心血。所以報名前請先考慮清楚,真的下決心要學拳才來報名。若真遇變故,無法繼續學習,那只能等下次的班次才能繼續進度了。
5. 初階班的上課重點是什麼?
拳經:「由著熟由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招式的熟練是學好太極拳的第一步。招式的熟練,包括:手腳的配合,走圈的路徑,虛實的掌握。老師會輔以招式的用法講解,讓學生們快速的掌握招式的重點。
6. 為什麼初階班的期程要八個月,很久耶?
為顧及教學品質,且沒有耽誤的情況下,初階班就要八個月,無法更快。上太快學生們無法將基礎學紮實,以致於養成不正確的動作習慣,日後就必須花更多時間糾正,欲速則不達。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郭冬寶老師學拳經歷
標籤:
忽雷架教學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郭冬寶 自傳
學拳經歷
吾幼年即體弱多病,民國六十三年時二十四歲,服務於海軍新訓中心,工作忙碌及壓力,精神不勝負荷,六十四年春騎機車又發生車禍撞傷背脊,於假日得空均在家昏睡,家父見此情況,再三鼓勵運動健身,惟始終提不起勁,亦不知從事何種運動可以不限時間、地點,也不需特殊裝備。如此拖了一年精神體力愈加不濟,家父原與王師晉讓公為同鄉,又同在兵工廠服務,又是鄰居,早知其太極功夫精純內斂,王師晉讓時年已七十一歲,經家父商得老師同意傳授,吾原本對太極拳毫無好感,總認為慢慢吞吞的太極拳能健身,防身是不可能的,但第一天老師為我先練了一套拳架,當時親見七十多歲的人練拳,動作忽緩忽急,緩時棉軟,急時出勁乾脆俐落,出手伸腿軟綿綿卻能虎虎生風,練完時我很懷疑是太極拳,因為跟我所見所想的太極拳完全不一樣,當下使我對太極拳完全改觀,其後每週兩次,每次約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半年後不知不覺體力精神都非常明顯的強健起來,爾後拳架又經多次修正及練習推手方法,經常與老師推手,從中才得見其功夫精湛不可測度,和了解太極拳的深奧精妙,引發我高度學習興趣,因為此一套拳不需特別場地、服裝,又不受天候、時間影響,很容易養成運動習慣,加之它具有相當淵博的內涵及外在筋骨強健的功效,從此就一頭陷入太極拳的世界而不後悔。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轉貼]太極軟病漫談---李秒豐
標籤:
太極拳理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軟病漫談】李秒豐
太極拳雖以松柔為本,以柔化見長,但卻內含堅剛,鬆柔只是其表,外柔而內剛才是其最根本的特點。
太極拳雖以松柔為本,以柔化見長,但卻內含堅剛,鬆柔只是其表,外柔而內剛才是其最根本的特點。
認識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郭冬寶
標籤:
忽雷架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認識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作者:郭冬寶
作者:郭冬寶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在目前大部分的人的認知,都不知道或是很陌生,原因是:
一方面是流傳不廣。
二方面因為它保持太極拳原貌的困難度,讓一般人覺得不好練。
三方面沒有練得很精純打不出拳味,讓人覺得不好看。
二方面因為它保持太極拳原貌的困難度,讓一般人覺得不好練。
三方面沒有練得很精純打不出拳味,讓人覺得不好看。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好書推薦:「少林遇上武當」
標籤:
武術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很有趣的一本書,內容是以金庸小說提及的「武林」為主要脈絡,來讓讀者正確了解這個獨特的傳統文化的結晶--「中國武術」。書中對於各部小說中提及的門派,如:少林、武當、峨嵋‧‧等都有羅列其中,並對其源流傳承、武學、現行概況等都有淺顯的介紹。另外,本書對一些外界以神秘眼光看待的武技,如:「鐵砂掌」、「暗器」、「點穴」、「少林七十二藝」、「張三丰太極拳」‧‧‧也都有介紹。金庸迷、武術迷可以一揭武術的神秘面紗,而習練武術者也可藉此增廣見聞。
書櫃網站上的介紹: http://www.anobii.com/books/少林遇上武當/9789861370149/0176cb2b2fe2407294/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轉貼]太極拳精義述真 李秒豐
標籤:
太極拳理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太極拳精義述真 李秒豐
太極拳不是神拳、玄拳,亦不是"棉拳"柔術,更不是"舞術"健身操。太極拳是實實在在的武術,是內功拳。是內外兼修、健身為基、修心為法、練身為用的武術。
天下沒有不打人的拳,更沒有不發力或不發勁的拳。太極柔乃是以方法為化、剛用為打,剛柔相濟方入太極,打人仍是太極拳的本質。
太極拳不是神拳、玄拳,亦不是"棉拳"柔術,更不是"舞術"健身操。太極拳是實實在在的武術,是內功拳。是內外兼修、健身為基、修心為法、練身為用的武術。
天下沒有不打人的拳,更沒有不發力或不發勁的拳。太極柔乃是以方法為化、剛用為打,剛柔相濟方入太極,打人仍是太極拳的本質。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學習趙堡太極拳的基本認識 郭冬寶
標籤:
忽雷架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學習趙堡太極拳的基本認識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 郭冬寶
太極拳是我民族祖先在早期兵器不發達的年代由長期生活中創造並經過反覆實踐,累積經驗不斷改進和逐漸發展,而得以流傳至今的優異拳種,在二十世紀以前武術是國家軍事強弱的重要指標,亦為個人進入宦途或謀生技能之一,祕而不傳及門戶之見很深 ; 二十世紀以後科學昌明,武器發展一日千里,武術在軍隊中急速式微,即或個人謀生也變得窮途沒路,其式微是可以想見的。
近百年來科學帶給人們智慧高度的進步 ; 生活的方便與物質的享受,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破壞與污染,造成慢性病變的增加,人們追求科技的智慧及財富,造成精神的疏離和不安,在尋求科學解決之餘,歐美國家發現,東方武術: 尤其是太極拳是治療身心的良好途徑,正熱中發掘它的運動功能和高度技擊藝術。
前人留下的太極拳拳譜、拳經、拳論等資料,是積累經驗的總結 ; 提供我們學習研究太極拳的寶貴理論、步驟與路線因之,初學太極拳就必須掌握這些正確理論和訓練方法,熟練它的運動規則,融會貫通 ; 逐步深入太極拳本旨就是以健身為主身強體健才能進而防身禦敵 ;它優於其他拳術的高度技擊藝術,是引發學好太極拳的助力,如果太極拳沒有精妙技擊功能,充其量只是健身操或是氣功之一而已,一定不能引發人們學習太極拳的興趣。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在套略的結構上是經過陳青平先生得意弟子李景延先生精心改造而成的,它自始至終每一動作、每一招勢都運用肢體走立體圓圈或弧形纏轉,使「陰陽」、「虛實」、「開合」、「起落」、「進退、「左右」、「上下」、「裡外」、「圓方」、「輕沉」、「剛柔」、「快慢」、「捲放」、「摺疊」、「轉關」, 等動作形成公轉和自轉。結合內勁以不同的方式,勁別蓄發,成為圈中套圈的以簡禦繁設計,構成它的基本原則。不僅在運動形式上是獨特的,在內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所以趙堡太極拳的特色是:
一、周身纏絲 :
每一招式任一動作,除了重心之腳根外,從手到腳每一關節均需在身法中正又完整一致的走圈纏絲下運行,其目的是練習全身協調一致; 也就是借由動作的練習達成手動就是身動,手動步亦動。也就是全身上下的整勁,達到拳經拳論「一動無有不動」的要求。而走圈是全身所需繞行的路線,纏絲則身體每一關節、部位自行纏繞的方式,就如同公轉與自轉同時而行,其目的是在動作中改變力的方向和變背勢為順勢,如此則每一招式的動作都具有多重的功能。 。
二、靈活巧妙 :
在套路的訓練中特別強調「忽靈勁」和活步,所謂「忽靈勁」就是在意念動時全身一致靈活變動,因此不強調五趾抓地,而活步是動作中,腳步隨身之變動以應之,如伸、縮、進、退或在原地纏轉,都是與手、身,一致纏絲,其目的在增進變勢之靈活性,在實戰上,既可管住對力下盤,也易於進步插襠,退逼套封; 在發勁上既能先占中門,亦能利用腿的接觸面打動對方根盤,由於能貫串手、身、步齊進,落步發勁時因步之進而增進爆發力。
三、內外剛柔同練:
不論楊氏或其他拳架,需先練柔勁再練剛勁,或是習練拳架之前先練椿步,或是先練拳架再練發勁,都需很長時間練習揣摩。甚至無法在平日拳架練習中,表現出忽高忽低,忽柔忽剛,忽快忽慢的各種發勁力式,而趙堡太極拳忽雷架,是由前賢透悟太極拳理和實戰用法,將各種姿式動作、身法椿步、剛柔發勁,及丹田內勁所需的鍛練方式,將之融合為一種拳架中,使同步練褶,在任何一個招式、動作中都具備多重作用和效能,以縮短體悟時間使功夫上身。真正達到「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要旨。
四、動步發勁 :
在一九八六年十月由大陸人民體育出版社授權台灣純一出版社發行的「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第三章有關推手內功運用要領乙節中概略說明----
發勁有兩種方法 :
一種是「定發」,又曰「靜發」
一種是「活發」,又曰「動發」
活發是在腳起腳落之間進行的 ; 因此,比定發難,也比定發的威力大。活發與活步推手不同。要在熟練地掌握了活步推手後,方能懂得活發的奧妙。活發是在足起而將要落地之際進行的。「足進一寸 ;手長一尺」,體現活發的威力。然而在平日的拳架中就沒有活步的訓練,在推手中就不會有活步的自然反應動作,由此可以瞭解活步拳架是活步推手的本體。
五、精緻 :
為了達到太極拳的全面要求,又需以簡禦繁的在一個簡要的套路五分三十秒至六分鐘中貫徹執行,必需每一動都精要的講求完全符合太極要領、經由訓練方法使之內外結合,形成自然蓄發勁力。因此,每一動作、每一招式都講求全身內外配合和完整,手、身、步,各關節都需在走圈的路線中隨起落各自纏絲變轉,隨式節節貫串或鬆開,並藉此練習不同的蓄發勁別;在走架時不論剛柔蓄發都需關節鬆活。更由於它的設計是活步的拳架,所以可隨練習場地的大小伸縮進退而不受限制,成為隨處可練,隨恃可練的套路。在姿式正確熟後,平日練習可快可慢,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發勁可不發勁,隨人所意,隨人所需而行之。由此,可以說它是經過濃縮而成的精緻太極拳架。
趙堡太極拳的練習慨分為三個階段 :
初步練習時,先講求以手領身,手腳一致,上下相隨,步隨身換重點在練習全身的協調一致和走圈,不重視拳架高低,在全部套路熟的正確與熟練。
完成後即進入第二階段,為嚴格要求動作的標準化、鬆柔化、圓轉化和整勁,並且由於動作困難度的提高,和練習遍數逐漸增多而式式熟練,體能及耐力亦逐漸增強,熟練程度必需達到下意識狀態,此時要求姿式逐步降低,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動則內外一體,周身圓整,呼吸配合,氣達四梢,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此一階段最為重要,攸關內勁的體認。
第三步即為內勁的訓練,重點在於手腳、胸腰及全身協調一致的折疊勁、轉關勁、忽靈勁、彈抖勁、寸勁等等內勁的運用,招式由大圈漸收至小圈,由慢漸練至快,在放長和縮小」,與順逆纏絲的相互變換之下,表現出高低動作的剛柔及彈性。總體的要求是,一動全動,節節貫串,相連不斷,一氣呵成; 一靜無有不靜,手、眼、身、步、法一齊俱到,節節鬆開,動作合乎標準,內勁達於四梢。起身輕靈柔和,落步沉實穩重。速度快慢相間,動作忽柔忽剛,剛柔並濟。立身中正不偏,虛實兼備所謂 :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強身、技擊同時兼練,達到周身一家,知機知勢的知己功夫。
第四步為推手訓練「在拳架練習中內勁達到一定純熟度,即需練習推手的要領與方法,體驗相熟習對方勁力的訓練 ; 運用平素訓練而成之手、身、步法及內勁蓄發,在與他人推手時,磨練如何以靜制動、以輕制重,以慢制快,以弱制強,同時檢驗拳勢中己身之缺失而改正之,達到體用兼備,知己知彼的懂勁功夫。
趙堡太極拳為正宗之拳術,學習時須具備高度興趣、耐心、恆心與毅力,循序漸進。
陳鑫說 :人言此藝別有訣,往往不肯對人表,吾言此藝無甚奇,自幼難以打到老。打到年老自然悟,豁然一貫神理妙。回頭試想懶惰時,不是先知未說到,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覺多煩惱。天天說來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時曉? 有能一日用力尋,陰陽消展自有真。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循序漸進功夫長,日久自能聞真香。只要功久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此是拳中真正訣,君試平心細思量。又說 : '今之學者未用功而先期其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其如孔子所謂「先難後獲何?」問工夫何以用? 必如孟子所謂「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而後可。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久自到」。問 :得幾時? 「小成則三年,大成則九年,至九年之後,可以觀矣。抑至九年之後,自然欲罷不能,蒸蒸日上,終身無住足之地。神手復起,不易吾言矣。躁心者其勉諸。』
如果在入門懂勁後,再加以勤練不輟,必能蒸蒸日上,功夫上身而漸臻巧妙之境地。趙堡太極之拳術,純樸精實細膩,毫無玄奇神秘之法,前人累積實戰經驗,逐次將太極拳之糟粕汰除,或予以改進,成為人人可練,人人可得之強身技擊武術; 內外形體同時鍛練,由身強體健而進入技擊技巧。又由於每日不間斷的運動,自然能減緩生理機能之老化,而技擊則是由著熟(方法)而生的巧妙也就是陳鑫所謂 : 「每一勢拳,往往數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經現身說法,甚覺容易,所難者功夫,所尤難者長久,諺有曰:「拳打萬遍,神理自現」信然 !」
練太極拳至神手階段並非不可能,惟需得正確要領,下實在功夫苦練「前人先賢之所以功夫精湛而達神奇玄妙之境,是痛下深功夫,先師王公晉讓生前師兄弟經常問及昔日練拳方法,從其囗中得知,在其同輩中每日苦練三、四十遍日不間斷者毫不為奇: 慨估每日三十遍至少約需四至六小時,在長期極度苦練所造就的功夫非現代人所能體認的 [當代李小龍即是苦練有成的代表人物] 。現今工商社會與昔日農業社 "會當然不可同日而語,致所練功夫及效能自然亦有極大差異。今日不論所求在保健強身或是追求技擊藝術,而入門之徑必需由老師口授心傳,以免誤入歧途,或失其太極原貌,入門後即是自身體.會修練的功夫,而功夫之可用與否是在學者之努力及累積經驗了。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 郭冬寶
太極拳是我民族祖先在早期兵器不發達的年代由長期生活中創造並經過反覆實踐,累積經驗不斷改進和逐漸發展,而得以流傳至今的優異拳種,在二十世紀以前武術是國家軍事強弱的重要指標,亦為個人進入宦途或謀生技能之一,祕而不傳及門戶之見很深 ; 二十世紀以後科學昌明,武器發展一日千里,武術在軍隊中急速式微,即或個人謀生也變得窮途沒路,其式微是可以想見的。
近百年來科學帶給人們智慧高度的進步 ; 生活的方便與物質的享受,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破壞與污染,造成慢性病變的增加,人們追求科技的智慧及財富,造成精神的疏離和不安,在尋求科學解決之餘,歐美國家發現,東方武術: 尤其是太極拳是治療身心的良好途徑,正熱中發掘它的運動功能和高度技擊藝術。
前人留下的太極拳拳譜、拳經、拳論等資料,是積累經驗的總結 ; 提供我們學習研究太極拳的寶貴理論、步驟與路線因之,初學太極拳就必須掌握這些正確理論和訓練方法,熟練它的運動規則,融會貫通 ; 逐步深入太極拳本旨就是以健身為主身強體健才能進而防身禦敵 ;它優於其他拳術的高度技擊藝術,是引發學好太極拳的助力,如果太極拳沒有精妙技擊功能,充其量只是健身操或是氣功之一而已,一定不能引發人們學習太極拳的興趣。 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在套略的結構上是經過陳青平先生得意弟子李景延先生精心改造而成的,它自始至終每一動作、每一招勢都運用肢體走立體圓圈或弧形纏轉,使「陰陽」、「虛實」、「開合」、「起落」、「進退、「左右」、「上下」、「裡外」、「圓方」、「輕沉」、「剛柔」、「快慢」、「捲放」、「摺疊」、「轉關」, 等動作形成公轉和自轉。結合內勁以不同的方式,勁別蓄發,成為圈中套圈的以簡禦繁設計,構成它的基本原則。不僅在運動形式上是獨特的,在內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所以趙堡太極拳的特色是:
一、周身纏絲 :
每一招式任一動作,除了重心之腳根外,從手到腳每一關節均需在身法中正又完整一致的走圈纏絲下運行,其目的是練習全身協調一致; 也就是借由動作的練習達成手動就是身動,手動步亦動。也就是全身上下的整勁,達到拳經拳論「一動無有不動」的要求。而走圈是全身所需繞行的路線,纏絲則身體每一關節、部位自行纏繞的方式,就如同公轉與自轉同時而行,其目的是在動作中改變力的方向和變背勢為順勢,如此則每一招式的動作都具有多重的功能。 。
二、靈活巧妙 :
在套路的訓練中特別強調「忽靈勁」和活步,所謂「忽靈勁」就是在意念動時全身一致靈活變動,因此不強調五趾抓地,而活步是動作中,腳步隨身之變動以應之,如伸、縮、進、退或在原地纏轉,都是與手、身,一致纏絲,其目的在增進變勢之靈活性,在實戰上,既可管住對力下盤,也易於進步插襠,退逼套封; 在發勁上既能先占中門,亦能利用腿的接觸面打動對方根盤,由於能貫串手、身、步齊進,落步發勁時因步之進而增進爆發力。
三、內外剛柔同練:
不論楊氏或其他拳架,需先練柔勁再練剛勁,或是習練拳架之前先練椿步,或是先練拳架再練發勁,都需很長時間練習揣摩。甚至無法在平日拳架練習中,表現出忽高忽低,忽柔忽剛,忽快忽慢的各種發勁力式,而趙堡太極拳忽雷架,是由前賢透悟太極拳理和實戰用法,將各種姿式動作、身法椿步、剛柔發勁,及丹田內勁所需的鍛練方式,將之融合為一種拳架中,使同步練褶,在任何一個招式、動作中都具備多重作用和效能,以縮短體悟時間使功夫上身。真正達到「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要旨。
四、動步發勁 :
在一九八六年十月由大陸人民體育出版社授權台灣純一出版社發行的「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第三章有關推手內功運用要領乙節中概略說明----
發勁有兩種方法 :
一種是「定發」,又曰「靜發」
一種是「活發」,又曰「動發」
活發是在腳起腳落之間進行的 ; 因此,比定發難,也比定發的威力大。活發與活步推手不同。要在熟練地掌握了活步推手後,方能懂得活發的奧妙。活發是在足起而將要落地之際進行的。「足進一寸 ;手長一尺」,體現活發的威力。然而在平日的拳架中就沒有活步的訓練,在推手中就不會有活步的自然反應動作,由此可以瞭解活步拳架是活步推手的本體。
五、精緻 :
為了達到太極拳的全面要求,又需以簡禦繁的在一個簡要的套路五分三十秒至六分鐘中貫徹執行,必需每一動都精要的講求完全符合太極要領、經由訓練方法使之內外結合,形成自然蓄發勁力。因此,每一動作、每一招式都講求全身內外配合和完整,手、身、步,各關節都需在走圈的路線中隨起落各自纏絲變轉,隨式節節貫串或鬆開,並藉此練習不同的蓄發勁別;在走架時不論剛柔蓄發都需關節鬆活。更由於它的設計是活步的拳架,所以可隨練習場地的大小伸縮進退而不受限制,成為隨處可練,隨恃可練的套路。在姿式正確熟後,平日練習可快可慢,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發勁可不發勁,隨人所意,隨人所需而行之。由此,可以說它是經過濃縮而成的精緻太極拳架。
趙堡太極拳的練習慨分為三個階段 :
初步練習時,先講求以手領身,手腳一致,上下相隨,步隨身換重點在練習全身的協調一致和走圈,不重視拳架高低,在全部套路熟的正確與熟練。
完成後即進入第二階段,為嚴格要求動作的標準化、鬆柔化、圓轉化和整勁,並且由於動作困難度的提高,和練習遍數逐漸增多而式式熟練,體能及耐力亦逐漸增強,熟練程度必需達到下意識狀態,此時要求姿式逐步降低,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動則內外一體,周身圓整,呼吸配合,氣達四梢,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此一階段最為重要,攸關內勁的體認。
第三步即為內勁的訓練,重點在於手腳、胸腰及全身協調一致的折疊勁、轉關勁、忽靈勁、彈抖勁、寸勁等等內勁的運用,招式由大圈漸收至小圈,由慢漸練至快,在放長和縮小」,與順逆纏絲的相互變換之下,表現出高低動作的剛柔及彈性。總體的要求是,一動全動,節節貫串,相連不斷,一氣呵成; 一靜無有不靜,手、眼、身、步、法一齊俱到,節節鬆開,動作合乎標準,內勁達於四梢。起身輕靈柔和,落步沉實穩重。速度快慢相間,動作忽柔忽剛,剛柔並濟。立身中正不偏,虛實兼備所謂 :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強身、技擊同時兼練,達到周身一家,知機知勢的知己功夫。
第四步為推手訓練「在拳架練習中內勁達到一定純熟度,即需練習推手的要領與方法,體驗相熟習對方勁力的訓練 ; 運用平素訓練而成之手、身、步法及內勁蓄發,在與他人推手時,磨練如何以靜制動、以輕制重,以慢制快,以弱制強,同時檢驗拳勢中己身之缺失而改正之,達到體用兼備,知己知彼的懂勁功夫。
趙堡太極拳為正宗之拳術,學習時須具備高度興趣、耐心、恆心與毅力,循序漸進。
陳鑫說 :人言此藝別有訣,往往不肯對人表,吾言此藝無甚奇,自幼難以打到老。打到年老自然悟,豁然一貫神理妙。回頭試想懶惰時,不是先知未說到,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覺多煩惱。天天說來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時曉? 有能一日用力尋,陰陽消展自有真。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循序漸進功夫長,日久自能聞真香。只要功久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此是拳中真正訣,君試平心細思量。又說 : '今之學者未用功而先期其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其如孔子所謂「先難後獲何?」問工夫何以用? 必如孟子所謂「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而後可。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久自到」。問 :得幾時? 「小成則三年,大成則九年,至九年之後,可以觀矣。抑至九年之後,自然欲罷不能,蒸蒸日上,終身無住足之地。神手復起,不易吾言矣。躁心者其勉諸。』
如果在入門懂勁後,再加以勤練不輟,必能蒸蒸日上,功夫上身而漸臻巧妙之境地。趙堡太極之拳術,純樸精實細膩,毫無玄奇神秘之法,前人累積實戰經驗,逐次將太極拳之糟粕汰除,或予以改進,成為人人可練,人人可得之強身技擊武術; 內外形體同時鍛練,由身強體健而進入技擊技巧。又由於每日不間斷的運動,自然能減緩生理機能之老化,而技擊則是由著熟(方法)而生的巧妙也就是陳鑫所謂 : 「每一勢拳,往往數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經現身說法,甚覺容易,所難者功夫,所尤難者長久,諺有曰:「拳打萬遍,神理自現」信然 !」
練太極拳至神手階段並非不可能,惟需得正確要領,下實在功夫苦練「前人先賢之所以功夫精湛而達神奇玄妙之境,是痛下深功夫,先師王公晉讓生前師兄弟經常問及昔日練拳方法,從其囗中得知,在其同輩中每日苦練三、四十遍日不間斷者毫不為奇: 慨估每日三十遍至少約需四至六小時,在長期極度苦練所造就的功夫非現代人所能體認的 [當代李小龍即是苦練有成的代表人物] 。現今工商社會與昔日農業社 "會當然不可同日而語,致所練功夫及效能自然亦有極大差異。今日不論所求在保健強身或是追求技擊藝術,而入門之徑必需由老師口授心傳,以免誤入歧途,或失其太極原貌,入門後即是自身體.會修練的功夫,而功夫之可用與否是在學者之努力及累積經驗了。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十三勢行功心解》
標籤:
太極拳理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者鬆淨,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捕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歛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字誤修正說明:上文經過數百年之傳抄,字誤在所難免。筆者嘗試將字誤修正。
1.本文是對《十三勢行功歌》做更一步的說明,讀者可對照行功歌便可知。
2.功心解一文引用了行功歌中「變動虛實」、「頂頭懸」、「氣遍周身」,但許多功心解廣傳的版本中卻作「變轉虛實」、「頂頭懸」、「氣遍身軀」,讀者可自行統一用詞。
3.有些版本作「形如捕兔之鵠」,「鵠」為別字無疑,應作「鶻」(ㄏㄨˊ)或「鷂」(一ㄠ\)才符合文意。「鵠」是指靶心,而「鶻」、「鷂」都是指像隼鷹鵰之類的猛禽,成語中也有「兔起鶻落」一句。「形如捕兔之鶻」言,如盤旋在空中等待時機的猛禽,勁蓄於內,精神專注,一觸即發。
4.「摺疊」、「轉換」同「轉關」都是專有名詞。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者鬆淨,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捕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歛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字誤修正說明:上文經過數百年之傳抄,字誤在所難免。筆者嘗試將字誤修正。
1.本文是對《十三勢行功歌》做更一步的說明,讀者可對照行功歌便可知。
2.功心解一文引用了行功歌中「變動虛實」、「頂頭懸」、「氣遍周身」,但許多功心解廣傳的版本中卻作「變轉虛實」、「頂頭懸」、「氣遍身軀」,讀者可自行統一用詞。
3.有些版本作「形如捕兔之鵠」,「鵠」為別字無疑,應作「鶻」(ㄏㄨˊ)或「鷂」(一ㄠ\)才符合文意。「鵠」是指靶心,而「鶻」、「鷂」都是指像隼鷹鵰之類的猛禽,成語中也有「兔起鶻落」一句。「形如捕兔之鶻」言,如盤旋在空中等待時機的猛禽,勁蓄於內,精神專注,一觸即發。
4.「摺疊」、「轉換」同「轉關」都是專有名詞。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清王柏青之《太極秘術》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王柏青之《太極秘術》為學習趙堡太極拳之聖經,從學者應熟讀並於練習中去體悟。現在我將重要太極拳拳理論文製成電子書格式,供自己閒暇時複習,並分享於拳友。目前製作成 pdb 及 ePub 格式,可支持智慧型手機 Android 或 iPhone 來讀取: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近日與老師練拳時,對於老師的指正,回家後整理出幾個結果:
- 每一招每一式默識揣摩:比較老師的拳架及自己的拳架,每個圈是否圓整,蓄發是否得當。
- 打拳不能打糊塗拳:必須對於太極拳在技擊的要求上下功夫。每一個圈包含的「忽領」、「轉關」、「折疊」要在單練中去磨鍊它,並且落實在拳架中。如果沒有這樣去鍛練,那拳架是個空架,養生尚可,要「四兩撥千斤」那是緣木求魚,白費功夫!
- 拳經、拳論、十三勢行功心解:從第一式到最後一式是否都有符合拳經拳論的要求。拳經拳論是「譜」,背離拳經拳論是「離譜」,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豈可不慎?
- 一招通百招通:學拳忌貪多,單練好一招是一招。將一招做到十分標準,圈勁的圓整蓄發都在規矩之中,身上的體會不同了,自然就能將其他招的錯誤更正過來,這是練好拳架最快的方式。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拳架與丹田的關係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31UyGcaZBBXFYFD_JrW9W90FGDSu/article?mid=109
郭冬寶老師文章摘錄:...趙堡太極拳之精華。在練習著熟之後,就是在走架子中練習丹田內轉。既然內、外要一致,練架就是練丹田,練丹田也就是練架,二而為一,一體兩面。至於火侯,就是散亂還是縝密,越是縝密,火侯自然純精。其實,也就是所謂內三合與外三合。在動、靜,起、落,虛、實,開、合之中,是否檢視自己,每招、每勢的動作,都有做到,日久成為自然動作。所謂:不期然而然,遇狀況,不假思索,不煩擬意,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拳架的標準與否,與內在丹田有絕對的關係。拳架散亂無法聚合,亦不能使丹田訓練聚合。若只是用腰靜抖動,而不是丹田旋轉,是無法體會內外開合一致的領悟。太極拳懂勁是個重要的階段,也是最不容易的階段,懂勁後才能愈練愈精。許多同道認為忽雷架很難練,先師曾說:如果太極拳好練,那滿街都是武林高手了,太極拳也沒甚麼稀奇了。
郭冬寶老師文章摘錄:...趙堡太極拳之精華。在練習著熟之後,就是在走架子中練習丹田內轉。既然內、外要一致,練架就是練丹田,練丹田也就是練架,二而為一,一體兩面。至於火侯,就是散亂還是縝密,越是縝密,火侯自然純精。其實,也就是所謂內三合與外三合。在動、靜,起、落,虛、實,開、合之中,是否檢視自己,每招、每勢的動作,都有做到,日久成為自然動作。所謂:不期然而然,遇狀況,不假思索,不煩擬意,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拳架的標準與否,與內在丹田有絕對的關係。拳架散亂無法聚合,亦不能使丹田訓練聚合。若只是用腰靜抖動,而不是丹田旋轉,是無法體會內外開合一致的領悟。太極拳懂勁是個重要的階段,也是最不容易的階段,懂勁後才能愈練愈精。許多同道認為忽雷架很難練,先師曾說:如果太極拳好練,那滿街都是武林高手了,太極拳也沒甚麼稀奇了。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Young Zen - 太極拳搏擊之道
標籤:
太極拳理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轉載)太極拳搏擊之道
作者:劉習文(原載《武魂》2008年第3、4期)
太極拳搏擊術,以太極陰陽(實質是矛盾對立統一)理論為指導,取老子“有無相生”、“無為而無不為”之意,效兵家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之說,摒棄“壯欺弱,慢讓快”——專靠速度和力量取勝的傳統搏擊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技術革命:以“沾粘連隨不丟頂”的技巧,“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靈敏知覺,舍已從人,引進落空,得機得勢,借力打力,在冷兵器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在搏擊實戰中開創了“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引自《道德經》)”的先河。
拳術,本搏擊之術。然而在很長時間,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太極拳的發展卻走著一條以偏代全的道路:強調松、柔、緩,力戒緊、剛、快;注重操舞效應,淡化功夫內修;提倡健體養生,反對技擊制人……練習對象以中老年病弱群體為主,廣大青少年不屑一顧。一系列的失誤致使多數人認為:太極拳是醫療體育、健體運動、表演藝術,不能用於搏擊實戰。
作者:劉習文(原載《武魂》2008年第3、4期)
太極拳搏擊術,以太極陰陽(實質是矛盾對立統一)理論為指導,取老子“有無相生”、“無為而無不為”之意,效兵家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之說,摒棄“壯欺弱,慢讓快”——專靠速度和力量取勝的傳統搏擊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技術革命:以“沾粘連隨不丟頂”的技巧,“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靈敏知覺,舍已從人,引進落空,得機得勢,借力打力,在冷兵器占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在搏擊實戰中開創了“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引自《道德經》)”的先河。
拳術,本搏擊之術。然而在很長時間,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太極拳的發展卻走著一條以偏代全的道路:強調松、柔、緩,力戒緊、剛、快;注重操舞效應,淡化功夫內修;提倡健體養生,反對技擊制人……練習對象以中老年病弱群體為主,廣大青少年不屑一顧。一系列的失誤致使多數人認為:太極拳是醫療體育、健體運動、表演藝術,不能用於搏擊實戰。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太極拳~武術運動在台灣的發展 郭應哲
標籤:
太極拳史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作者:郭應哲
(壹)前言:
目前在台灣發展的武術運動,人口最多的就是太極拳,從以前的武術性運動,慢慢轉變成現在的休閒運動,一路走來急遽變化,除了時空的變遷,也是潮流的需求。太極拳的風格,除了早期受到大陸的影響,在1949年以前,大陸的太極拳武術就很興盛,延伸1949年後,蔣中正退遷台灣,隨之遷移來台灣的大陸各省人士達二百萬人,其中不乏一些武術高手及拳術名人,這些人對於台灣當地各武術方面之影響甚巨。
然而太極拳,也是其中一項,因為太極拳是為武術的練習人口最多,而且其動作與精神常被用來代表中國武術的特色,如李安的推手,所以對太極拳發展應有所批注,其中談及其發展的也有許著作,對其發展說明的相當的清楚。如(郭應哲、2005)注1,流傳至台的太極拳至少有三個特色:第一、具體而微。台灣有太極拳之流傳也自1949年始,而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甚多,其中亦不乏代表性傳承,可以說是太極拳一個摘要切面,具體而微。第二、延續傳統。中華民國政府至台之後,處處標榜其系中國文化道統之所在,比如其國民教育系統中,往往聲稱蔣介石乃祖述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以迄 國父孫中山先生」,此一說辭,當然是蔣介石為其威權政體尋找正當性的政治宣傳,但也正因為所謂「傳統中華文化」具政治正確性,台灣的中國人很習慣以「保衛、復興中華文化」來看待中國老東西,太極拳的傳承在此風氣之下,標榜傳統師承,若欲探訪太極拳面貌,在台灣,頗有「禮失求諸野」現象。第三、融合創新。台灣地小人稠,太極拳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紛陳,習武者若難抑廣習博參之念,則轉益多師相當方便。故在各派家法之外,目前台灣太極拳家,不乏兼長數家而獨樹一格者,在保守傳統流派之外,又能出入自得。
就其觀點而言,在全面性上而言,台灣有太極拳之流傳主要是從1949年開始,大量傳入,其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甚多,大多不乏代表性之傳承,可以說是太極拳各個門派摘要切面,不論是陳、楊、吳、武、孫等各大派別都彙集於台灣,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於傳統的延續,中華文化武術部分在台灣即使沒有受到全面的支持,也沒有受到破害與打壓,當然有受義和團之亂的影響,相對彼岸曾受到10年左右的文革摧殘,在人才與文化上的中斷有所不同,因此太極拳的傳承在此風氣之下,標榜傳統師承,若欲探訪太極拳面貌,在台灣,頗能使人「繼絕學,薪火傳」的延續。
然而提到酌古創新,雖太極拳師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紛陳,也因台灣地小人稠,學習武者常常能相互交流及參訪各類武術名師,例如螳螂、八極、少林相互博參,達到武學交流,截長補短,自由創新,並且又與台灣傳統的武術家彼此交流,故許多武術名家兼練太極。即使後來的空手道、跆拳道等也會有參酌學習,目前台灣太極拳家,常常兼練數家而酌古創新,獨樹一格,在傳統與新興之間出入自得。
由此看出,台灣是固有文化道統德傳承上,並且深耕、厚植著中華的文化道統,中國文化自大陸文革之後,確實消失了許多文化,因此自1949年後,兩岸分屬不同政治團體,大陸各省軍民來台,帶來了許多多采多姿的各省人文景象,同時也融入了台灣本土文化,因而傳統精華匯注台灣,其影響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事實上發展已隨潮流,朝向休閒的觀念,內涵包含了健與美,武術目前攻防的目的降低,養生保健的效果提升,休閒與樂活的觀念新興,武術文化又面臨一次的焠煉與新解,太極拳只不過是武術其中之一,然有其代表性就是休閒運動的特質,在台灣發展有其傳統與新興風貌,創新而不失真是一大特色,太極拳也因本土的自由發展及民主關係得以保存,傳統文化中興於台灣,武術道風得以倖存,太極拳在台灣發展,日新又新,加以半世紀和平發展,對太極拳的創造發展,也提供了良好條件,有的承先啟後,有的繼往開來,相信太極更能照福人群,長長久久。
(貳)太極拳協會發展現況:
要瞭解太極拳現況發展,不得不談及國內最大太極拳組織「太極拳協會」注2,自民國38年(1949)因國共內戰而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之武術精英,組成了中華國術會,藉以互相切磋武技,增加交流,延續當年中央國術館之精神。40年組織台灣省國術會,成員有韓慶堂、張峻峰、王樹金、吳大朝、吳體胖、吳漢忠、王延年、喬長虹、劉木森、張詳三等,並聘請前警務處長王成章為國術會之會長。其後,會員中有太極拳同好之王延年及喬長虹先生,秉承國術界宿老亦是國大代表陳泮嶺先生之意願,決定籌組一個太極拳俱樂部,其中由陳泮嶺先生擔任發起人,王延年先生為總教練,喬長虹先生為總幹事,李進川先生負責總務,於民國49年3月27日成立「中國太極拳俱樂部」。沿至民國52年,在「中美文化經濟協會」內部裡再成立了「太極拳學術研究委員會」。一直到了民國55年1月,韓振聲主任委員及一群太極拳名家,為了想從國術會中獨立出來,不受其行政體繫上的支配,乃發起太極拳學會之籌備活動,經簽名參加為發起人之社會名達有壹百零肆人。同年11月5日在當時的台北市中正路九五零巷六二弄二號正式成立「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並依內政部批准立案規定,推選韓振聲先生為第一屆理事長,王延年、王建今、蕭祖明、唐君武、許卓修、洪懋中、於賢文、武朝相七人為常務理事。綦江濤、喬長虹、戚靜之、鞠鴻賓、張維中、劉崇齡、李道魁為理事。劉培中、潘仰山、盧崇善為常務監事,翁子川、楊一豐、關雁峰、焦金堂為監事。研究會從民國55年11月5日至64年12月21日共歷4屆計10年,以上到此階段為太極拳的萌芽歷史。民國64年,又因「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參加了「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於是申請內政部立案並於12月21日獲准改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民國65年2月6日召開會員大會,原任理事長韓振聲再膺任改制後第一任過度期之理事長,但先生以年事已高,一再謙辭,乃於民國65年12月25日理監事會中,復推舉前銓敘部長石覺將軍擔任「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第一屆理事長。石先生續任二、三、四屆理事長,在其任期內諸多貢獻良。一直到民國75年9月石先生逝世,才由副理事長王延年代理,同年12月7日舉行補選時,王延年先生正式當選為第五屆理事長。此時太極拳在組織上除了全國各地均有分支會外,並在國外成立分支會者達十三國之多。民國79年3月29日,楊玉振先生接任第六屆理事長,繼續增加國內外組織及分會,努力推廣,一直到民國82年退任為止,此階段為太極拳的成長歷史。民國80年,因「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更名為「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故於民國81年召開會員大會修改章程更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並通知各協會及分支會於82年1月1日實行。民國82年10月,張肇平先生當選為第七屆理事長,繼續努力發展,並連任第八屆理事長,一直到民國90年12月由詹德勝先生接任。太極拳的發展歷史是不斷延續,仍是一脈相傳發展階段,隨時空及自由化的發展,發展出許多空間,新舊包容是必要的路程,將來如何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相信後者會更繼續努力。
(三)各派太極拳的現況:
各派發展皆有傳承,也香火不斷,但開宗立派者卻是兩岸之不同,台灣自由化多有創新,衍生許多枝葉,繁盛茂密。然而在台灣常見的太極拳體系的發展,包括陳式、鄭式、其它派別,都有傳承及發展,可是說是一應俱全。但各派發展皆有興衰,截然不同,相對的沒有強而有力的組織或是豐沛人脈,發展現況就逐漸式微,但不論如何?其根不斷,自有生存之道,期待其後學者得以光耀門楣,為太極拳發展注入新血。下述的派別,簡要述說其發展,但以較有名氣及名望者述說,無法鉅細靡遺的細說完全。
(1)、楊式太極拳 :
延續大陸的傳承,此派可說是太極最大宗,流傳最廣,(李章智、20005)注3,民國35年上海至柔拳社的謝鏡湖、周敏益從上海返台後開始在新竹教授太極拳,是太極拳在台發展之初。可說是相當早期,而楊式人才輩出,早在大陸極具盛名,在台楊式太極拳名家甚多,不只系出名門,而拳藝精純厚實,功高藝強者頗不乏人,常享有威名,更具領導之威儀,其門下更是英才輩出。後人更有別闢蹊徑,創立新宗,而享有盛名者,如鄭式太極(鄭曼青系)、黃式太極(黃性賢系)等等。可說是為楊式太極來台之發展,另起枝葉的表徵,而且推向全球,名享國際。還有,某些宗教,或是更專精某派武術者,或另樹一格太極拳,多從楊氏拳架而衍生,在此也順式一說。
一、王延年(山西省、太原市人)注4:自幼即好武,亦好學丹道之術,民29年曾修道於金山派門下,道號上壽子。民21年,承形意拳老師穆修易介紹,拜山西省政府秘書王新午學習太極拳。民34年,又承丹道名師張茂林介紹,拜於楊澄甫之徒張欽霖門下。據載,張欽霖告之曰,所傳乃「楊家秘傳」。故王氏所傳謂「楊家秘傳太極拳」。來台後,不只勤於教學,更熱心太極拳之相關發展。從習者眾,不乏社會各界各流紳士,並遍及世界。亦任第五屆理事長,該協會即今之「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要之,王氏乃在台推展太極拳,尤其組織發展上之主要代表性人物。其門徒甚多,較資深者如侯先助、侯海全、李進川、林景泰等等。現簡列其譜系如下:
楊澄甫 - 張欽霖 ┬ 蘇起賡
├ 李雲龍
├ 王善之
├ 劉志亮
├ 胡耀貞
├ 鄭曼青(拳術則直承楊承甫)
└ 王延年 - 林景泰等人
二、王子炬(子和)(民前1年生、山東省濟南人)注5:其楊式太極拳,師承於呂殿臣,而呂乃楊澄甫幼徒,與董英傑、李亞軒、崔一士等,均為楊澄甫之得意門生。王子和所學武藝,不只出於一家,主要有二:其一、李香遠(字寶玉)。李氏習藝於楊兆林(字振遠),兆林乃露禪長子鳳侯子,鳳侯早死,故兆林之拳藝出於班侯所授,乃楊家小架系統。此外,香遠亦曾受藝於郝為真,也有「武式太極」之傳。其二、李壽籛,王子和來台後,曾又與壽籛苦練兩年,壽籛藝乃少侯及班侯之徒僧妙蓮所傳,也是小架系統。董英傑於《太極拳釋義》中曾云:「振遠先生之拳繫緊湊之架子,打來不快不慢,澄甫先生系寬大柔綿而緩,少侯先生則緊湊而速」。因故究之,王子和之太極拳兼楊、武二家,武式出於郝為真,就楊家而言,身兼班侯、少侯、澄甫三家之學。一般說來,王氏之拳架概以平跨走拳架,特重腰腿功夫之鍛練,演練松柔舒展,開展有度,招式之間,皆合規矩,如度以精準線條。安身中正,立中穩軸,手足出皆以自然,有如懸絲傀儡。此外,著重推手訓練,又名為之「待發勁之架」,來自於楊家小架之緊湊快速手法,及剛猛之勁,在推手中練習。發人剛中帶脆,手法速而綿,角度出之巧,不見拙力。因此,體用兼備,次第有序。王氏主要有二徒,一為郭秉道,一為鄧時海,均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故王氏傳承,遍佈於各級學校之中,在推廣佔有一定之優勢。當然,其門徒遍於社會各界,不乏紳士名流,自不待言。王氏授藝之處,名為「華步庭」,而其拳藝又名之為「楊氏武藝廣法系統」。現錄其譜系如下:
╭字鳳侯 ╭字寶玉
┌楊錡(長子) ┬ 楊兆林(子) - 李香遠(徒)┐ ︵
│ │ │ 小 ┌ 郎濟蒼
│ ╭字班侯 │ │ 架 ├ 郭秉道
├楊鈺(次子) ┼ 楊兆鵬(子) │ ︶ ├ 蕭保源
│ └全佑 │ ├ 馬德芸 ├ 張極漢 楊露禪 ┤ └ 僧妙蓮(徒) ┐ │ ├ 傅榮光
│ ╭字健侯 ├ 李壽籛 ─┬┼ ├ 蘇桐鳳
└楊鑒(三子) ┬ 楊兆熊(長子)┘ ︵ ││ ├ 謝敏雄
(中架) │ ╰字少侯 靜 ││ ├ 鄧時海
│ 功 ││ ├ 陳琪
├ 楊兆元(次子) 法 └├ 王子和 ┴ 黃順意
│ ︶ │ 等
└ 楊兆清(三子) - 呂殿臣 -┼ 蕭錦城
╰字澄甫 └ 張欽霖 │
(大架) └ 張君輝
三、鄭岳(曼青、曼髯)(民前10年~64年、浙江省、永嘉人)注6:鄭曼青早年於大陸即享威名,曾任職中央軍校及任湖南省國術館長,其拳藝依陳微明所敘,乃出於楊澄甫,陳氏云:「楊師澄甫南來,(鄭氏)從學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援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此外,兼具道家內功傳承,陳微明云:「(鄭氏)至蜀,復遇奇士與究,道益晉」。而其門內則多傳承自張欽霖而來之左萊蓬,左氏內功。鄭氏來台公開傳授太極拳甚早,其門徒頗多以授拳為職業,門下英才輩出,皆卓然成家,個個實戰,在台蔚成一派,故或稱為「鄭子太極拳」,乃楊氏在台傳承,而別出為宗者。鄭子太極拳要求,全身松柔,故站之樁為高架子,跨腿足接地之力,形似柔弱無力,發勁剛猛渾厚,特徵十分獨特。其能蔚為一宗,喊出名號,特徵明顯是主要因素。鄭氏人稱慣稱「五絕老人」,蓋指其身兼拳、醫、詩、書、畫五藝,更善文章,於拳理之闡揚,著作豐盛。其門下弟子比較富有聲名者,諸如陶炳祥、梁棟材、羅邦楨、陳志誠、黃性賢、劉振寰、干嘯洲、吳國忠、宋志堅、鞠鴻賓等等,再傳徒眾,不計其數。而諸弟子於太極拳界均望重一方。
四、黃性賢(民前1年~81年、福州人)注7:少小時習有白鶴拳、羅漢拳,來台後又拜虎尾二高林國仲為義父,精研百草傷科與縱鶴拳。後訪鄭曼青,拜入其門下。民44年曾參加台灣省國術比賽,得太極拳組總冠軍。45年應新加坡福州十邑同鄉之請,赴新加坡授拳,此後即在星馬授藝,鮮少至他地教授。民69年後又逐漸返台活動傳藝,達數十次。尤其「松身五法」相當廣泛流傳。晚年退居馬來西亞砂朥越州首府古晉「靜居晚棲」,後終返逝於福州,落葉歸根,圓寂而逝。黃氏太極拳藝雖出於鄭子之門,但其福州鶴拳功底之深,不遑於太極,乃究其武學根基,不可忽略無視,故得獨樹一格或得力於斯,成名甚早,名揚異域。故飄然南渡南洋,再返台灣,又能風靡一時,功夫高強常有傳誦,故又名之為「黃式太極拳」。其在台弟子以施錫欽、王明義較有名,在台北市228公園有黃性賢弟子鄭顯氣成立自強分會以教授推手、37式太極、松身五法、鳴鶴等拳術。
五、張敦熙(江西、安義人)注8:張敦熙先學習「字門拳」,後又兼習各家武術。民19年於天津拜通臂門張策二弟子周景海為師,而張策乃為「京東三張」之首。張策以通臂著名,後又拜學太極拳於楊健侯,故張敦熙兼習有楊氏太極拳。據曾就學張師之學生所言,張師之太極拳,手法快速,兼具通臂之技,專擅截拿抓閉,精通點穴,內勁深厚。對於學術研究投入頗多,作品深具專業水平。張師在文化大學國術組授課多年,弟子多該時之後出,學子多稱為通臂太極。
六、熊養和(江蘇、府寧人、曾任府寧縣長)注9:年幼即廣泛接觸武術,熊公自幼隨其父習武,其父諱慶璜字渭珍,系前清辛卯武科舉人,12歲即開始學國術,先從教師劉和及其弟子劉仲仿學少林派拳術,15歲後復聘名教師殷萬邦(字天禧)先生教授甘(鳳池)派之拳法及雜技。民初駐安徽合肥任管帶時,從馳名武林耆宿神手唐殿卿(系保護李鴻章之上賓),習內家太極拳功夫及各種特殊技藝。民國19年起,又與當時江蘇民政廳長亦名拳術高手胡樸安先生研習太極,因而技術功夫,更為卓越精進。所學太極拳出於楊家,來台後避居宜蘭,逐漸傳授其武藝,太極之外兼精少林。而太極相關有拳、刀、劍等,均有專著,為在台授太極拳較早並影響力較大之諸家之一。其拳架大開大合,入門所練,強調低襠,幾乎貼地而行,相似陳家溝之「扠托架」。早年之門生有俞賢詮、郭延獻、楊清玉、林祥華、簡天拱、林連富、陳皇、呂振忠、孟善夫等。熊養和先生所傳之楊氏太極拳,融合甘鳳池大俠之」江南派太極拳」精華,現已通稱為」熊氏太極拳」,早已難學難懂,學習難度更為提高。幼徒黃清麟頗能保全其藝,其嫡孫熊乃祺承繼祖藝,現居宜蘭。後經其徒郭廷獻融入華陀五禽戲的意念,所形成之最新的」郭氏太極拳」。
七、陳峻峰(泮嶺)(民前20年~民國56年、河南西平人)注10:曾任河南省國術館長、
中央國術館副館長、黃河、長江水利工程總局局長等要職。來台又曾籌設逢甲學院。由於陳氏歷任要職,武術綜習各名家,系出名門,承諸家之長,故乃台灣早期,最具影響力之武術界人士。陳氏幼從其父習少林,民國初年,從李存義、劉彩臣學形意,從佟聯吉、程海亭習八卦,從吳鑒泉、楊少侯、紀子修、許禹生等習太極。民16、7年間又曾至陳家溝研究陳式太極。陳氏在綜合諸家之後,編有共九十九式之太極拳教材,自稱兼采陳、楊、吳各家之長,架勢選擇其較優良,運動量要求大,應用擇其較廣,復融合其四十多年之經驗及體會,並於民52年將之出版。目前在台或稱「九十九式陳氏太極拳」,實則除融合陳、楊、吳三家外,頗參有形意、八卦之義,故該趟拳架,綜合多種多家全法,習之不甚容易,而架式舒坦大方,體用賅備,實乃優秀之創作。溯其本源,陳氏實蘊有統一太極拳架式之念。因緣民30年間,國府教育部、軍訓部曾合辦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陳氏主持會務,經三年,編成統一教材五十餘冊,掛圖四十餘幅,未曾付梓,而內戰失利來台,原稿盡失。陳氏掛念於心,故來台後乃以個人之力繼踵前事,首先即編創出「九十九式太極拳」,故其書名之為「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而不稱他名。陳氏常年在台中農場授藝,其譜系如下,目前以黃裕盛推廣最力。
-李亦畬-郝為真-孫祿堂
│
┌ 班侯 - 全佑 - 吳鑒泉 ┐ ┌ 陳雲超、陳雲慶、楊宗鼎、
│ │ │ 王修身、童修、張源謂、
楊露禪 ┼ 健侯 ┬ 少侯 ──────┤ │ 陳天一、杜鑒堂、黃裕盛、
(大架)│ │ ├ 陳泮嶺 ┤ 鄒阿真、雷殊曼、陳金寶、
│ └ 許禹生 ─────┤ │ 王樹金、陳光南、洪懿祥、
│ │ └ 賀順定、霍戰一、余文通
└ 紀子修 ──────────┘
八、施調梅(字承志)(浙江、杭州、民前26年生),郭連蔭(綏遠、歸綏縣人),盧太育(杏城)(浙江、鎮海人)注11、施氏於楊家輩分頗高,從其學者亦不多,有陳子晉等人,但教學者少,故不知其發展程度。施氏於民國10年從學田兆麟,田氏幼時學自少侯,後為建侯之高足,施氏追隨田師約5載,深得其藝。郭連蔭所學甚多,是為武術大家,幼學少林,後學太極、拜王矯宇為師,王氏乃班侯高足。後與陳發科、王茂齋、殷建成諸名家游,從戴六習形意,又師黃金印,馬貴、張心齋等,從學之師皆具盛名,習成之後又遍訪諸名家,精業求精,武藝精湛。曾在台灣大學教授,亦有所傳人。盧氏,從學王惠青後又跟其大師兄乃武匯川,又拜吳鑒泉為師,從玄玄上師習武當太極,後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九、張詳三、常東昇、高芳先等氏注12:其中張詳三系山東黃縣六合螳螂拳名家丁子成之徒,於民15年之「黃縣國術研究會」習得太極拳。常東昇乃保定快跤名家,名聞中外,其太極拳多使用跤技,而太極拳乃傳承中央國術館。高芳先系青島國術館系統,亦以摔跤為拿手。觀故諸子之太極拳架子,均以楊家大架為底,卻不標榜嫡傳師承,而各擅專場。故張詳三多以六合手法,常、高二氏則多以摔跤詮釋拳架用法,亦能自備一格。
上述諸子,皆是一方好手,亦是一派名家,上述諸家皆有盛名,挾其威名自成一派,自是方便,對武學而言亦有所貢獻,有如奇花鬥艷,百家爭鳴,各有擅長,蓋此類拳家多有所在。
十、佛道為尊的太極拳
(甲)、南懷謹注13:約民66年左右,南氏一時心血來潮,就傳了一套太極拳給學生,南氏精於佛密兼通道學善於氣功,為佛學得到高人,名譽當時,自是有其身份地位,當時台灣黨政高官如王升、蕭政之等人均同學,助教為李蔚亮,故而李學得較全。後中央大學余傳韜校長請南氏去傳授,也是李氏前往,教了三年。南氏只言休閒性質,未說明師承何人,但似楊家套路為主軸,有些變化,架子略低,弓馬要求多,以腰為主,旋轉往往達一百八十度。台灣商界名人尹衍梁及政大企研所一些教授也學過。據知李氏在政大實小也教了十多年了。南氏並不刻意要發揚,主要弘揚佛法,曾有錄像帶傳世。
(乙)、劉培中注14:劉氏為台灣崑崙仙宗的創派師父,也傳有太極拳,又稱「道功拳」。劉氏曾參與台灣太極拳界活動,並著有《道功拳劍秘錄》。據雲先由大內寧壽宮梁姓老先生所授,復由道祖(太上老君)再授。拳架類楊家老架而有異,第一、招式名稱有不同,第二、練法有不同,該系深深結合該派修煉內丹術之法。該宗派甚為重視此一趟「道功拳」,其門下馬廷基言:「蓋言道者,非自修身無由得成,然修身之法,不外學道與學道功太極拳兩事,因道之靜坐與道功拳,都是以修練本身關竅為主,同時因其理相同,其目的均在求長生不老,進而修煉成金仙不壞之體」。目前此派以張肇平、馬延基、林宜正、安守剛推廣較有力,其中張肇平曾任太極拳總會理事長兩屆,馬廷基兼習多家太極拳,比較有傳人,林宜正專注推廣道功拳,安守剛同時也大力在推動陳小旺系之陳太,故此派道功太極拳與太極拳密切相關而活力充沛。實則許多台灣太極拳家都同時也是崑崙仙宗門人,太極內含意理,與道相通,故接觸道功拳應不意外,比如李成枝、黃裕盛等人。
(2)、陳式太極拳:
台灣流傳的陳式太極拳,初期流傳不廣,鮮為人知,原因1.來台陳太傳人不多2.已教拳為職者少。但陳太主要的流派,卻都俱全,老、新、小三架無所缺也。在台廣傳以潘詠周及王晉讓為多,恰一南一北,再者以中部王鶴林及台北杜毓澤為次。曾在京隨陳發科練拳之潘詠周指出:陳氏的拳藝在台是很齊全的,包括陳氏頭套十三式大架、新架(按:指十四世陳有本所創)、小架(按:指十五世陳清平於趙堡鎮所創)以及二套炮捶都有。現分說如下:
一、杜毓澤(光緒23年~民國79年、河南省、博愛縣人)注15:據王嘉祥口述,其傳承為十六世陳延熙習老架,炮捶。又跟新架系十七世陳名標,習二小架(又稱忽雷架)。故其輩份為十七世,乃在台最高者。杜氏所從藝者,皆陳氏名手,乃因杜氏尊翁杜嚴,兩榜出身,當過翰林,當過河南知府,望重一方。陳鑫《太極拳圖說》乙書之序文,即出其父杜嚴之手。杜氏70於歲始公開傳授陳式太極,於民國65年,所以起步甚晚,傳其學著然不眾多,收徒拜師著4人,其它皆為學生,其中以王嘉祥、李章仁、徐紀較為著名,此三人推廣最多。余嘗有幸就學於杜氏之拳架,觀其特殊性有三,在台輩份最高,身兼兩系,保有獨特古風,為近代陳式太極的最高代表。在同門徐紀曾論,杜氏其地位有三,其論點明確指出:
(1)保存陳延熙「老架」練法,具有古風,與現今練法不同,比較有研究資料 。
(2)保存陳名標的「忽雷架」,今在陳溝已無練習者,可稱稀有。
(3)一人身具炮捶兼老架、小架二系,特樹一格。
就從學之學生表述,杜氏之拳架古樸、簡潔、嚴謹、重纏絲、精內勁、含哲理,與現今外面所傳,顯見特別強調纏扭抖彈,並且形諸於外的練法,確有不同,差異頗大。其傳承表如下:
【老架】 ┌ 陳發科 (17世)
(a)陳長興(14世) ─ 陳耕耘 ─ 陳延熙 ┤
└ 杜毓澤 (17世)
┌ - - - - - - - - - -┬-陳名標-杜毓澤 (18世)
(b)陳有本(14世)-陳清平(15世)-李景延-楊虎
【新架 】 【小架】
(c)杜毓澤 ┬ 王嘉祥(首徒) ┬ 蔡穎堅
├ 曹德麟(徒) ├ 何宏財 ┌ 陳家宜
├ 李後成(歿) ├ 張健祥 ├ 陳志修
├ 塗宗仁(徒) ├ 張朝晉 ├ 陳啟辰
├ 徐紀(學生) ├ 吳明雄 ┼ 周倍甲
└ 李章仁(學生) ├ 楊世昌 ├ 曾壬保
└ 林忠石 └ 王金黨
二、王鶴林(河南省,博愛縣人)注16:陳氏十七世陳發科宗師到京授藝,即王鶴林家所聘。蓋以王氏體弱多病,乃父伊文公在京,特經杜芾堂引介敦聘陳氏到京施教,時為民17年間。抵京後安置於「覃懷會館」。陳氏在王家院落單獨學了五年。之後,王氏於民28迄30年間在陝西省城固縣就讀西北大學,結識17世新架陳子明,又時加請益。王氏的拳架,舒坦大方,為其特色。而延師到府授藝,西席東少主之關係,自有不同。其在台傳人不少,早年門生如陳慶發、劉金科、黃浩然、林石桂、林秋山、王清璋、陳南光、張大昕等人,目前其妻舅賀紀林在台中頗有傳授,亦有盛名。
三、潘詠周(江蘇省,吳縣人)注17:於民國20年就讀北平大學時,到「覃陽會館」與陳發科習藝,習得大架頭套十三式與二套炮捶。其拳架柔和內斂,松柔有致,剛烈於內。潘氏長於文采,著述頗豐,對太極拳理法闡述甚多,著有《陳氏太極拳大全》二卷等。此外,潘氏宏揚陳太盡心盡力,門下傳人目前有教拳者,如劉德長、洪允和、李心發、洪塗生、江弦蒼、馬延基、蕭抒國、林純仙、管仲福、張東海、徐東啟、林耀堂、余仲苗(以上在台);潘元德、周文沛(在美)等等。為數甚眾。在台影響力甚大。
四、王夢弼(河南省,溫縣,鄰村招賢鎮人)注18:為陳發科早年弟子,民15年與陳之外甥王司孔一同學陳氏老架於陳氏故居,精老架,陳家拳藝典故相當熟捻。王之拳架,據王嘉祥所說,與杜毓澤「大致相同」。傳承甚少。
五、郭青山(河南省,溫縣,城北東梁所村人)注19:習新架於陳省三,擅新架。傳人不多,為有影片傳世,與王家詳熟捻,王氏亦熟新架。
六、王晉讓(民前6年~85年,河南省沁陽、徐堡鎮人)注20:是在台傳趙堡架的名師。其拳架習之於18世陳應德。徐堡鎮離趙堡鎮只有二十來里,王氏因曾遇盜賊幾遭不測,家中長輩遂聘陳應德每月來家中授課一周,連續三年。他自謙三年只學一套空架,後更因為見了楊太傳人厲毓海的太極拳文雅美觀,遂「藏拙」不傳。來台後於民53年間始開始教拳。王氏所習,大陸或稱「活步方圓架」,但與陳式杜毓澤之「忽雷架」有所不同,易被誤認,台灣則多稱「陳家小架」或「趙堡架」。其特點為架子小,拳打臥牛之地,王氏授拳之場所不過二坪大小。而演來松活抖彈,全身顫抖,全不用力,蓋走柔圓纏絲之勁,而勁發瞬間,觀之甚覺奇異,不見驚人之舉,而卻能懾服於人;推手之功力亦甚受推崇,與杜師之徒王嘉祥友好,亦常切磋,二人同姓,相交莫逆。因此台灣習陳氏太極者,往往問學於王氏。可見王氏之藝在精不在多,而外似無華,內實菁英。現將其系譜對照杜毓澤者,列舉如下:
(14世)陳有本 -(15世)陳清平(創趙堡架)-(16世)李景延(名碓;大陸稱李盾、景彥) └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孫祿堂
│ ┌(18世)陳應德-(19世)王晉讓 ┬ 王遵皋、汪洋(出家)、
-(17世)楊虎 ┤ │ 蕭啟俊、陳逸民、顏義宗、
└(18世)陳名標-(19世)杜毓澤 │ 蕭治博、劉全科、郭冬寶、
│ 馬延基、劉德長、洪湘彬、
│ 楊世昌、吳明雄、林石桂、
│ 蕭啟財、勇國本、張正義、
│ 鄭國輝等(教拳三十二年,
└ 學生三十二人)
(3)、其它流派(孫、武、吳等):
一、孫式太極拳注21:在台傳人有李燦(女士)、趙錫民、張英建、張世榮等人,均系鄭懷賢一系,而習之於四川成都。且不專主太極,蓋形意、八卦均必兼學,其中李燦親近鄭懷賢,多能藝多。張英建曾獲台港澳國術總冠軍,對打搏擊功力深厚,又精少林拳。張世榮授藝於台南。張世榮門下有張少泉教授,精於科學理論,結合科學,有《撒放論》等著作,允稱難得之作。另有居浩,曾著《孫氏太極拳》一書,亦當習此派。
二、武式太極拳注22:約有張峻峰氏有傳授。張氏乃山東省鄒平縣人,其八卦掌系出高義盛,形意拳系出李存義與張兆東,而太極拳則系出郝為真,故其太極拳明顯結合了形意、八卦,而張氏在台形意、八卦之聲名掩過太極,故此系傳之不廣。王嘉祥其學武甚廣,嫻熟各家太極,並專於研究,文采紮實,著述甚多,從學黃雲龍(飛鵬)楊式太極拳、八卦掌等,又學劉青田之武式太極,劉氏之師為武芳譜,乃武禹襄之侄。王氏傳陳式太極為主,雖嫻熟諸家太極,曾著述諸家太極之比較,但其它派別太極少傳,可說是現存的太極活辭典。
三、吳式太極拳注23:早年在台有八步螳螂拳名師衛笑堂習此,但傳人少,所學多為螳螂。自稱乃在上海向精武體育會的吳鑒泉所傳。後民70年左右,有霍潔泉者來台定居,也有所推展,霍氏習於「香港鑒泉太極拳社」之吳公儀,為吳之入室弟子,演其拳有菱有角,轉折有力,中正安舒,架式頗高。自名其吳氏太極拳為「精武迷蹤太極拳」,為紀念吳鑒泉之友霍元甲。
四、吳峻山派、吳式太極拳注24:為中央國術館吳峻山氏所傳,又稱八卦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實出自郝為真,八卦掌出自董老公。曾任中央國術館教務長,其弟子在台能傳其藝者有二,其一李元智,中央國術館第二期,又精八極,迷蹤拳等,畢業曾留校為教師。其二為傅淑雲(女士),乃參加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表演隊員之一,武學廣泛,聲名遠播,又有一說其曾就學楊澄浦。來台以傅之傳人較多。
(肆)結論:
台灣的太極拳來自中國大陸,雖然兩岸分隔逾半世紀,早期並無交流,自台灣政策開放探親後其間固然不乏交流,隨著交流引進了大陸的競技太極及後期對岸的太極拳,因著時間與環境空間畢竟不同,各自發展了半世紀之久,對我們也產生了一些衝擊,因此,台灣保有的太極拳,有了自己的傳衍發展與特色。如同大樹落地生根,宗家繁衍不斷,分家更是枝葉茂盛,相互比較之下,兩岸各有其發展,但深厚淵源,骨肉難分,不同時地物,更可互相對照,在武術歷史上可謂是一件大事。台灣在自由天地中,太極拳發展自由,在各小區,均有人推廣,也經過了啟、成、盛、衰的過程,但這幾年來大陸發展不下台灣,然而我們的發展卻隨著時間的衝擊及外來運動的影響,漸漸的有所萎縮。總觀以上的觀點及研究,提出下列的建議,1.如何保有生存的空間,這是各門派需要關心及合作,不能只有相互競爭,必須合作取代競爭,若無法達成共識,太極拳發展只有原地踏步,甚至會末落2.如何兼顧傳統與競技的發展,雖然受到多元化的衝擊,太極拳至今仍屹立不搖,時間證明了傳統太極拳的優越,然而面對「競技太極拳」的威脅下「傳統太極拳」應當思維如何並存發展。3.休閒養生的轉型,在休閒養生的風潮下,太極拳已不負武術的重要性,取而代之是養生的路線,在這一龐大的利益,是生存之道,應如何面對,而不會失真4.傳統與新興太極拳的職責,在以傳統的哲學思想作為太極拳的新的發展路線,使得太極拳更造福人群,傳統與新興共榮這是重要的課題。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wozGOJmAFASd1vEq.Abt/article?mid=159&prev=160&next=158
(壹)前言:
目前在台灣發展的武術運動,人口最多的就是太極拳,從以前的武術性運動,慢慢轉變成現在的休閒運動,一路走來急遽變化,除了時空的變遷,也是潮流的需求。太極拳的風格,除了早期受到大陸的影響,在1949年以前,大陸的太極拳武術就很興盛,延伸1949年後,蔣中正退遷台灣,隨之遷移來台灣的大陸各省人士達二百萬人,其中不乏一些武術高手及拳術名人,這些人對於台灣當地各武術方面之影響甚巨。
然而太極拳,也是其中一項,因為太極拳是為武術的練習人口最多,而且其動作與精神常被用來代表中國武術的特色,如李安的推手,所以對太極拳發展應有所批注,其中談及其發展的也有許著作,對其發展說明的相當的清楚。如(郭應哲、2005)注1,流傳至台的太極拳至少有三個特色:第一、具體而微。台灣有太極拳之流傳也自1949年始,而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甚多,其中亦不乏代表性傳承,可以說是太極拳一個摘要切面,具體而微。第二、延續傳統。中華民國政府至台之後,處處標榜其系中國文化道統之所在,比如其國民教育系統中,往往聲稱蔣介石乃祖述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以迄 國父孫中山先生」,此一說辭,當然是蔣介石為其威權政體尋找正當性的政治宣傳,但也正因為所謂「傳統中華文化」具政治正確性,台灣的中國人很習慣以「保衛、復興中華文化」來看待中國老東西,太極拳的傳承在此風氣之下,標榜傳統師承,若欲探訪太極拳面貌,在台灣,頗有「禮失求諸野」現象。第三、融合創新。台灣地小人稠,太極拳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紛陳,習武者若難抑廣習博參之念,則轉益多師相當方便。故在各派家法之外,目前台灣太極拳家,不乏兼長數家而獨樹一格者,在保守傳統流派之外,又能出入自得。
就其觀點而言,在全面性上而言,台灣有太極拳之流傳主要是從1949年開始,大量傳入,其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甚多,大多不乏代表性之傳承,可以說是太極拳各個門派摘要切面,不論是陳、楊、吳、武、孫等各大派別都彙集於台灣,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於傳統的延續,中華文化武術部分在台灣即使沒有受到全面的支持,也沒有受到破害與打壓,當然有受義和團之亂的影響,相對彼岸曾受到10年左右的文革摧殘,在人才與文化上的中斷有所不同,因此太極拳的傳承在此風氣之下,標榜傳統師承,若欲探訪太極拳面貌,在台灣,頗能使人「繼絕學,薪火傳」的延續。
然而提到酌古創新,雖太極拳師來自大陸各省,流派紛陳,也因台灣地小人稠,學習武者常常能相互交流及參訪各類武術名師,例如螳螂、八極、少林相互博參,達到武學交流,截長補短,自由創新,並且又與台灣傳統的武術家彼此交流,故許多武術名家兼練太極。即使後來的空手道、跆拳道等也會有參酌學習,目前台灣太極拳家,常常兼練數家而酌古創新,獨樹一格,在傳統與新興之間出入自得。
由此看出,台灣是固有文化道統德傳承上,並且深耕、厚植著中華的文化道統,中國文化自大陸文革之後,確實消失了許多文化,因此自1949年後,兩岸分屬不同政治團體,大陸各省軍民來台,帶來了許多多采多姿的各省人文景象,同時也融入了台灣本土文化,因而傳統精華匯注台灣,其影響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事實上發展已隨潮流,朝向休閒的觀念,內涵包含了健與美,武術目前攻防的目的降低,養生保健的效果提升,休閒與樂活的觀念新興,武術文化又面臨一次的焠煉與新解,太極拳只不過是武術其中之一,然有其代表性就是休閒運動的特質,在台灣發展有其傳統與新興風貌,創新而不失真是一大特色,太極拳也因本土的自由發展及民主關係得以保存,傳統文化中興於台灣,武術道風得以倖存,太極拳在台灣發展,日新又新,加以半世紀和平發展,對太極拳的創造發展,也提供了良好條件,有的承先啟後,有的繼往開來,相信太極更能照福人群,長長久久。
(貳)太極拳協會發展現況:
要瞭解太極拳現況發展,不得不談及國內最大太極拳組織「太極拳協會」注2,自民國38年(1949)因國共內戰而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之武術精英,組成了中華國術會,藉以互相切磋武技,增加交流,延續當年中央國術館之精神。40年組織台灣省國術會,成員有韓慶堂、張峻峰、王樹金、吳大朝、吳體胖、吳漢忠、王延年、喬長虹、劉木森、張詳三等,並聘請前警務處長王成章為國術會之會長。其後,會員中有太極拳同好之王延年及喬長虹先生,秉承國術界宿老亦是國大代表陳泮嶺先生之意願,決定籌組一個太極拳俱樂部,其中由陳泮嶺先生擔任發起人,王延年先生為總教練,喬長虹先生為總幹事,李進川先生負責總務,於民國49年3月27日成立「中國太極拳俱樂部」。沿至民國52年,在「中美文化經濟協會」內部裡再成立了「太極拳學術研究委員會」。一直到了民國55年1月,韓振聲主任委員及一群太極拳名家,為了想從國術會中獨立出來,不受其行政體繫上的支配,乃發起太極拳學會之籌備活動,經簽名參加為發起人之社會名達有壹百零肆人。同年11月5日在當時的台北市中正路九五零巷六二弄二號正式成立「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並依內政部批准立案規定,推選韓振聲先生為第一屆理事長,王延年、王建今、蕭祖明、唐君武、許卓修、洪懋中、於賢文、武朝相七人為常務理事。綦江濤、喬長虹、戚靜之、鞠鴻賓、張維中、劉崇齡、李道魁為理事。劉培中、潘仰山、盧崇善為常務監事,翁子川、楊一豐、關雁峰、焦金堂為監事。研究會從民國55年11月5日至64年12月21日共歷4屆計10年,以上到此階段為太極拳的萌芽歷史。民國64年,又因「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參加了「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於是申請內政部立案並於12月21日獲准改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民國65年2月6日召開會員大會,原任理事長韓振聲再膺任改制後第一任過度期之理事長,但先生以年事已高,一再謙辭,乃於民國65年12月25日理監事會中,復推舉前銓敘部長石覺將軍擔任「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第一屆理事長。石先生續任二、三、四屆理事長,在其任期內諸多貢獻良。一直到民國75年9月石先生逝世,才由副理事長王延年代理,同年12月7日舉行補選時,王延年先生正式當選為第五屆理事長。此時太極拳在組織上除了全國各地均有分支會外,並在國外成立分支會者達十三國之多。民國79年3月29日,楊玉振先生接任第六屆理事長,繼續增加國內外組織及分會,努力推廣,一直到民國82年退任為止,此階段為太極拳的成長歷史。民國80年,因「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更名為「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故於民國81年召開會員大會修改章程更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並通知各協會及分支會於82年1月1日實行。民國82年10月,張肇平先生當選為第七屆理事長,繼續努力發展,並連任第八屆理事長,一直到民國90年12月由詹德勝先生接任。太極拳的發展歷史是不斷延續,仍是一脈相傳發展階段,隨時空及自由化的發展,發展出許多空間,新舊包容是必要的路程,將來如何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相信後者會更繼續努力。
(三)各派太極拳的現況:
各派發展皆有傳承,也香火不斷,但開宗立派者卻是兩岸之不同,台灣自由化多有創新,衍生許多枝葉,繁盛茂密。然而在台灣常見的太極拳體系的發展,包括陳式、鄭式、其它派別,都有傳承及發展,可是說是一應俱全。但各派發展皆有興衰,截然不同,相對的沒有強而有力的組織或是豐沛人脈,發展現況就逐漸式微,但不論如何?其根不斷,自有生存之道,期待其後學者得以光耀門楣,為太極拳發展注入新血。下述的派別,簡要述說其發展,但以較有名氣及名望者述說,無法鉅細靡遺的細說完全。
(1)、楊式太極拳 :
延續大陸的傳承,此派可說是太極最大宗,流傳最廣,(李章智、20005)注3,民國35年上海至柔拳社的謝鏡湖、周敏益從上海返台後開始在新竹教授太極拳,是太極拳在台發展之初。可說是相當早期,而楊式人才輩出,早在大陸極具盛名,在台楊式太極拳名家甚多,不只系出名門,而拳藝精純厚實,功高藝強者頗不乏人,常享有威名,更具領導之威儀,其門下更是英才輩出。後人更有別闢蹊徑,創立新宗,而享有盛名者,如鄭式太極(鄭曼青系)、黃式太極(黃性賢系)等等。可說是為楊式太極來台之發展,另起枝葉的表徵,而且推向全球,名享國際。還有,某些宗教,或是更專精某派武術者,或另樹一格太極拳,多從楊氏拳架而衍生,在此也順式一說。
一、王延年(山西省、太原市人)注4:自幼即好武,亦好學丹道之術,民29年曾修道於金山派門下,道號上壽子。民21年,承形意拳老師穆修易介紹,拜山西省政府秘書王新午學習太極拳。民34年,又承丹道名師張茂林介紹,拜於楊澄甫之徒張欽霖門下。據載,張欽霖告之曰,所傳乃「楊家秘傳」。故王氏所傳謂「楊家秘傳太極拳」。來台後,不只勤於教學,更熱心太極拳之相關發展。從習者眾,不乏社會各界各流紳士,並遍及世界。亦任第五屆理事長,該協會即今之「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要之,王氏乃在台推展太極拳,尤其組織發展上之主要代表性人物。其門徒甚多,較資深者如侯先助、侯海全、李進川、林景泰等等。現簡列其譜系如下:
楊澄甫 - 張欽霖 ┬ 蘇起賡
├ 李雲龍
├ 王善之
├ 劉志亮
├ 胡耀貞
├ 鄭曼青(拳術則直承楊承甫)
└ 王延年 - 林景泰等人
二、王子炬(子和)(民前1年生、山東省濟南人)注5:其楊式太極拳,師承於呂殿臣,而呂乃楊澄甫幼徒,與董英傑、李亞軒、崔一士等,均為楊澄甫之得意門生。王子和所學武藝,不只出於一家,主要有二:其一、李香遠(字寶玉)。李氏習藝於楊兆林(字振遠),兆林乃露禪長子鳳侯子,鳳侯早死,故兆林之拳藝出於班侯所授,乃楊家小架系統。此外,香遠亦曾受藝於郝為真,也有「武式太極」之傳。其二、李壽籛,王子和來台後,曾又與壽籛苦練兩年,壽籛藝乃少侯及班侯之徒僧妙蓮所傳,也是小架系統。董英傑於《太極拳釋義》中曾云:「振遠先生之拳繫緊湊之架子,打來不快不慢,澄甫先生系寬大柔綿而緩,少侯先生則緊湊而速」。因故究之,王子和之太極拳兼楊、武二家,武式出於郝為真,就楊家而言,身兼班侯、少侯、澄甫三家之學。一般說來,王氏之拳架概以平跨走拳架,特重腰腿功夫之鍛練,演練松柔舒展,開展有度,招式之間,皆合規矩,如度以精準線條。安身中正,立中穩軸,手足出皆以自然,有如懸絲傀儡。此外,著重推手訓練,又名為之「待發勁之架」,來自於楊家小架之緊湊快速手法,及剛猛之勁,在推手中練習。發人剛中帶脆,手法速而綿,角度出之巧,不見拙力。因此,體用兼備,次第有序。王氏主要有二徒,一為郭秉道,一為鄧時海,均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故王氏傳承,遍佈於各級學校之中,在推廣佔有一定之優勢。當然,其門徒遍於社會各界,不乏紳士名流,自不待言。王氏授藝之處,名為「華步庭」,而其拳藝又名之為「楊氏武藝廣法系統」。現錄其譜系如下:
╭字鳳侯 ╭字寶玉
┌楊錡(長子) ┬ 楊兆林(子) - 李香遠(徒)┐ ︵
│ │ │ 小 ┌ 郎濟蒼
│ ╭字班侯 │ │ 架 ├ 郭秉道
├楊鈺(次子) ┼ 楊兆鵬(子) │ ︶ ├ 蕭保源
│ └全佑 │ ├ 馬德芸 ├ 張極漢 楊露禪 ┤ └ 僧妙蓮(徒) ┐ │ ├ 傅榮光
│ ╭字健侯 ├ 李壽籛 ─┬┼ ├ 蘇桐鳳
└楊鑒(三子) ┬ 楊兆熊(長子)┘ ︵ ││ ├ 謝敏雄
(中架) │ ╰字少侯 靜 ││ ├ 鄧時海
│ 功 ││ ├ 陳琪
├ 楊兆元(次子) 法 └├ 王子和 ┴ 黃順意
│ ︶ │ 等
└ 楊兆清(三子) - 呂殿臣 -┼ 蕭錦城
╰字澄甫 └ 張欽霖 │
(大架) └ 張君輝
三、鄭岳(曼青、曼髯)(民前10年~64年、浙江省、永嘉人)注6:鄭曼青早年於大陸即享威名,曾任職中央軍校及任湖南省國術館長,其拳藝依陳微明所敘,乃出於楊澄甫,陳氏云:「楊師澄甫南來,(鄭氏)從學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援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此外,兼具道家內功傳承,陳微明云:「(鄭氏)至蜀,復遇奇士與究,道益晉」。而其門內則多傳承自張欽霖而來之左萊蓬,左氏內功。鄭氏來台公開傳授太極拳甚早,其門徒頗多以授拳為職業,門下英才輩出,皆卓然成家,個個實戰,在台蔚成一派,故或稱為「鄭子太極拳」,乃楊氏在台傳承,而別出為宗者。鄭子太極拳要求,全身松柔,故站之樁為高架子,跨腿足接地之力,形似柔弱無力,發勁剛猛渾厚,特徵十分獨特。其能蔚為一宗,喊出名號,特徵明顯是主要因素。鄭氏人稱慣稱「五絕老人」,蓋指其身兼拳、醫、詩、書、畫五藝,更善文章,於拳理之闡揚,著作豐盛。其門下弟子比較富有聲名者,諸如陶炳祥、梁棟材、羅邦楨、陳志誠、黃性賢、劉振寰、干嘯洲、吳國忠、宋志堅、鞠鴻賓等等,再傳徒眾,不計其數。而諸弟子於太極拳界均望重一方。
四、黃性賢(民前1年~81年、福州人)注7:少小時習有白鶴拳、羅漢拳,來台後又拜虎尾二高林國仲為義父,精研百草傷科與縱鶴拳。後訪鄭曼青,拜入其門下。民44年曾參加台灣省國術比賽,得太極拳組總冠軍。45年應新加坡福州十邑同鄉之請,赴新加坡授拳,此後即在星馬授藝,鮮少至他地教授。民69年後又逐漸返台活動傳藝,達數十次。尤其「松身五法」相當廣泛流傳。晚年退居馬來西亞砂朥越州首府古晉「靜居晚棲」,後終返逝於福州,落葉歸根,圓寂而逝。黃氏太極拳藝雖出於鄭子之門,但其福州鶴拳功底之深,不遑於太極,乃究其武學根基,不可忽略無視,故得獨樹一格或得力於斯,成名甚早,名揚異域。故飄然南渡南洋,再返台灣,又能風靡一時,功夫高強常有傳誦,故又名之為「黃式太極拳」。其在台弟子以施錫欽、王明義較有名,在台北市228公園有黃性賢弟子鄭顯氣成立自強分會以教授推手、37式太極、松身五法、鳴鶴等拳術。
五、張敦熙(江西、安義人)注8:張敦熙先學習「字門拳」,後又兼習各家武術。民19年於天津拜通臂門張策二弟子周景海為師,而張策乃為「京東三張」之首。張策以通臂著名,後又拜學太極拳於楊健侯,故張敦熙兼習有楊氏太極拳。據曾就學張師之學生所言,張師之太極拳,手法快速,兼具通臂之技,專擅截拿抓閉,精通點穴,內勁深厚。對於學術研究投入頗多,作品深具專業水平。張師在文化大學國術組授課多年,弟子多該時之後出,學子多稱為通臂太極。
六、熊養和(江蘇、府寧人、曾任府寧縣長)注9:年幼即廣泛接觸武術,熊公自幼隨其父習武,其父諱慶璜字渭珍,系前清辛卯武科舉人,12歲即開始學國術,先從教師劉和及其弟子劉仲仿學少林派拳術,15歲後復聘名教師殷萬邦(字天禧)先生教授甘(鳳池)派之拳法及雜技。民初駐安徽合肥任管帶時,從馳名武林耆宿神手唐殿卿(系保護李鴻章之上賓),習內家太極拳功夫及各種特殊技藝。民國19年起,又與當時江蘇民政廳長亦名拳術高手胡樸安先生研習太極,因而技術功夫,更為卓越精進。所學太極拳出於楊家,來台後避居宜蘭,逐漸傳授其武藝,太極之外兼精少林。而太極相關有拳、刀、劍等,均有專著,為在台授太極拳較早並影響力較大之諸家之一。其拳架大開大合,入門所練,強調低襠,幾乎貼地而行,相似陳家溝之「扠托架」。早年之門生有俞賢詮、郭延獻、楊清玉、林祥華、簡天拱、林連富、陳皇、呂振忠、孟善夫等。熊養和先生所傳之楊氏太極拳,融合甘鳳池大俠之」江南派太極拳」精華,現已通稱為」熊氏太極拳」,早已難學難懂,學習難度更為提高。幼徒黃清麟頗能保全其藝,其嫡孫熊乃祺承繼祖藝,現居宜蘭。後經其徒郭廷獻融入華陀五禽戲的意念,所形成之最新的」郭氏太極拳」。
七、陳峻峰(泮嶺)(民前20年~民國56年、河南西平人)注10:曾任河南省國術館長、
中央國術館副館長、黃河、長江水利工程總局局長等要職。來台又曾籌設逢甲學院。由於陳氏歷任要職,武術綜習各名家,系出名門,承諸家之長,故乃台灣早期,最具影響力之武術界人士。陳氏幼從其父習少林,民國初年,從李存義、劉彩臣學形意,從佟聯吉、程海亭習八卦,從吳鑒泉、楊少侯、紀子修、許禹生等習太極。民16、7年間又曾至陳家溝研究陳式太極。陳氏在綜合諸家之後,編有共九十九式之太極拳教材,自稱兼采陳、楊、吳各家之長,架勢選擇其較優良,運動量要求大,應用擇其較廣,復融合其四十多年之經驗及體會,並於民52年將之出版。目前在台或稱「九十九式陳氏太極拳」,實則除融合陳、楊、吳三家外,頗參有形意、八卦之義,故該趟拳架,綜合多種多家全法,習之不甚容易,而架式舒坦大方,體用賅備,實乃優秀之創作。溯其本源,陳氏實蘊有統一太極拳架式之念。因緣民30年間,國府教育部、軍訓部曾合辦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陳氏主持會務,經三年,編成統一教材五十餘冊,掛圖四十餘幅,未曾付梓,而內戰失利來台,原稿盡失。陳氏掛念於心,故來台後乃以個人之力繼踵前事,首先即編創出「九十九式太極拳」,故其書名之為「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而不稱他名。陳氏常年在台中農場授藝,其譜系如下,目前以黃裕盛推廣最力。
-李亦畬-郝為真-孫祿堂
│
┌ 班侯 - 全佑 - 吳鑒泉 ┐ ┌ 陳雲超、陳雲慶、楊宗鼎、
│ │ │ 王修身、童修、張源謂、
楊露禪 ┼ 健侯 ┬ 少侯 ──────┤ │ 陳天一、杜鑒堂、黃裕盛、
(大架)│ │ ├ 陳泮嶺 ┤ 鄒阿真、雷殊曼、陳金寶、
│ └ 許禹生 ─────┤ │ 王樹金、陳光南、洪懿祥、
│ │ └ 賀順定、霍戰一、余文通
└ 紀子修 ──────────┘
八、施調梅(字承志)(浙江、杭州、民前26年生),郭連蔭(綏遠、歸綏縣人),盧太育(杏城)(浙江、鎮海人)注11、施氏於楊家輩分頗高,從其學者亦不多,有陳子晉等人,但教學者少,故不知其發展程度。施氏於民國10年從學田兆麟,田氏幼時學自少侯,後為建侯之高足,施氏追隨田師約5載,深得其藝。郭連蔭所學甚多,是為武術大家,幼學少林,後學太極、拜王矯宇為師,王氏乃班侯高足。後與陳發科、王茂齋、殷建成諸名家游,從戴六習形意,又師黃金印,馬貴、張心齋等,從學之師皆具盛名,習成之後又遍訪諸名家,精業求精,武藝精湛。曾在台灣大學教授,亦有所傳人。盧氏,從學王惠青後又跟其大師兄乃武匯川,又拜吳鑒泉為師,從玄玄上師習武當太極,後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九、張詳三、常東昇、高芳先等氏注12:其中張詳三系山東黃縣六合螳螂拳名家丁子成之徒,於民15年之「黃縣國術研究會」習得太極拳。常東昇乃保定快跤名家,名聞中外,其太極拳多使用跤技,而太極拳乃傳承中央國術館。高芳先系青島國術館系統,亦以摔跤為拿手。觀故諸子之太極拳架子,均以楊家大架為底,卻不標榜嫡傳師承,而各擅專場。故張詳三多以六合手法,常、高二氏則多以摔跤詮釋拳架用法,亦能自備一格。
上述諸子,皆是一方好手,亦是一派名家,上述諸家皆有盛名,挾其威名自成一派,自是方便,對武學而言亦有所貢獻,有如奇花鬥艷,百家爭鳴,各有擅長,蓋此類拳家多有所在。
十、佛道為尊的太極拳
(甲)、南懷謹注13:約民66年左右,南氏一時心血來潮,就傳了一套太極拳給學生,南氏精於佛密兼通道學善於氣功,為佛學得到高人,名譽當時,自是有其身份地位,當時台灣黨政高官如王升、蕭政之等人均同學,助教為李蔚亮,故而李學得較全。後中央大學余傳韜校長請南氏去傳授,也是李氏前往,教了三年。南氏只言休閒性質,未說明師承何人,但似楊家套路為主軸,有些變化,架子略低,弓馬要求多,以腰為主,旋轉往往達一百八十度。台灣商界名人尹衍梁及政大企研所一些教授也學過。據知李氏在政大實小也教了十多年了。南氏並不刻意要發揚,主要弘揚佛法,曾有錄像帶傳世。
(乙)、劉培中注14:劉氏為台灣崑崙仙宗的創派師父,也傳有太極拳,又稱「道功拳」。劉氏曾參與台灣太極拳界活動,並著有《道功拳劍秘錄》。據雲先由大內寧壽宮梁姓老先生所授,復由道祖(太上老君)再授。拳架類楊家老架而有異,第一、招式名稱有不同,第二、練法有不同,該系深深結合該派修煉內丹術之法。該宗派甚為重視此一趟「道功拳」,其門下馬廷基言:「蓋言道者,非自修身無由得成,然修身之法,不外學道與學道功太極拳兩事,因道之靜坐與道功拳,都是以修練本身關竅為主,同時因其理相同,其目的均在求長生不老,進而修煉成金仙不壞之體」。目前此派以張肇平、馬延基、林宜正、安守剛推廣較有力,其中張肇平曾任太極拳總會理事長兩屆,馬廷基兼習多家太極拳,比較有傳人,林宜正專注推廣道功拳,安守剛同時也大力在推動陳小旺系之陳太,故此派道功太極拳與太極拳密切相關而活力充沛。實則許多台灣太極拳家都同時也是崑崙仙宗門人,太極內含意理,與道相通,故接觸道功拳應不意外,比如李成枝、黃裕盛等人。
(2)、陳式太極拳:
台灣流傳的陳式太極拳,初期流傳不廣,鮮為人知,原因1.來台陳太傳人不多2.已教拳為職者少。但陳太主要的流派,卻都俱全,老、新、小三架無所缺也。在台廣傳以潘詠周及王晉讓為多,恰一南一北,再者以中部王鶴林及台北杜毓澤為次。曾在京隨陳發科練拳之潘詠周指出:陳氏的拳藝在台是很齊全的,包括陳氏頭套十三式大架、新架(按:指十四世陳有本所創)、小架(按:指十五世陳清平於趙堡鎮所創)以及二套炮捶都有。現分說如下:
一、杜毓澤(光緒23年~民國79年、河南省、博愛縣人)注15:據王嘉祥口述,其傳承為十六世陳延熙習老架,炮捶。又跟新架系十七世陳名標,習二小架(又稱忽雷架)。故其輩份為十七世,乃在台最高者。杜氏所從藝者,皆陳氏名手,乃因杜氏尊翁杜嚴,兩榜出身,當過翰林,當過河南知府,望重一方。陳鑫《太極拳圖說》乙書之序文,即出其父杜嚴之手。杜氏70於歲始公開傳授陳式太極,於民國65年,所以起步甚晚,傳其學著然不眾多,收徒拜師著4人,其它皆為學生,其中以王嘉祥、李章仁、徐紀較為著名,此三人推廣最多。余嘗有幸就學於杜氏之拳架,觀其特殊性有三,在台輩份最高,身兼兩系,保有獨特古風,為近代陳式太極的最高代表。在同門徐紀曾論,杜氏其地位有三,其論點明確指出:
(1)保存陳延熙「老架」練法,具有古風,與現今練法不同,比較有研究資料 。
(2)保存陳名標的「忽雷架」,今在陳溝已無練習者,可稱稀有。
(3)一人身具炮捶兼老架、小架二系,特樹一格。
就從學之學生表述,杜氏之拳架古樸、簡潔、嚴謹、重纏絲、精內勁、含哲理,與現今外面所傳,顯見特別強調纏扭抖彈,並且形諸於外的練法,確有不同,差異頗大。其傳承表如下:
【老架】 ┌ 陳發科 (17世)
(a)陳長興(14世) ─ 陳耕耘 ─ 陳延熙 ┤
└ 杜毓澤 (17世)
┌ - - - - - - - - - -┬-陳名標-杜毓澤 (18世)
(b)陳有本(14世)-陳清平(15世)-李景延-楊虎
【新架 】 【小架】
(c)杜毓澤 ┬ 王嘉祥(首徒) ┬ 蔡穎堅
├ 曹德麟(徒) ├ 何宏財 ┌ 陳家宜
├ 李後成(歿) ├ 張健祥 ├ 陳志修
├ 塗宗仁(徒) ├ 張朝晉 ├ 陳啟辰
├ 徐紀(學生) ├ 吳明雄 ┼ 周倍甲
└ 李章仁(學生) ├ 楊世昌 ├ 曾壬保
└ 林忠石 └ 王金黨
二、王鶴林(河南省,博愛縣人)注16:陳氏十七世陳發科宗師到京授藝,即王鶴林家所聘。蓋以王氏體弱多病,乃父伊文公在京,特經杜芾堂引介敦聘陳氏到京施教,時為民17年間。抵京後安置於「覃懷會館」。陳氏在王家院落單獨學了五年。之後,王氏於民28迄30年間在陝西省城固縣就讀西北大學,結識17世新架陳子明,又時加請益。王氏的拳架,舒坦大方,為其特色。而延師到府授藝,西席東少主之關係,自有不同。其在台傳人不少,早年門生如陳慶發、劉金科、黃浩然、林石桂、林秋山、王清璋、陳南光、張大昕等人,目前其妻舅賀紀林在台中頗有傳授,亦有盛名。
三、潘詠周(江蘇省,吳縣人)注17:於民國20年就讀北平大學時,到「覃陽會館」與陳發科習藝,習得大架頭套十三式與二套炮捶。其拳架柔和內斂,松柔有致,剛烈於內。潘氏長於文采,著述頗豐,對太極拳理法闡述甚多,著有《陳氏太極拳大全》二卷等。此外,潘氏宏揚陳太盡心盡力,門下傳人目前有教拳者,如劉德長、洪允和、李心發、洪塗生、江弦蒼、馬延基、蕭抒國、林純仙、管仲福、張東海、徐東啟、林耀堂、余仲苗(以上在台);潘元德、周文沛(在美)等等。為數甚眾。在台影響力甚大。
四、王夢弼(河南省,溫縣,鄰村招賢鎮人)注18:為陳發科早年弟子,民15年與陳之外甥王司孔一同學陳氏老架於陳氏故居,精老架,陳家拳藝典故相當熟捻。王之拳架,據王嘉祥所說,與杜毓澤「大致相同」。傳承甚少。
五、郭青山(河南省,溫縣,城北東梁所村人)注19:習新架於陳省三,擅新架。傳人不多,為有影片傳世,與王家詳熟捻,王氏亦熟新架。
六、王晉讓(民前6年~85年,河南省沁陽、徐堡鎮人)注20:是在台傳趙堡架的名師。其拳架習之於18世陳應德。徐堡鎮離趙堡鎮只有二十來里,王氏因曾遇盜賊幾遭不測,家中長輩遂聘陳應德每月來家中授課一周,連續三年。他自謙三年只學一套空架,後更因為見了楊太傳人厲毓海的太極拳文雅美觀,遂「藏拙」不傳。來台後於民53年間始開始教拳。王氏所習,大陸或稱「活步方圓架」,但與陳式杜毓澤之「忽雷架」有所不同,易被誤認,台灣則多稱「陳家小架」或「趙堡架」。其特點為架子小,拳打臥牛之地,王氏授拳之場所不過二坪大小。而演來松活抖彈,全身顫抖,全不用力,蓋走柔圓纏絲之勁,而勁發瞬間,觀之甚覺奇異,不見驚人之舉,而卻能懾服於人;推手之功力亦甚受推崇,與杜師之徒王嘉祥友好,亦常切磋,二人同姓,相交莫逆。因此台灣習陳氏太極者,往往問學於王氏。可見王氏之藝在精不在多,而外似無華,內實菁英。現將其系譜對照杜毓澤者,列舉如下:
(14世)陳有本 -(15世)陳清平(創趙堡架)-(16世)李景延(名碓;大陸稱李盾、景彥) └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孫祿堂
│ ┌(18世)陳應德-(19世)王晉讓 ┬ 王遵皋、汪洋(出家)、
-(17世)楊虎 ┤ │ 蕭啟俊、陳逸民、顏義宗、
└(18世)陳名標-(19世)杜毓澤 │ 蕭治博、劉全科、郭冬寶、
│ 馬延基、劉德長、洪湘彬、
│ 楊世昌、吳明雄、林石桂、
│ 蕭啟財、勇國本、張正義、
│ 鄭國輝等(教拳三十二年,
└ 學生三十二人)
(3)、其它流派(孫、武、吳等):
一、孫式太極拳注21:在台傳人有李燦(女士)、趙錫民、張英建、張世榮等人,均系鄭懷賢一系,而習之於四川成都。且不專主太極,蓋形意、八卦均必兼學,其中李燦親近鄭懷賢,多能藝多。張英建曾獲台港澳國術總冠軍,對打搏擊功力深厚,又精少林拳。張世榮授藝於台南。張世榮門下有張少泉教授,精於科學理論,結合科學,有《撒放論》等著作,允稱難得之作。另有居浩,曾著《孫氏太極拳》一書,亦當習此派。
二、武式太極拳注22:約有張峻峰氏有傳授。張氏乃山東省鄒平縣人,其八卦掌系出高義盛,形意拳系出李存義與張兆東,而太極拳則系出郝為真,故其太極拳明顯結合了形意、八卦,而張氏在台形意、八卦之聲名掩過太極,故此系傳之不廣。王嘉祥其學武甚廣,嫻熟各家太極,並專於研究,文采紮實,著述甚多,從學黃雲龍(飛鵬)楊式太極拳、八卦掌等,又學劉青田之武式太極,劉氏之師為武芳譜,乃武禹襄之侄。王氏傳陳式太極為主,雖嫻熟諸家太極,曾著述諸家太極之比較,但其它派別太極少傳,可說是現存的太極活辭典。
三、吳式太極拳注23:早年在台有八步螳螂拳名師衛笑堂習此,但傳人少,所學多為螳螂。自稱乃在上海向精武體育會的吳鑒泉所傳。後民70年左右,有霍潔泉者來台定居,也有所推展,霍氏習於「香港鑒泉太極拳社」之吳公儀,為吳之入室弟子,演其拳有菱有角,轉折有力,中正安舒,架式頗高。自名其吳氏太極拳為「精武迷蹤太極拳」,為紀念吳鑒泉之友霍元甲。
四、吳峻山派、吳式太極拳注24:為中央國術館吳峻山氏所傳,又稱八卦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實出自郝為真,八卦掌出自董老公。曾任中央國術館教務長,其弟子在台能傳其藝者有二,其一李元智,中央國術館第二期,又精八極,迷蹤拳等,畢業曾留校為教師。其二為傅淑雲(女士),乃參加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表演隊員之一,武學廣泛,聲名遠播,又有一說其曾就學楊澄浦。來台以傅之傳人較多。
(肆)結論:
台灣的太極拳來自中國大陸,雖然兩岸分隔逾半世紀,早期並無交流,自台灣政策開放探親後其間固然不乏交流,隨著交流引進了大陸的競技太極及後期對岸的太極拳,因著時間與環境空間畢竟不同,各自發展了半世紀之久,對我們也產生了一些衝擊,因此,台灣保有的太極拳,有了自己的傳衍發展與特色。如同大樹落地生根,宗家繁衍不斷,分家更是枝葉茂盛,相互比較之下,兩岸各有其發展,但深厚淵源,骨肉難分,不同時地物,更可互相對照,在武術歷史上可謂是一件大事。台灣在自由天地中,太極拳發展自由,在各小區,均有人推廣,也經過了啟、成、盛、衰的過程,但這幾年來大陸發展不下台灣,然而我們的發展卻隨著時間的衝擊及外來運動的影響,漸漸的有所萎縮。總觀以上的觀點及研究,提出下列的建議,1.如何保有生存的空間,這是各門派需要關心及合作,不能只有相互競爭,必須合作取代競爭,若無法達成共識,太極拳發展只有原地踏步,甚至會末落2.如何兼顧傳統與競技的發展,雖然受到多元化的衝擊,太極拳至今仍屹立不搖,時間證明了傳統太極拳的優越,然而面對「競技太極拳」的威脅下「傳統太極拳」應當思維如何並存發展。3.休閒養生的轉型,在休閒養生的風潮下,太極拳已不負武術的重要性,取而代之是養生的路線,在這一龐大的利益,是生存之道,應如何面對,而不會失真4.傳統與新興太極拳的職責,在以傳統的哲學思想作為太極拳的新的發展路線,使得太極拳更造福人群,傳統與新興共榮這是重要的課題。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wozGOJmAFASd1vEq.Abt/article?mid=159&prev=160&next=158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趙堡太極拳內勁練習心得 (二)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內勁練習心得 (二)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郭冬寶
趙堡太極拳內勁是從無到有,從不顯著到顯著,由無法掌握到能掌握,在於意念從注意手腳轉而注意到丹田,丹田就是小我,外型如何動,丹田就如何動,剛開始沒有感覺,經過一段時間就會隱約有感覺動,久練感覺越強烈且能隨心所欲,這時要以丹田為主,用丹田來打拳,所謂:「意在丹田」,丹田如何轉,手腳就配合轉,能隨意做到,到了這一層,就要轉為以意念為主,用意念打拳,手腳、全身和丹田配合意念運轉。
在練拳裡的每一勢,由靜到動,復歸於靜的過程裡,都要注意忽領勁、折疊勁、轉關勁,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郭冬寶
趙堡太極拳內勁是從無到有,從不顯著到顯著,由無法掌握到能掌握,在於意念從注意手腳轉而注意到丹田,丹田就是小我,外型如何動,丹田就如何動,剛開始沒有感覺,經過一段時間就會隱約有感覺動,久練感覺越強烈且能隨心所欲,這時要以丹田為主,用丹田來打拳,所謂:「意在丹田」,丹田如何轉,手腳就配合轉,能隨意做到,到了這一層,就要轉為以意念為主,用意念打拳,手腳、全身和丹田配合意念運轉。
在練拳裡的每一勢,由靜到動,復歸於靜的過程裡,都要注意忽領勁、折疊勁、轉關勁,
趙堡太極拳內勁練習心得 (一) 郭冬寶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趙堡太極拳內勁練習心得 (一)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郭冬寶
太極拳學習容易,學精難;招式的鍛鍊只有七十六式,最多半年就可以熟練,接下來就是姿勢的校正,這個階段相當重要,因為姿勢的正確與否關係到爾後的習慣,與達到全身整勁有絕對關係;一般而言,每日練習十五至二十遍,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可達到純熟程度和全身整勁的密度,拳經所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就是整勁的要求。
中華趙堡太極拳研究協會郭冬寶
太極拳學習容易,學精難;招式的鍛鍊只有七十六式,最多半年就可以熟練,接下來就是姿勢的校正,這個階段相當重要,因為姿勢的正確與否關係到爾後的習慣,與達到全身整勁有絕對關係;一般而言,每日練習十五至二十遍,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可達到純熟程度和全身整勁的密度,拳經所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就是整勁的要求。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趙堡太極拳拳丹術傳承之我見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從王柏青「太極秘術」一書吾人可知,當初趙堡拳是拳(太極拳)丹(煉丹術)共傳的。這個道理不難了解,因為祖師王宗岳得藝於雲遊道人,而太極拳論最從又附註張三丰祖師所傳,可見太極拳出自道門(道門以丹為道,拳為末技),而有拳經及丹經,拳術及丹術的傳承。但趙堡太極拳後來為何只「傳拳不傳丹」?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DDH Software - Home Page
標籤:
電腦
★這篇文章有用嗎?請幫我按“追蹤、分享”!
很懷念以前在 palm 手機上用的小型資料庫軟體 -- Handbase。可以自訂資料庫的 table及 form 來呈現、輸入資料,超好用的。查了一下,有 iPhone 版的,iPad 是 coming soon,沒見到 Android 版的 (哭)。iPhone 賣 $9.99,預料出了也脫離不了這個價。
DDH Software - Home Page
DDH Software - Home Page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